探访核矿旧址“711”

黄莹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取得抗美援朝决定性的胜利,但不甘心战场上失败的侵略者,多次发出核战争的威胁——面对敌人的核威胁、核讹诈,党中央下定决心要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子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要造原子弹谈何容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开启了我国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艰巨而伟大的秘密历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发展新中国的核工业,找到充足的铀原料,是第一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可是,中国之大到哪里去找铀矿呢?!</b></p> <p class="ql-block">  中央组建了309铀矿地质勘察大队,经过数月艰辛努力,终于在广西钟山县发现了铀矿,可收获不大。</p><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某一天,当勘探队员乘航测飞机返回衡阳基地时,航测飞机方向仪出现故障,在大雾中偏离航行轨迹,进入到湖南郴县(现在的郴州市一苏仙区)上空。此时,飞机上的航空伽马能谱仪,突然发出急促的响声,大家的神经一下子紧张、兴奋起来——这里难道蕴藏铀矿?</p><p class="ql-block"> 经飞机多次往返测试,航测队员确定,许家洞金银寨区域藏有铀矿石。 </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个偶然的发现,让许家洞金银寨在中国核工业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个打卡点:711时光小镇】</b></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保密的需要,几乎所有矿工接到通知时,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去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他们放下行李就上现场,山上山下,钻机日夜轰鸣,在荒郊僻壤的山沟里披荆斩棘,开创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惊天伟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9年底,711矿职工人数已达3500多人:一时间,许家洞汇聚了天南地北的各类人员,东北话、浙江话、四川话、上海话、广西话等各地方言在此交汇。</span></p> <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所用的铀原料,就是来自这里——它位于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的金银寨矿区。</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来,随着711矿神秘面纱逐步揭开,不少单位团体及个人来这里缅怀先烈——2025年7月22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探寻先辈们走过的神秘足迹。</p> <p class="ql-block">  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为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建筑物群——包括办公楼、专家楼、实验室、俱乐部、招待所、职工宿舍、影球场、子弟学校、医院等建筑与设施,大部分建筑物为苏式(苏联)风格,并沿用至今、保存较好。</p> <p class="ql-block">  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是中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铀矿,也是中国最大的铀矿之一——2019年10月,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竖井模型,重现了当时生产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1号专家楼,典型的苏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里面曾经居住着苏联的专家</p> <p class="ql-block">这是2号专家楼</p> <p class="ql-block">内设简单而整洁,比较舒适</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来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书记办公室,那个时代的陈设风格异常明醒</p> <p class="ql-block">矿长办公室,与人防工程相通</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老先生曾经来此讲座,听众挤满了走廊</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办公车辆</p> <p class="ql-block">以前原汁原味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住宅现在已经改为餐饮铺子</p> <p class="ql-block">“在711上班,全家人脸上都有光”的这条标语,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厂子的兴盛、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为这里环境优美,塑像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种红砖瓦房冬暖夏凉,住着非常舒适</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也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这是食堂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现在成了对外营业的大饭堂</p> <p class="ql-block">岁月沧桑,繁华远去</p> <p class="ql-block">沧海横流,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个打卡点:功勋铀矿展厅】</b></p><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了711时光小镇,对面便是711博物馆——功勋铀矿展厅</p> <p class="ql-block">711矿是新中国铀矿工业史的一个缩影,更被原部部长刘杰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2018年,落成“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纪念石,并建成七一一矿爱国主义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建成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展厅</p> <p class="ql-block">展厅分英明决策、历史沿革、艰苦创业、技术成果等八个板块,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和新时期核工业精神。</p> <p class="ql-block">711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通过老照片和实物展、影视等形式,再现了711矿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开业之石,承载着那段厚重而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1956年2月,309队组建10分队进驻郴县金银寨,探明铀工业储量。</p> <p class="ql-block">1957年10月,第一份铀工业储量报告送到北京;10月30日,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411-1工程为国家“二五计划”重点工程。</p> <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411更名为湖南二矿,邓小平亲自批准建设湖南郴县铀矿。</p> <p class="ql-block">1964年1月1日,湖南二矿更名为国营711矿。</p> <p class="ql-block">从此“711”这个神秘的代号,伴随着中国第一座铀矿长达40年。</p> <p class="ql-block">铀矿石样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A2923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编号,其代号原为“596”,因1959年6月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技术资料而得名,寓意激励科研人员自主研制——该核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试验场成功爆炸,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H639-23是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编号,于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其成功爆炸是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span></p> <p class="ql-block">1960年9月1日,711矿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爆炸提供了合格的原料。</p> <p class="ql-block">​1963年,第一批铀矿石连夜秘密运送出去,这批铀矿石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711矿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数以万吨的铀矿石。</p> <p class="ql-block">711矿,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铀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升空、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作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个打卡点:人防工程】</b></p><p class="ql-block">711研学营地是依托原郴州711矿工业遗址打造的红色研学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课程开展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该营地以核工业文化为特色,通过实物展示、科技互动等形式传播核工业历史和国防知识。</p> <p class="ql-block">目前该人防工程已融入郴州市国防教育体系,成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p> <p class="ql-block">711矿建设人防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核工业生产中的安全防护需求、防空等功能——1994年,停止开采;2003年,被政策性关闭破产,711矿在停产后转型为国防教育基地。 ‌</p> <p class="ql-block">人防工程全长约6500米,包含31个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据说,人防工程的建设全部是义务劳动,是不计报酬的——很多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建设!</p> <p class="ql-block">人防工程包含指挥通信、医疗救护、物资储存等功能区域,曾为矿工提供安全防护空间。 ‌</p> <p class="ql-block">这是人防工程的保卫部</p> <p class="ql-block">值班室</p> <p class="ql-block">作战指挥室</p> <p class="ql-block">试验室</p> <p class="ql-block">试验室</p> <p class="ql-block">  外面酷暑,而里边却凉爽无比</p> <p class="ql-block">储粮室</p> <p class="ql-block">里面陈设着很多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功勋铀矿</p> <p class="ql-block">四通八达</p> <p class="ql-block">办公区域</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轮流播放矿工日记</p> <p class="ql-block">可以让我们零距离了解当时矿工的精神面貌</p> <p class="ql-block">隧道的总长度是13里路,只开放了一小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是垂直隧道的通风口</p> <p class="ql-block">家书从这里寄出</p> <p class="ql-block">这是其中的一个出口</p> <p class="ql-block">外面就是蔬菜园地——可以保证战时的供给</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战争的话,孩子们还可以在这里上课。</p> <p class="ql-block">教室二</p> <p class="ql-block">矿厂设备</p> <p class="ql-block">还有防毒面具</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第一个铀矿山,711矿不仅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铀原料</p> <p class="ql-block">还为我国氢弹、核潜艇的研制提供了稳定高品质的铀原料</p> <p class="ql-block">“马兰花开二十一”童谣实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过程中的隐秘暗号,承载着新疆马兰基地科研人员隐姓埋名的奉献故事</p> <p class="ql-block">马兰开花”‌:</p><p class="ql-block">‌“马兰”‌: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生活区名称,源自荒漠中顽强生长的马兰花。</p><p class="ql-block">‌“开花”‌:象征1964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壮观场景。‌‌</p><p class="ql-block">“二十一”‌:对应负责核武器研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研究所(简称“二十一所”)。‌‌</p> <p class="ql-block">“小皮球”‌:指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球形结构,因其外观呈圆球形状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架脚踢”(或“香蕉梨”)‌:暗指罗布泊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原子弹通过塔爆方式引爆的试验装置。‌‌</p> <p class="ql-block">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为“邱小姐”这一个代号,是因为这颗原子弹的形状很像“球”,所以取谐音“邱”,因此叫做“邱小姐”。</p> <p class="ql-block">装原子弹的触发台叫做“梳妆台”</p> <p class="ql-block">原子弹抵达装配车间就叫做“住下房”,原子弹在塔顶工作间叫做“住上房”,给原子弹装配叫做 “穿衣”,而给原子弹插接雷管叫做“梳辫子”。</p> <p class="ql-block">同时原子弹的爆炸还需要观测气象,因此气象的密语为“血压”,原子弹起爆的时间密语为“零点”。</p> <p class="ql-block">711矿数千名矿工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汇聚至此,隐姓埋名、扎根深山,在极端环境下为"两弹一艇"工程提供关铀原料。</p> <p class="ql-block">​他们以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功勋 ——74座烈士坟墓默默无声,书写了划时代的711矿人的牺牲精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个打卡点:矿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矿井位于远离小镇的大山,一侧铀矿有辐射,二则交通不便,三则矿井尚未开放,因此,我便放弃了前往的想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当我挥手道别711时光小镇时,胸中汹涌着万千感受——是啊,711矿确实是一座精神的“富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它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