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诗词还重要吗?(诗词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

香火

<p class="ql-block">“这个时代还有必要写诗吗?”这个问题时长听到有人提起,大抵是那些自命为"现代人"的先生们,嘴角衔着半截冷笑,从眼镜边沿射出两道目光来,仿佛诗词不过是古人留下的几片枯叶,早该被时代的劲风吹散了。然而诗词却依然活着。它活在学童咿咿呀呀的诵读声里,活在老者酒后微醺的吟诵中,活在街头艺人三弦的颤动间,甚至活在广告牌上精心雕琢的标语内。诗词非但没有死,反而以一种近乎固执的姿态,渗透在现代生活的肌理中。</p><p class="ql-block">今人读诗词,往往先问"有用无用"。有用者,考试加分、社交显摆、职场逢迎之谓也;无用者,不过是心灵上一点滋润、精神上一分慰藉罢了。现代人的算盘打得极精,将诗词放在功利的天平上称量,发现它轻如鸿毛,便弃之如敝屣。殊不知人之为人,正在于这些看似无用的滋养。当一个人在深夜独对明月,心头浮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那一瞬的共鸣,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p><p class="ql-block">诗词实则是民族记忆的密码。我们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便与三千年前的先民共听鸟鸣;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与唐朝的戍边将士同望边关。这些文字穿越时空,将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熔铸成集体记忆。一个抛弃诗词的民族,如同患了失忆症的病人,纵使锦衣玉食,也不过是空心人罢了。</p><p class="ql-block">而当代人对诗词的疏离,实则是精神生活贫瘠的表征。当人们把全部热情奉献给股票行情、房价涨跌、明星绯闻时,自然觉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太过矫情。我们的情感变得粗糙了,粗糙到无法感知那些细微的颤动。古人见花落而伤春,闻雁过而思乡;今人对着满园春色,只顾拍照发朋友圈。不是诗词远离了我们,而是我们远离了诗词。</p><p class="ql-block">诗词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守护着人性的完整。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人的感受力正被不断削弱,情感被简化为表情包,思想被压缩成短视频。而诗词却以其凝练与深邃,抵抗着这种精神的荒漠化。它告诉我们,人不仅可以计算得失,还能够感物伤怀;不仅可以追逐利益,还能够欣赏无用之美。</p><p class="ql-block">每见地铁里年轻人低头刷手机,手指飞快滑动,眼神空洞,我便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年前的诗人那份闲适与自在,在今日竟成了奢侈品。是我们走得太快,还是灵魂走得太慢?</p><p class="ql-block">诗词还重要吗?我想,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时代的病症。真正的问题或许是:我们还需要心灵吗?</p><p class="ql-block">“表里山河•诗韵千年”2025全国原创诗词大赛,报名请扫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