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这片被黄河与太行山环抱的土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旧石器时代的丁村遗址到尧舜禹的传说,从春秋晋国的霸业到明清晋商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西的历史如同其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般厚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位于晋中盆地南端的灵石县,正是这片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期我们一起了解灵石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灵石地处太岳、吕梁两山交汇之处,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传说,更将这片土地与华夏民族的生存智慧紧密相连。</p> 历史变迁 <p class="ql-block">春秋时属晋。</p> <p class="ql-block">战国初,韩、赵、魏三分晋地时属魏国,曾在此置平周县。</p> <p class="ql-block">秦始设界休县。</p> <p class="ql-block">西汉属界休县。</p> <p class="ql-block">新莽改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p> <p class="ql-block">三国时属魏。</p> <p class="ql-block">西晋改界休县为介休县,属西汉郡。</p> <p class="ql-block">东晋南迁后,先后曾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p> <p class="ql-block">北朝历北魏、东魏至北齐天保年间又废置,县域并入永安县(孝义)。</p> <p class="ql-block">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复介休县设介休郡。次年(大成元年)改名平昌县仍属介休郡。</p><p class="ql-block">她的前半生和介休息息相关,从隋朝起,她拥有了自己的姓名和地界。</p><p class="ql-block">(小知识: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汾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昌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p><p class="ql-block">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市)。隋开皇初废介休郡改属西河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文帝杨坚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义宁元年(617年)改属新置的霍山郡。</p> <p class="ql-block">唐武德二年(619年)霍山郡改称吕州,仍辖灵石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郡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唐武德初年属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汾州。</p><p class="ql-block">开元十一年(723年)属太原府。</p> <p class="ql-block">五代先后属后唐、后晋、后汉(一度属于北汉),仍隶属汾州。</p> <p class="ql-block">北宋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政和六年(1116年)改属霍州(霍邑)隶于平阳路。</p> <p class="ql-block">金天会元年(1123年)属汾州。金天会六年(1128年),河东路分为南北二路,灵石县属河东北路汾州。贞佑三年(1215年)改属霍州,四年还属汾州。</p> <p class="ql-block">蒙古初年析灵石县地置小灵石县(治在今城关北25千米冷泉关),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介休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霍州。</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中书省为山西布政使司,灵石县属平阳府(河东道)。万历廿三年(1595年)改属汾州府。万历四十二年改属平阳府。</p> <p class="ql-block">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p><p class="ql-block">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p> <p class="ql-block">民国以后的历史变迁就不过多赘述。</p><p class="ql-block">灵石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是一部镌刻在巨石上的华夏缩影——</p><p class="ql-block">从冷兵器时代的关隘烽烟,</p><p class="ql-block">到晋商驼铃中的财富传奇;</p><p class="ql-block">从祥瑞之石的帝王叙事,</p><p class="ql-block">到王家大院的民间智慧,</p><p class="ql-block">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历史的回响。</p><p class="ql-block">一起看各县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了解山西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历代名称不同,疆域划分虽有不同,</p><p class="ql-block">她们有着自己的历史轨迹,</p><p class="ql-block">并按照自己的轨迹慢慢演变,</p><p class="ql-block">演变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美丽家园。</p><p class="ql-block">可以和介休、孝义一起阅读</p> 责任编辑:梁志友 韩 雅 闫春成 赵永高 武晋文 张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