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公园漫记

好梦成真

<p class="ql-block">  1979年02月05日我在海南育种结束后从海口坐汽车到广州,因只买到第二天晚到长沙的火车,于是02月06日上午选择去越秀公园游览,越秀公园是由孙中山先生提议利用越秀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创建的。园内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等景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州的标志——五羊石像。 </p><p class="ql-block"> 广州越秀公园‌是广州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越秀山,为白云山余脉的一部分,海拔约70米,东西绵延1.5公里,是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的起点和标志性地点。越秀公园也叫越秀山,公园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因为既有山岗又有湖,公园便有了高低层次之分。森林错落有致,水域参差其间。沟壑重叠,曲径通幽,峡谷多多,很有神秘感。漫步公园内,只见山水相依,风光自然。园内伴亭、台、楼、阁、廊、榭等园林景点,极富岭南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是名不虚传的羊城八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宾馆内有关越秀公园的资料介绍, 其主体就是历史上的越秀山,越秀山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山,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广州的风景名胜地。两千多年前,在岭南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南越王赵佗,就曾在此山大宴群臣,并盛情款待汉高祖刘邦派来的使者陆贾。越秀山上有越王台旧址,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赵佗都要到这里登高游乐,随行官员在台上跳起越族歌舞,故又名歌舞冈。南汉时期,南汉主曾以越王台为游宴场所,在登山路上广植奇花异木,称为“呼銮道”,道旁遍植金菊、芙蓉,南汉君臣常在此欢度良宵。到了宋、元、明时期,越秀山已经成为广州的一个较为著名的景区,如粤台秋月、粤秀松涛、象山樵歌、粤秀连峰、镇海层楼等,历代“羊城八景”无一例外地把越秀山作为重要的景区列入。</p> <p class="ql-block">  我兴致勃勃地迈进越秀公园大门,首先到北秀湖观光。只见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水草清晰可见,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水草间穿梭嬉戏,一幅和谐有趣的景象。北秀湖中央的一座小岛,远看像一顶帽子,走近眼见树林中竟然有白天鹅、黑天鹅在悠闲地游着,几只蓝孔雀在到处寻觅食物,这里好像是它们的乐园,奇妙无比。沿着湖边的小路继续往前走,走过一座小桥,在湖边的石凳上休息片刻,一墙之隔的公园外面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而公园内却静谧无声,让人有种生活在世外桃源的感概。</p> <p class="ql-block">  随后去观赏五羊雕塑。爬上百级台阶,终于来到了五羊雕像前。五羊石像栩栩如生,五只仙羊姿态各异,最高的老羊口衔稻穗,昂起头,羊角伸向半空,眺望远方。老羊身下的四只小羊,有的专心吃草,有的跪地吸乳,还有的帮忙挠痒,十分奇特。不知那个时代的文人骚客,给五羊雕像杜撰了一个神秘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五位仙人骑着仙羊,带着稻穗,降临广州,从此广州五谷丰登,这也是广州又名羊城、穗城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山坡,走进镇海楼。镇海楼俗称五层楼,该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主持修建。当时朱亮祖为巩固广州城防,将宋代子城、东城、西城合并,并拓展北城800余丈至越秀山顶,于蟠龙冈上建造五层城楼,初名“望海楼”,因登楼可远眺珠江而得名。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两广总督张岳重建后更名为“镇海楼”,取“雄镇海疆”之意,沿用至今。该楼是一座经典的楼阁式建筑,雄伟高大,楼身由红砂岩砌成,墙上布满了爬山虎。1929年镇海楼辟为广州市立博物院,于1950年改名为广州博物馆,里面分朝代陈列着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我爬上五楼阳台,与羊城美景来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视,见证着广州两千余年的历史变迁及公园的伊始。</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越秀公园是从1950年开始,由广州市政府组织群众,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越秀山名胜古迹实施开发和维修,同时全面整顿绿化后的产物。时任广州市市长的朱光,还为新建的门楼牌坊题词“越秀公园”。1957年11月7日,新的越秀公园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并成为广州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p> <p class="ql-block">好梦成真:2025年07月24日根据1979年旅粤文档整理,因历史的原因,图片很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