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四川省中江县县城东面的魁山脚下、东河之畔,有一座具有民居式仿古园林特色的建筑,这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而建立的</span>黄继光纪念馆。纪念馆的门厅是中国古牌楼式建筑,上方金字大匾镌刻着董必武同志题写的“黄继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5年迁建的新馆,整个建筑对称和谐,既金碧辉煌又庄严肃穆,既有古建筑的民族风格又有朴素的乡土气息。原馆是位于中江县城关下南街,由古文庙前半部分改建,于1962年10月20日即黄继光牺牲1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设有纪念广场、纪念景区、“凯歌百代”题词墙、陈列展览区、办公服务区、综合展览区。纪念馆现有文物藏品421件,其中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1件。纪念性景区位于全馆中间,有门厅、中朝友谊亭和浮雕、题词等纪念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跨进纪念馆大门,迎面是层层递升的3层平台。拔地15米的高层平台上挺立着黄继光扑向敌人机枪口一刹那间的英姿的雕塑,它把伟大战士的瞬间的英姿雕凿成了永恒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塑像映衬于苍崖翠嶂之中,象征着烈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如苍松翠柏万古长青。塑像两侧分别镶嵌着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的模型。像座下宽35米、高9米的山岩石墙上凿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特级英雄黄继光”7个雄浑苍健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 题词下是5幅大型汉白玉浮雕,通过表现送子参军、上甘岭请战、上甘岭激战、欢庆胜利、怀念英烈等5个主题。</p> <p class="ql-block"> 塑像后宽大的石岩照壁上镌刻着中朝友好协会会长郭沫若同志的题写的“凯歌百代”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 两边镌刻着众多将军和单位为黄继光烈士题写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 陈列展览区由5个陈列室组成,通过实物、图片、组画和模型展出黄继光烈士的生平、英雄事迹、遗物、朝鲜赠送的礼品、金日成主席的题词和中国党政机关及领导同志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 展厅介绍了黄继光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特级英雄的光辉历程,歌颂他胸怀全局、奋不顾身的大无畏气概,展示他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走进序厅,看到的是英雄的头部铜像。由于黄继光生前没有留下照片,这尊铜像是美术创作人员以烈士的弟弟黄继恕的肖像为蓝本,再经烈士的母亲多次建议后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 陈列展览区的第一部分是“苦难岁月、热血少年”。黄继光1931年1月8日生于中江县石马乡(现继光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贫苦农民家庭</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span></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这里显示了黄继光一家当年居住的卧室。另外还展示了黄继光小时候用过的生活用具、站岗时用过的梭镖。</p> <p class="ql-block"> 这是打土豪、分田地后,黄继光一家分得田地的地契。</p> <p class="ql-block"> 陈列展览区的第二部分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p> <p class="ql-block"> 朝鲜战争爆发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1年3月,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span>被编入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担任通讯员。</p> <p class="ql-block">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他努力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进步很快,1952年7月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在某部第6连当通信员,忠于职守,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立三等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 这块手帕是1951年3月,黄继光即将赶赴朝鲜战场时,在家乡的欢送会上,黄继光把乡亲们赠送给他绣有“可爱祖国”的手帕留给了母亲作为纪念。1962年黄继光牺牲10周年之际,黄妈妈把这块绣有“可爱祖国”的手帕捐赠给了黄继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这是黄继光烈士曾经用过的转盘机枪。</p> <p class="ql-block"> 陈列展览区的第三部分是“惊天一跃、气壮山河”。</p> <p class="ql-block"> 1952年10月,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推进到零号阵地半山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冲击部队受阻。</p> <p class="ql-block"> 为了夺取阵地,营参谋长向6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又困在敌人阵地前。</p> <p class="ql-block">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首长,让我去吧!”</p><p class="ql-block"> 参谋长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p> <p class="ql-block"> 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p> <p class="ql-block"> 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p> <p class="ql-block"> 陈列展览区的第四部分是“凯歌百代、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 1952年黄继光牺牲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继光母亲</span>又相继送一个儿子、三个孙子、两个孙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她作为特级战斗英雄家属模范,出席了当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会议结束时,她见到了毛泽东、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之后受邀到中南海毛主席家中做客。</p> <p class="ql-block"> 英名传百世,壮魂铭千古。黄继光精神将永远传承发扬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