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当上铁道兵,一生不后悔</b></p><p class="ql-block"> ——为战友程克林相册作序</p><p class="ql-block"> 我和战友克林兄1974年12月28日,一同穿上军装,乘上同一列军车,离开老家沭阳,驶向辽宁省大连湾——铁道兵第九师新兵训练营。经过3个月紧张艰苦的训练,有缘一起分到了铁九师直属通信工程连。从此,在雄壮的军营里,我俩结成了一对最亲密的战友。在同一个连队共同度过了激情的岁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因部队精简整编,铁道兵改制,我调到北京军区24军72师、淮阴军分区工作,87年转业到淮阴市工作,2016年在江苏省属高校淮阴工学院退休。克林兄则随改制到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劳资保险部工作,2013年荣退。</p><p class="ql-block"> 看到了克林那一张张记载着时间年轮,又闪耀着一个个动人瞬间的照片,激发了我无限的回忆。我们并肩战斗的情景,像一幕幕电影浮现在眼前。师承建一条铁路,我们连队就要沿铁路架设一条临时通信线路,为铁路的修建提供通信保障。这在没有无线移动通信的年代,无疑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使命。沙通线(北京沙城一内蒙通辽)上,撒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通霍线(内蒙通辽市一霍林河)上,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足迹。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战斗,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故事和精彩的华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克林兄热爱军营、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高尚情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同事、领导的信任和赞许;克林兄团结友爱,待人诚恳,助人为乐的处事之道,在战友、同事、朋友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看了这些照片,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当了铁道兵,一生不后悔。</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圆了我们当兵梦,改变了人生。我们这些50年代出生的人,从孩童时,就对军人厚植了无比崇敬之情。当上了铁道兵,我们的身份由一名农村热血青年转成一名解放军战士,成为一名“最可爱的人”。在我们的人生中,永远闪耀着军人这个璀璨的荣光,和铁道兵这个特殊群体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知识,丰富了人生。当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我们第一次乘上了火车,感受到“大闷罐”的速度;第一次佩戴上了“三皮”,感受到了大东北的温度;第一次驶向远方,感受到了视野的广度。生活在平原的我们,见到了草原、沙漠、大山、城市格外兴奋。更重要的是,在火热的军营里,使我们学到了在书本中、农田里学不到的知识、本领,使我们感受到了自生的价值,能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国防建设作一份贡献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强壮了人生。我们忘不了,新兵连时,为了抵御大地震,顶着寒风和冰霜冷雪,夜宿郊外;我们忘不了是红高粱、黄小米、白萝卜培育了我们的精气神;我们忘不了,战友们夏天穿着棉衣,扛着风枪,冒着粉尘,顶着泥浆,奋战在钻眼打洞的隧道;我们忘不了,在哲里木盟的大草原上,踏着一尺深的雪,用汽车灯作照明,连夜抢架通信线路的情景。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铁道兵前无困难的精神,一直在激励我们战胜挑战,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时光不老,军魂永存。祝克林兄身体健康,青春永驻,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p><p class="ql-block"> 战友:张乃钟</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于淮安市</p> <p class="ql-block">1975年元月至3月我们新兵10班在大连湾进行了3个月的训练</p> <p class="ql-block">和连长李洪久出差在上海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1年工通连和师特务连合并成立通信连</p> <p class="ql-block">改制转业前我们架线排和通信连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转业后成为铁道部十九工程局劳资保险部的一名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当兵前和贤官高中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时任连队文书的战友张乃钟定期为连队出版报,丰富连队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沙通线上撒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通霍线上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青春不老,军魂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