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5月19日下午,古稀之年的我跟随旅游团来到了北京,坐车去八达岭长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车上听导游介绍说: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万里长城千百座名关险隘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建筑最宏伟、景色最壮观、名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段,也是明代长城中最精华的地段,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为居庸关重要前哨,古称“居庯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山峦重叠、形势险要、气势极其磅礴的城墙,盘旋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不见尽头,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听了导游的介绍,我们都期待早点目睹它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景区,大家下车后凭身份证免费进入大门,购票排队坐缆车上山,八分钟后缆车到站下车后,我已站在了雄伟的长城的脚下,眼前是七八米高,条石筑基青砖砌面异常坚固的城墙。跟着导游爬上了墙顶,这里有四米多宽,用大方青砖铺地,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一个城台,它稍高出长城墙顶,四周砌有堞墙、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筑。城台是古代士兵巡逻放哨之处,也是发生战争时进行据守防御的地方。墙垛口有一米高,呈方齿形,每个垛口都有望孔和箭孔,垛口之间还有旗孔。站在城台上举目四望,长城匍匐在苍翠的山脊上,呈凌云之势,折转直上,于层峦叠嶂之间,攀沿而去,渐渐消失在天际。看着眼前一幅江山如此多娇的万里长城画卷,想起了上学时学过的万里长城,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才有了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达辽宁省鸭绿江边,长约一万多公里的万里长城,后经汉、明朝的修建和加固,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手触摸着古老的城墙,彷佛看到了昔日几十万劳动人民背井离乡来这里修建长城的情景,耳边响起了孩童时外婆绘声绘色讲述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相传秦朝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范喜良和女子孟姜女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为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穿寒衣,历尽了千辛万苦才终于来到了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我同情孟姜女的遭遇,痛恨秦始皇的残暴,哀叹这经历了两千<span>多</span>个寒暑,抵御了北方匈奴的侵扰、保卫了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长城,是由无数个像范喜良一样的芸芸草民的尸骨垒成,中国封建社会兴衰荣辱的历史,都融进它那漫长的<span>巍</span>巍身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墙上挤满了游客,我跟在那看不到头的队伍后边向上攀爬。开始的山势比较平缓,城墙上的通道也好走。走了一段后山势越来越陡峭,城墙也顺势而上,爬起来很吃力。每到一个敌楼,我和游客都要进去转一圈。敌楼里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爬到了最高处的一座敌楼。“到了”,随着同行团员的一声欢呼,我已经站在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峰。排队挤上敌楼的最高处拍照留念后,站在垛口远眺,雄伟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盘卧在青色的山峰上;仰望,蓝色天空上漂浮的朵朵白云似乎触手可及:俯视,城墙下的悬崖峭壁令人头晕目眩。看到这里我禁不住大声呼喊“古稀之年的我登上了长城,当上了好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刻,我要向世界证明,我的心中有一条长城,它恢宏、雄伟、绵延、升腾。我的这颗中国心始终被它感染,被它占据,也将化成一条腾飞的巨龙,永远耀武在祖国的上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