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日清晨六时,翠矶山公园的晨曦如新磨的水墨,洇润着清凉。山如屏风,隔开红尘喧闹,空气里竟浮漾着沁人的冷意。远处“太白夏都19℃欢迎您”的标语,静静兀立着,宛如一句清凉的诺言。19℃,恰是山风与体温的黄金分割点,是人间最可意的平衡与温柔。 </p><p class="ql-block"> 此时,《太极》的音律从远处飘来,似一缕清澈溪流缓缓淌过山石,将晨曦调成了慢镜头。师父带领着队伍,学员们如活字印刷般整齐排列,一招一式在徐徐流淌的乐声里舒展开来。推掌如拨云见日,揽雀尾则似轻轻梳理风的发丝,云手则像在空气中画着流动的圆——这圆,是天地间最古老而灵动的符号,亦如生命本身那周流不息的深意。 </p><p class="ql-block"> 队伍里的面孔,有数日磨砺后的沉着,亦有精神不衰的专注。这已是培训的第十天,尾声将近,但拳姿却更显出沉静的力量。路过的晨炼者不由停步,举起了手机,相机里定格的分明是拳脚光影,心中悄然记下的,却是如此一种将喧沸的世界轻轻推远、凝结成静穆的庄严。</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式收势,万籁悄然。臂缓缓垂落,气息沉入丹田,如船归港。方才的律动仿佛只是风过松涛,而风停之后,松涛的回响却更长久地留在心底。</p><p class="ql-block"> 这古老的拳法,原来不仅是肢体的舒展,更是以静默为刻刀,在喧嚣奔涌的时光中,细细雕刻出从容不迫的段落。人于世间奔忙,往往被喧哗裹挟着向前,而真正的力量,或许正是从一次次的“收势”中沉淀下来的内省与安宁。正如此刻,缓缓沉落的手臂收回的不仅是招式,更是喧嚣中安顿灵魂的锚点——所谓圆满,何尝不是一种更深沉无声的蓄力?在时间洪流里,唯此静穆内蕴的功夫,能让我们在喧腾的激流中,为自己雕出一方安稳的立命磐石。</p> 学员风采 <p class="ql-block">撰 文: 任新海</p><p class="ql-block">图片、视频:太白雨田</p><p class="ql-block">审 定:太白雨田</p>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