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遗事 千年大变迁(下)

子虚

<p class="ql-block"> 简 叙</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的开封,由于政治中心的形成及其水陆交通的发达,很快成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之地,全盛时“京师周围八十里,人口高达百余万” ,俨然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封建性消费城市。东京年纳商税额55万贯,占全国商税的一半。北宋开封商业经济的繁荣,延续了160多年,是开封历史上最辉煌的大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极其辉煌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千年回望千年, 大思辩之一: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意味着当事物发展到极致时,必然会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即物极必反。这个成语源自《周易·乾》中的卦辞,具体指的是“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换句话说,这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如果过度发展或达到顶点,往往难以维持长久,最终会导致失败或后悔。这个成语也用来警示人们要适度,避免过度追求,以免走向反面。</p><p class="ql-block"> 千年回望千年,大思辩之二: 廓然大悟,无生法忍。这是借佛学术语,阐明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无自性和无常性,从而接纳和包容世间的一切,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是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换作俗世知行,必是奋起勃发,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千年纵论千年,时人拥抱当下。</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在隋唐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因此沿着黄河流域东西走向的长安和洛阳、开封就成为中国首都的当然之选。</p><p class="ql-block"> 但是隋唐以后,随着江淮地区经济的的不断崛起,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开始不断分离,在此情况下,隋炀帝首先凿通了大运河,并通过大运河吸收江淮地区的财赋,以此维系帝国的运转。</p><p class="ql-block"> 到了唐朝时,运河已经成为了帝国绝对不可缺乏的生命线。</p><p class="ql-block"> 唐朝贞元二年(786),由于从江淮地区向长安运输粮食的漕运道路,被藩镇阻隔,整个长安城都陷入缺粮境地,以致禁军发生骚动,这时,刚好有3万斛米运到了长安周边,唐德宗听说后,几乎流下眼泪跟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p><p class="ql-block"> 由于受到黄河三门峡水流湍急、不利水运,加上自然环境恶化等各种因素影响,长安最终在唐代以后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则是开封的崛起,而开封的衰落,也与长安类似。</p><p class="ql-block"> 由于长期的战争动荡导致大运河水道荒废,使得开封无法接受来自江淮地区的反哺,加上北宋灭亡后首都的搬迁,开封的陨落已是势在必然。</p><p class="ql-block"> 元朝建都大都(北京)后,为了吸收江淮地区的财赋供养帝国运转,开始全力开凿京杭大运河,至元三十年(1293),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而南起余杭词条(今杭州),北到涿郡词条(今北京),全长约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之日,也是长安、洛阳、开封等黄河中上游城市的彻底衰落之时。</p><p class="ql-block"> 1293年京杭大运河的全线通航,标志着中国历史地理走向的重大转折。从线路来看,京杭大运河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词条、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词条五大水系,由于京杭大运河不再连接河南开封等地,这就使得开封失去了江淮地区的滋养,成了没奶的孩子,很难长大了。</p><p class="ql-block"> 而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则捧火了运河流域的山东济宁、天津等新城市,</p><p class="ql-block"> 对于开封来说,北宋时期那伟大辉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明朝时,由于贾鲁河的疏浚凿通,加上定都南京的朱元璋将汴梁(开封)一度改为北京,这使得开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所提升。</p><p class="ql-block"> 到了明代,一度衰落的开封重新崛起成为中原地区词条最繁华的城市,“势若两京”,“大梁(开封)为中原上腆,北咽神京,南控八省,商车市舶,鳞次而至大梁门外,联轴接捆,旅邸栉比,居然一都会。”</p><p class="ql-block"> 但是,开封早已不是当初北宋时期傲视世界的全球第一大都市了,明朝时,与江南地区词条蓬勃发展的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相比,开封已经无法称得上国内的大腕了,顶多只能算是中原地区的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到了明朝末年,在北宋时人口就已经超过百万的开封,才勉强恢复增长到了三十多万人口。</p><p class="ql-block"> 就在开封似乎有所好转的时候,李自成却给了这座城市以致命一击。</p> <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从1641至1642年,李自成三次率兵进攻开封,第二次进攻开封时,李自成被开封守城士兵射瞎了左眼,这使得他恼羞成怒,于是在第三次围攻开封时,李自成前后共围攻开封达五个月之久,并将开封城周边的麦子全部抢割,致使开封城内“升粟万钱,米贵如珠”,开封城内百姓甚至开始人吃人。</p><p class="ql-block"> 在被围城整整五个月之后,守卫开封的河南巡抚高名衡、推官黄澍和巡按御史史严云在接近绝望之下,无奈决定“决河灌城”以求自保,随后,明朝守军派兵凿开了朱家寨口大堤,当时,明军凿开的缺口不大,但李自成却干脆以牙还牙,决定将开封全城毁灭方才解恨。</p><p class="ql-block"> 于是,1642年农历九月,李自成派出几万士兵,扒开了开封城附近的黄河马家口大堤,随后黄河水直冲开封城,整个城内积水达10米多深,当时,开封城内尚有37万守城军民,李自成扒河冲击开封后,全城百姓有34万人死绝,最后仅有3万人幸免于难。 </p><p class="ql-block"> 在明末当时人看来,李自成是不折不扣的屠夫。经历过这场大变故的明朝人计六奇(1622-约1687年)后来回忆说:“自贼乱以来,杀人不可胜计,其最烈者,无如(张)献忠之屠武昌、(李)自成之淹汴梁(开封)也。夫图大事者,当以得人为本。张(献忠)李(自成)所为如此,不过黄巢、赤眉(军)之徒耳。天心人心胥失之矣。欲不速亡得乎?······其(李自成)与(张)献忠眉心脓秽不绝,俱天所以报其好杀也。其不死也几希矣!”</p><p class="ql-block"> 毁灭开封全城百姓、丧尽民心的李自成,尽管灭亡了明朝,却最终在水淹开封三年后的1645年,于湖北九宫山被杀。</p><p class="ql-block"> 而经历李自成的毁灭性放水淹城后,开封人口再次出现了大倒退,即使到了清朝盛世时期的乾隆十六年(1751年),当时全国人口都出现了大爆炸,但开封人口却从北宋时期的超百万人口、明末的37万人口,跌落至仅仅只有12万人。也就是在清朝时期,开封也陨落成了河南乃至中原地区一般的城镇,再也无复当年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在经历数百年的人为和天灾的洪水泛滥后,开封周边的土地也开始大规模沙化和盐碱化,这使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 而为了堵截洪水,开封民众从宋朝以来又不断大规模砍伐森林修筑防洪堤坝,这就使得开封周边的森林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到了1911年清朝灭亡前一年,地理学家张相文游览开封时,就曾感慨地说:“开封城外,平衍无山。……自屡经河患,而古代川流皆填塞无余,白气茫茫,退望之无异沙漠。而森林亦复鲜少,防风防沙之用缺焉。长此不变,数十年后将不知成何景象矣。”</p><p class="ql-block"> 而作为开封复兴的最后一道希望,位处开封城外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和周家口,也最终陨落。</p><p class="ql-block"> 到了明朝时,由于水患导致河道堰塞等原因,开封已经丧失了作为外港的功能,在此情况下,位处贾鲁河两端、可以连接颖河进入江淮地区的朱仙镇词条、周家口两个城镇开始崛起。到了清朝中期,朱仙镇人口跃升至30万。当时,朱仙镇与湖北汉口、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一起号称全国四大名镇,“贸易最盛·······商贾云集”。 朱仙镇一度是开封地区复兴的希望之所在。但黄河却再次给开封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p><p class="ql-block"> 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再次决堤,水淹开封城达八个月之久。到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河又决堤冲毁了开封复兴的希望所在朱仙镇,致使贾鲁河“河身淤成平陆,河身以上又淤高丈许,朱仙镇民房冲去大半。”由于河道淤塞,已经无法通航的朱仙镇迅速败落,至此,开封与外港的联系完全中断。</p><p class="ql-block"> 而朱仙镇则从清朝四大名镇上迅速除名,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朱仙镇的人口更是从清朝中期巅峰时的30多万人口,跌落至仅有15000人,到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是仅剩8500多人。</p><p class="ql-block"> 朱仙镇被黄河冲毁后,周家口仍然通过颖河,勉强维系着与江淮地区的联系,但随着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时期航海时代的到来,即使是一度风光数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沿线,也逐渐沉寂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曾经作为黄河流域红得发紫的开封衰落了,曾经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呼风唤雨的扬州等城市也衰落了。</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 一个属于内河文明的时代过去了,一个属于航海和铁路的时代正在冉冉升起。</p><p class="ql-block"> 到了1898年,从北京卢沟桥词条到湖北汉口的卢汉铁路(现在的京广铁路)正式开工修建,由于开封段地质松软号称“豆腐腰”,因此卢汉铁路词条最终绕开开封,而选择了途经郑县一带,由此,小小的郑县凭借铁路优势一跃而起,进而飞速成长为河南的一哥郑州。</p><p class="ql-block"> 到了1954年,河南省会干脆从开封迁移到了郑州,而开封的区位优势则更加没落消沉。</p><p class="ql-block"> 对于开封的陨落,就在1923年,到开封游览的康有为就非常感慨,后来,他写了一幅对联:“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那个曾经高居世界第一的名城古都,早已辉煌不再。</p><p class="ql-block"> 千年纵论千年,历史还给了历史。估摸很少会有沧桑之感。当今视野外向浩瀚海洋与宇宙,俯身却更为功利实在。人间心性大变样,网络更彰大神秘,透底,地球毕竟大顽奇,正奔向浩瀚无穷之未来!</p> <p class="ql-block">附注:部分图片拍摄当下及积年积攒,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