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航空博物馆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多次改造扩建,现已建成亚洲最大,世界前五的航空科技类博物馆。目前,已收藏飞机、地空导弹、高炮雷达等空军各兵种武器装备15300件,藏品包括我国第一家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第一架预警机、第一架电子干扰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117件。</p>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空军的指示醒目地立于博物馆入口处。 最先看到的是伟人座机展区,这里展示着几架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乘坐过的飞机。 <p class="ql-block">这架里-2飞机是前苏联里森诺夫设计局于20世纪40年代设计生产的双发活塞式轻型运输机,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引进该机型,曾多次执行重大军事任务。该架飞机曾于1956年5月至6月执行接送毛泽东主席调研广东的专机任务,是毛主席首次乘坐人民空军的飞机,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伊尔-14飞机, 为前苏联伊留申设计局于20世纪50年代设计生产的双发活塞式轻型运输机,该架伊尔-14(4202号)飞机,曾于1957-1958年期间23次执行接送毛泽东主席的专机任务,是毛主席生平乘坐次数最多的飞机,也是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子爵飞机是英国维克斯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设计生产的四发涡桨式轻型运输机,是世界上第一型涡轮螺旋桨式飞机。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引进该机型,改变了以往主要引进前苏联飞机的状况。该架飞机(50258号)曾于1965年9月执行接送周恩来总理赴重庆参加外事活动的专机任务,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架银白色伊尔-14是毛泽东的座机之一。从1957年至1958年,毛泽东23次乘坐这架飞机飞往全国各地。如今,客舱内恢复了毛主席乘坐时的原状,舱壁上挂的那张《毛泽东在飞机中工作》的彩色照片,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这里被称为馆标区,拥有若干醒目的标志物,这座包含八一军旗, 拔地而起的战机的雕塑表达了中国空军矢志强军,逐梦空天的坚定意志。</p> 冲向云霄的银色战鹰,机翼下的红色军徽分外醒目,象征着空军勇士保卫祖国领空的决心。 <p class="ql-block">通向洞库展厅的过道一侧陈列着各种防空武器。</p> 包括各种地空导弹, 据说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红旗-9防空导弹,是第一种国产第三代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 高射炮 高炮雷达 <p class="ql-block">歼击教-5飞机是成飞于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双座单发喷气式高级教练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高级教练机,该机型曾是人民空军航校飞行训练使用的主要机型,曾长期作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大队的表演用机。 </p> <p class="ql-block">东风-102飞机是沈飞于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米格-19n飞机基础上仿制而成的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与米格-19c相比,该机型在进气道中加装了铝制整流锥,空速管位于右翼翼尖,机身下增装1门30毫米航炮。</p> <p class="ql-block">歼-6飞机是沈飞于20世纪60年代,在苏联米格-19C飞机基础上仿制而成的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歼击机,是我国生产的第一型超音速歼击机。该机型是人民空军上世纪60-70年代的主力战斗机,也是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战斗机,曾击落击伤A-3B、RA-3D、A-6A和F-4C等多型入侵飞机。</p> <p class="ql-block">歼-6II飞机是沈飞羽20世纪60年代,在歼-6基本性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截击机,于歼-6基本型相比,该机型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涡喷发动机,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和结构重量,此外,进气道周围设置了8个辅助进气活门,并在进气道中加装了可调节整流锥,用以提高进气效率。</p> <p class="ql-block">歼-6新III飞机是沈飞于20世纪70年代在歼-6III型飞机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1975年8月1日首飞成功,该机改善了飞机的机动性和起降性能,并在翼尖加装了导弹挂架,这架编号51209的飞机属于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歼击-6IV飞机是沈飞于20世纪70年代在苏联米格-19n飞机基础上仿制而成的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与歼-6基本型相比,该机型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涡喷发动机,加长了机身,并在机身前部加装了雷达,可执行全天候作战任务,这架飞机也是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歼-6乙飞机(东风105)是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在苏联米格-19nM飞机基础上仿制而成的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截击机,也是我国生产的第一型全天候导弹截击机。该机型装备了截击雷达,发现目标距离一般为5-10千米,主要武器为4枚PL-1空空导弹,可以单发,双发或四发齐射,未装备航炮。</p> <p class="ql-block">洞库展厅是利用70年代开凿的机库改建的,总面积2万平方米,陈列着我国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珍贵飞机,但因内部整修暂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随即来到蓝天魂英烈墙,蓝天魂雕塑所在区域长71米、宽49米,有2组11级台阶,整体既像战机的机翼,又像一双张开的翅膀。 </p> <p class="ql-block">在雕像的前方有信念、使命、责任、荣誉八个金色的大字,正中的五角星中央是常年点燃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雕塑的正后方是空军飞行人员英烈墙,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镌刻着人民空军成立以来在作战和训练中牺牲的飞行人员烈士、被授予荣誉称号的259名英模人物姓名。</p> <p class="ql-block">走过英烈墙是战斗机展区,整齐排列着各种型号的战斗机,包括歼-5、歼-6、歼-7、歼-8,</p> 其中大部分是歼5、歼-6等早期型号的战斗机。 展区的另一侧是机头有尖尖的进气锥的歼-7、歼-8等后期研制的机型。 <p class="ql-block">据说为了达到调节气流目的而把机头做成尖形,在满足了发动机的同时也牺牲了飞机的雷达系统,因为雷达一般被置于机头内,如果机头很尖,势必会牺牲雷达。而DSI进气道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新型飞机都不会采用落后的进气锥了。</p> <p class="ql-block">在露天展区的一角陈列着诸多航空炸弹,它们是由飞机或其他航空器投掷的无航行动力的爆炸性弹药,是轰炸机和歼击机的重要弹药,具有成本低、易于存放、破坏力强等特点,主要用于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摧毁技术兵器、军事设施、交通枢纽和其他军事、非军事目标。</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北侧有一条长180米的英雄大道,由11组雕塑组成,以冯如的雕像为开端。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道上的第一组群雕《高瞻远瞩》, 它以老式飞机和飞行员为设计元素,再现了中共在建党刚满三年,党员不足千人的情况下,派党员到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航空学校学习飞行,为日后发展航空事业积蓄力量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座名为《艰苦创业》的雕塑表现了我党在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开始了中国空军艰难的创业过程,东北老航校也被誉为共和国航空事业的摇篮,马拉飞机,肩扛手抬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组雕《空中铁拳》,以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空军典型的主战机种米格-15歼击机为背景,以准备升空的飞行员,机务人员为主体,塑造瞭望蓝天,自信英武的英雄群体形象,以及在战斗中锤炼凝结而成的空中铁拳精神。</p> 《心系蓝天》群雕再现了以机械师尖兵夏北浩为代表的空军广大机务官兵,忙碌工作,将战鹰送上蓝天后,期盼战友平安归来的动人瞬间,雕塑包含工作梯,工作日志和工具箱等等反映机务工作的典型元素。 <p class="ql-block">《恪尽职守》群雕通过迎着风雪维修雷达,站岗放哨,高度碑等设计元素,表现以雷达官兵为代表的空军将士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守职守,顽强拼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组雕《神兵天降》通过体现机动特征的伞降,具有现代特征的伞兵突击车,以及小木岭抗震救灾的场景,表现空降兵反映迅速,作风顽强的战斗精神, 以及和平时期无私奉献,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群雕《蓝天使命》中的英雄飞行员身着现代飞行装具,阔步前行,表现当代空军努力践行军人核心价值观,充满自信,向往蓝天, 勇于献身,不辱使命的精神风貌和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群雕《神威导弹》国土防空时期,在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中,我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先后击落,击伤入侵和窜犯大陆领空的敌机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雕塑对当时探照灯,高炮、地空导弹等打飞机的多种实际战例,进行了艺术再现。</p> <p class="ql-block">群雕《制胜空天》通过有代表性的空天元素,如轨道,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表现空军各兵种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了国家安全,维护、拓展国家空天利益,向着新的空天制高点努力奋斗的伟大情怀。</p> <p class="ql-block">“利剑”造型的主体雕塑,位于英雄大道最北端,高38米,展现人民空军制胜空天、勇于“亮剑”的豪迈气概。 </p> <p class="ql-block">英雄大道的一侧展示的是各种型号的战斗机,排在最前方的一架米格-15战斗机机身上有醒目的红色大字“中国人民志愿空军”。</p> <p class="ql-block">歼-7 是我国仿制前苏联米格-21埃夫研制的超音速歼击机。1966年首飞成功,当年12月定型,并开始装备空军。 歼-7原型机装备空军后,我国又自行研制了十多种改进型,我空军飞行员曾驾驶该型机击落美国无人驾驶侦察机4架。</p> <p class="ql-block">歼-8 是沈飞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属于第二代战斗机,是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主力战斗机种之一,在其30多年的服役期间一直活跃在与对手主力战机对抗的最前沿。</p> <p class="ql-block">强-5 是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单座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1965年首飞成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87年参加巴黎国际航展获得好评,在装备我国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同时还出口到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p> <p class="ql-block"> 强-5乙是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在强-5飞机的基础上,改型研制的单座超音速喷气式鱼雷攻击机,1970年首飞成功,该机抬高了座舱,使驾驶员下视视界更宽,机翼增加了鱼雷挂架。</p> <p class="ql-block">英雄大道的另一侧是特种飞机展区,陈列着轰炸机、预警机、水上飞机等各种机型。</p> <p class="ql-block">轰-5 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在伊尔-28型飞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研制成功的亚音速轻型喷气轰炸机,1966年首次试飞成功。该机可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战术轰炸任务,先后改型为鱼雷机,靶机、教练机、侦察机和特种实验机等。</p> <p class="ql-block">轰干-5 是我空军科研人员在国产轰-5的基础上自行改装的电子干扰机,共有3种型号,该机以执行电子干扰掩护任务为主,其主要用途对是地面常规警戒,引导,炮瞄,导弹制导和机载火控等多种雷达实施主动干扰。</p> <p class="ql-block">图-4 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活塞式战略轰炸机,最大载弹量9000公斤,最大航程6850公里,机组人员9人, 我国于1953年引进图-4飞机。</p> <p class="ql-block">这是水轰-5,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用于中近海域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素反潜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1976年首次进行水上起降试飞,1986年开始交付海军航空兵,随后又在水轰-5的基础上研制了森林防火/灭火飞机并获得成功。</p> 这是由图-4改造的我国第一架预警机空警一号。 <p class="ql-block">轰-6 是我国仿制前苏联图-16型飞机制造的一种高亚音速中程战略轰炸机,该机综合了图-6飞机的特点,在设计上做了改进,最大载弹量9吨,最大航程5760公里。在此展出的这架轰-6飞机,是1984年国庆35周年空中受阅梯队的轰-6编队的带队长机。 </p> <p class="ql-block">DC-8飞机是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研制的四发喷气运输机,1958年首次试飞。 国际奥比斯组织曾使用本架飞机作为眼科空中医院在世界各国巡回治疗,1994年3月12日,江泽民主席会见该组织执行主席傅达先生时,傅达宣布将该机赠送给中国政府。</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来到室内展厅前的广场,那里陈列着几架功勋飞机,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抗美援朝时期执行过轰炸大小和岛战斗任务的图-2型轰炸机。志愿军空8师圆满完成轰炸任务,并创造了活塞式轰炸机击落喷气战斗机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这是志愿军空军二级战斗英雄李汉驾驶过的08号米格-15战斗机,作为第一支入朝作战的志愿军空军部队,空4师10团28大队在大队长李汉的率领下,两次与美空军作战,取得了击落1架,击伤2架的战果,首开志愿军空军作战和首次击落敌机的两项记录,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p> <p class="ql-block">这是志愿军空军一级战斗英雄刘玉堤驾驶过的03号米格-15战斗机,在1951年11月的一次空战中,志愿军空3师7团大队长刘玉堤3次遭遇美空军机群,半小时内击落敌机4架,创造中国空军单次起飞击落敌喷气式飞机的最高纪录,被誉为云中猛虎。</p> <p class="ql-block">这是志愿军空军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驾驶过的35号米格-15战斗机,1952年2月10日,在反美军对朝鲜北方交通要道进行封锁的绞杀战中,志愿军空4师12团大队长张积慧一举击毙美国空中英雄乔治·戴维斯,引发美国朝野的反战热。</p> <p class="ql-block">这是全国少先队员捐款购买的少年先锋号米格-15比斯战斗机,1951年社会各界响应号召,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朝鲜前线,捐款总额大人民币旧币5586亿元,折合后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为纪念全国少年捐款购买战斗机的事迹,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少年先锋号。</p> <p class="ql-block">利剑主题雕塑之后就是室内展区的综合展厅,展出面积1万多平方米,集中展示了空军成立以来装备背后的故事和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两层的展厅内展示了数十架军机,以及飞机部件、装备及机载武器等。</p> <p class="ql-block">在馆内看到了歼-10飞机,这是迄今为止看到的第一架空军现役飞机。</p> <p class="ql-block">这是曾执行空投氢弹任务的强-5战机,因机械故障,驾驶该机的飞行员杨国祥三次尝试均未能将核弹投下,他冒着极大风险,带弹安全着陆,创造了世界飞行史的奇迹。1972年1月7日,杨国祥驾驶强-5甲型飞机携带氢弹再次升空,空投成功。</p> <p class="ql-block">展厅有两层,这是站在二楼看一楼大厅里展示的轰-6战机,该机是我空军服役时间最长的机种之一,并仍在继续改进生产之中,推出了轰6K,轰6N、轰6D、轰6G、轰6J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D-21无人机残骸,该机1971年由B-52投放,本欲刺探罗布泊核试验场,却因导航故障栽进云南西双版纳密林,对其残骸的研究加快了我空军战机的技术升级。</p> <p class="ql-block">这是志愿军空3师7团3大队大队长赵宝桐驾驶的战机,他先后击落美机7架,击伤2架,创造了志愿军飞行员击落美机的最高纪录,他两次荣获特等功,是飞行人员中唯一获此殊荣者。</p> <p class="ql-block">这架机头用红色油漆喷着"香玉剧社号"字样的米格-15飞机,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捐赠给志愿军空军的,1951年8月常香玉和她剧社的全体同仁,辗转5省,历时半年,义演180多场,将收入的15万元,捐献给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买回这架飞机,直到1992年常香玉来航空博物馆才第一次见到了这架飞机。</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运输机展区,展出的运输机包括伊尔-62、图-124、三叉戟、伊尔-18,C-46、C47,里-2、安-24、运-11,DHC-2等</p> <p class="ql-block"> 三叉戟客机是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研制的一款中短程三发喷气式民航客机。我国于70年代引进该机型,先后共购买了39架三叉戟客机。</p> <p class="ql-block">康维尔-240飞机是美国康维尔飞机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设计生产的双发活塞式近程运输机。这架飞机是1949年11月两航起义中由香港飞往北京的领队长机,被命名为北京号,毛主席亲自为该机题写了北京两字,是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C-46是美国冠蒂斯·莱特飞机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设计生产的双发活塞式轻型运输机,是我空军建立初期的重要空运力量,曾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并在二战期间为开辟驼峰航线,解放军进军西藏,开辟拉萨航线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C-47飞机是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设计生产的双发活塞式轻型运输机,曾为中国和盟军打击日本法西斯开辟了空中通道驼峰航线,并为解放军进军西藏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架C-47飞机是两航起义的飞机之一,属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伊尔-62飞机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生产的四发喷气式运输机,最多可乘载186人,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引进该机型,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机使用,后移交中国民航用于国内航线。</p> <p class="ql-block">在运输机展区的一个角落里意外地看到一排强-5战机。</p> 这里是直升机展区,陈列着多架各种型号的直升机。 <p class="ql-block">这一展区是博物馆内杂乱无章的区域,停机坪旁就是土路,直升机堆放在一起,看不出有什么分类,更没有任何说明标识。</p> <p class="ql-block">这对一些航空爱好者来说,也许不难辨认出各种飞机的型号,但对于一般游客来说只能看个热闹了。</p> 从这些直升机的涂装来看,可能很多都转入民航服务了。 <p class="ql-block">旁边的防空武器装备展区是各种装备的堆积,高射炮一门挨一门排成一溜,看着好像长的都一样,又好像不太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些高炮摆放的整齐多了。</p> 地空导弹散见于展区各处 有的隐身于树荫之下。 巨大的雷达天线从树梢露出头来。 <p class="ql-block">雷达车指挥车已锈迹斑斑,轮胎也瘪了,如果展品品相实在不好,干脆就撤掉吧。有消息说博物馆将于2027年迁往长春,这也许是馆方对改进展区迟迟没动作的原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