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观久事美术馆高迪建筑特展)

卯卯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安东尼.高迪素有“上帝的建筑师”之誉,他是世界建筑史上极具创造力的天才,自然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在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高迪为巴塞罗那留下了最具标志性的城市象征,见证了19世纪末这座城市的深刻变革,从城墙外的城市扩张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繁荣。本次展览试图通过高迪不同跨度及纬度的创作,以探求艺术与城市、与生活的构建边界。这些建筑的背后沉淀了巴塞罗那当时各种能工巧匠的技艺与智慧,它们没有停留于华而不实的空泛符号上,而是依然服务于当地人们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海外滩18号高端典雅的装饰配得上“高迪建筑特展”的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诗意栖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曾爱你,如同山谷中的百合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安东尼.高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身边人与城市居民勾连起了建筑师高迪与加泰罗尼亚的情感记忆,正如这句出自于1867年至1968年间15岁的高迪与12岁的爱德华.托达联合创办的手写杂志里的“让我有一天像山谷里的百合花一样爱你”的诗句一般,勾起了雷乌斯的凡尘。百合花倾诉的独白,折射出青年高迪对自然生命的关注和热爱,这也是其将建筑视为有机生命体哲学的萌发阶段——曲线如花瓣舒展,光影似晨雾流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高迪的爱不仅停留在美学追求层面,更是对巴塞罗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温度介入;他的建筑奇迹,始于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共振。这些身边人的照片与回忆共同描绘出了一张十九世纪末的立体人文图谱,揭示了高迪以其自然诗性的人文关怀来回应工业时代的人性疏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内河码头项目主立面图(1876年 安东尼高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奇想屋外墙瓷砖(于1883—1885年烧制原件首次来亚 安东尼.高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古埃尔宫(1886—1888)古埃尔宫位于巴塞罗那最热闹的兰布拉大道里塞乌大剧院附近的狭小巷弄间,由高迪专门为他的资助人尤西比.古埃尔设计,该建筑成为古埃尔家族居住、社交和聚会的场所。从窄巷中很难看见古埃尔宫的全貌,它的外表并不显眼,但其精髓在于绚丽豪华的内部装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古埃尔宫是当时欧洲建筑的里程碑,它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先驱建筑之一,主要体现在对空间和光线的创新处理方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这座建筑中,高迪以非常个人化的想象力和应用方式定制了一套多样化的呈现方案,通过对高品质传统材料的综合使用(如:石头、木材、锻铁、陶瓷、玻璃等),拓宽了材质的表现语言,也是高迪对折中主义风格的一次尝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森之家(1883年—1888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文森之家”是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位于巴塞罗那的格拉西亚社区,这是高迪的第一个重要项目。1883年,股票和货币经纪人马内尔.文森委托这位年轻的建筑师设计他位于格拉西亚村的夏季花园别墅。这被认为是高迪的第一部杰作。该建筑属于东方主义风格,类似于新穆德哈尔式建筑。在这个项目中,高迪第一次运用了一些从未尝试的建筑性材料,,而这些材料也将成为现代主义的常规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巴特罗之家(1904—1907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巴特罗之家是巴塞罗那市中心的一座建筑,地处巴塞罗那格拉西亚大街43号,由纺织商人约瑟夫.巴特洛委托高迪设计,后者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改造。该建筑在当地被称为“骨头屋”,因为它具有如同内脏、骨骼一般的有机结构。巴特罗之家反映了高迪的艺术修养,在这个时期,建筑师完善了他的个人风格,并从自然的有机形态中汲取了灵感。为此,高迪极大地增加了富有想象力的装饰创作:从某种巴拉克风格开始,拓宽了结构的丰富性,其形状和体积绕过以往的任何经典语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巴特罗之家双人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巴特罗之家外貌——摄于2023年9月现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米拉之家(1906—191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米拉之家因其酷似露天的天然石材外形,也被称为“采石场”,建筑位于巴塞罗那格拉西亚大道与普罗旺斯大街的拐角处,这是安东尼.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土木工程。当地富豪佩雷.米拉先生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罗先生设计的巴特罗公寓,所以邀请这位建筑师为自己和妻子建造一座新居所。与巴特罗之家不同,米拉之家是在拆除原建筑后重建的新宅,因此高迪也拥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和空间。米拉之家无论从其内外构造和功能创新,还是从其装饰和装潢设计方案上,都是高迪最具代表性的民用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米拉之家外貌——摄于2023年9月巴塞罗那街区现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古埃尔属地教堂花窗玻璃原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30年诞生首次走出欧洲亮相亚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古埃尔公园(1900—1914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古埃尔公园是一个拥有花园和建筑元素的公共场所,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科塞罗拉山脉脚下。公园由实业家尤西比.古埃尔委托高迪设计,充分体现了高迪建筑艺术的丰满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它属于高迪的自然主义阶段(20世纪第一个十年),在这个阶段,建筑师通过自然有机形式的灵感来完善他的个人风格,并借助对规则几何的深刻分析将一系列新的结构解决方案付诸实践。该公园被古埃尔和高迪构想为一个结构复杂的综合体,在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中,高耸的住宅将坐落于此,同时采用当时所有的先进技术,以确保最大的舒适度和高品质的感官装饰体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古埃尔公园里的曲线廊柱——摄于2023年现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古埃尔公园的柱廊模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圣家堂(1884——)</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圣家堂是一座位于巴塞罗那的天主教堂,它是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最著名的案例之一,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已成为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的象征。这是高迪整体建筑艺术的典范,他后半生的工作几乎都聚焦于此。尤其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高迪的自然主义风格达到其职业生涯的顶峰,他综合了在此之前尝试的所有解决方案,使得圣家堂在结构元素和装饰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达到了天然的和谐,所有的艺术都融入到了一个有结构和逻辑的整体中来。从1915年起,高迪几乎全心全意地献身于圣家堂的建造中。这项工作反映出他整个建筑思路的综合演变,因为他应用了在古埃尔属地教堂地下室中实验的所有成果。在圣家堂地下室和后殿完成后,高迪依然采用新哥特式风格,以有机概念构思了教堂的其余部分,他模仿或借鉴自然界中的天然形态,从中寻求规则的几何形状。教堂内部看起来像一片森林,有一组倾斜的树状柱子,呈螺旋状,创造了一个既简单又耐看的结构。在安东尼奥.高迪的后半生中,仅完成了地下室、后殿和耶稣降生的部分立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永恒进行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我的客户不着急”这句话出自安东尼.高迪之口,指涉位于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圣家堂缓慢而稳健的建造施工进度。它体现了建筑师的艺术视野以及他对该项目深思熟虑、超越代际的时空观。高迪的“慢”并非怠惰,而是对“时间哲学”的敬畏———将建筑视为持续生长的有机生命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高迪七个不同时期的建筑项目,印证了这位建筑师是如何将其客户主体让渡给时间这样一个永远无法掌控的悖论之中。尤其是跨越三个世纪的圣家堂的建造,恰如前言所叙,是突破边界的最佳注脚,揭示高迪如何以“未完成之美挑战现代性焦虑,让建筑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容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高迪对时间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来的建筑师,他们始终遵从1892年高迪写下的工作守则:“让建筑像树木一样,用百年时间学会呼吸”。</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矗立于展览厅中的圣家堂立体模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圣家堂尚未完工的外貌——摄于2023年9月巴塞罗那现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3年与女旅友们在尚未完工的圣家堂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圣家堂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大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精雕细刻的雕像矗立于圣家堂的各个角落,每一尊雕像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魅力,讲述着过往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观展结束与趴在展馆前的巨型蜥蜴模型合个影,不知蜥蜴在西班牙的寓意,但是好像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冰箱贴也有它的模型,应该是有美好象征的寓意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