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b></p> <p class="ql-block">袁武 中国画《 生存 》370×200cm 此作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2004年 中国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以各种形式反抗日军的占领。1936年1月,东北各抗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义勇军等共同改编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游击区,在广阔的原野进行大规模的游击战争。他们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艰苦斗争十四年,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联组画——生存》描绘了在深雪中行进的抗联勇士群像,塑造了一批饥寒交迫、弹尽粮绝、濒临死亡绝境仍旧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平民战士。人物脸部和衣服都大量运用没骨画法,人物前后穿插,画面层次丰富。纪念碑式的构图形式和强烈的墨色对比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让人对这些抗日英雄产生崇敬与景仰之情。整个画面覆盖冰雪,有肃杀之感,人物面部隐约被白雪覆盖,刻画出东北冰天雪地里战士们艰难挺进的坚毅与无畏,富有浪漫气质和内在激情。可以说,《抗联组画——生存》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真实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的组成部分,是一支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奋起自卫,英勇无畏。这种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结果,它扩大了抗日军队,推动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193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给东北同胞的电文中称赞东北抗日军队是“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画家熟悉东北抗日联军的相关情况,致力于对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在林海雪原里辗转行走的场景塑造。在回忆创作心路时,画家谈到,创作构思时已思考在绘画创作手法与形式语言上要有所突破,并明确要与“假、大、空”表现英雄人物的套路划清界限。为突出人物群像的崇高感和历史感,作品舍弃了对画面背景和场景的交代,旨在通过画面塑造出一座民族的精神丰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画家在承继前人写实画法风格的同时,注入了自己的理解与个性,追求人物画的北方气质与雄壮风格,注重对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相貌和情绪的刻画,重点表现出战士在严寒气候下的精神状态,显示了抗联战士在国家危亡年代和极端艰苦的环境里,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作品对抗联勇士群像的刻画充满象征性,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范式,具有一种新时代特有的崇高感和高昂的气氛。(撰稿者:林夏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辑制作 : 张 新 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 品 : 临沂画苑 王小古研究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350539178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