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金融街之夜

我心飞翔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图文: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50305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的7月22日傍晚,我与老伴儿来到了海河之畔的解放桥。我们将从这里沿着解放北路一直走过去,终点是利顺德大酒店。这是一条有着165年历史的老路,原叫大法国路(法租界部分)和维多利亚道(英租界部分),1881后这里逐渐成为北方金融中心,后逐渐形成大量银行金融建筑的聚集地,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现在叫做天津金融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夏天,重新修整地面及修复一些百年金融老建筑后,又加了灯饰,正所谓“金融街畔风云汇,万国楼台映日新”!这之前尽管我已多次拍摄金融街,但夜景拍摄的不多。借此次金融街的整修,我准备认真拍摄一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百福大楼,始建于1926年。从解放桥上,就可以看到这座美丽的橘黄色尖顶楼房,<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一艘高耸烟囱的邮轮,</span>昂首高耸在海河之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福大楼的后面已经被近年新建的高大CBD建筑包围了,这里现在叫做津湾广场,是刚从天津站走出的旅客第一眼见到的景色,壮观又靓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走到了金融博物馆门前,这里有一座金融牛。我之前见过纽约华尔街金融牛,见过上海外滩的金融牛。可我还是最喜欢这一座。我曾应邀在这座金融博物馆里讲课,那时叫“下午茶讲座”,现在已经不做线下活动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对这条金融街的历史不了解,还真会傻傻的分不清哪是老建筑哪是新建筑。因为在金融街的两端,无论是津湾广场商圈,还是小白楼商圈,都涌现出很多欧典风格的新建筑,它们已经完美地揉合在一起,共同演绎着金融街的过去与现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右手边就是这座建于1926年的美丰银行旧址,这座百年建筑展现出了折中主义的独特魅力。一层是骑楼设计,二、三楼顶部有牛腿支撑,加上精美的花饰装饰,使得这座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独树一帜。现在为漫心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往左手拐了一下,这是位于赤峰道上的盐业银行旧址,是由中国建筑设计师沈理源设计的。1928年之前这里是中国盐业银行总部,随着北洋政府的结束,银行总部前往上海。这里的地下库房中,还有着抗战时期藏匿国宝金编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盐业银行旧址的斜对面,则是昔日法国兵营,现在是一个大杂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赤峰道往回走到金融街口,前面就是东方汇理银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昔日的东方汇理银行大楼,现为西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愧是美术馆选址在这里,这座建于1912年的百年建筑,融合了大量的欧洲古典装饰元素,非常的漂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沿金融街继续往前走。这时路灯亮了。这个时刻才是我今天来金融街拍摄等待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中法工商银行大楼,始建于1933年。这座建筑呈弧形建在街角,其中一、二层的外檐为科林斯式柱廊,这十根柱廊由沿弧线对称布置到二层窗楣,支撑起转角前廊,巨柱柱头的花纹雕刻有五层,每层各有不同。此刻这座精美的建筑亮起了橘红色的灯光,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侧面拍摄这座建筑,隔着金融街,后面津湾广场上的高大写字楼也亮起了灯光。我管这个画面叫做“古典与现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唯美的蓝调时刻到了,金融街上这些百年银行建筑的高大石柱在橘红色的背景灯下熠熠生辉,而夜空深邃的蓝色将这一刻使我们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中国银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融街两侧的树上挂满了藤球灯,这种编织的藤球造型,使用了暖黄色的灯光,与金融街两侧的法国梧桐和欧式建筑形成了复古的风格。藤球灯悬挂于茂密的树冠间,光线透过枝叶投射出斑驳光影,特别适合拍摄这里幽静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金融街的营口道交口,有一座俄国风格的建筑,这就是建于1917年的俄国道胜银行旧址。虽然这座银行命运多舛,却留下了这座漂亮的建筑,在晚上的灯光映衬下,更显得卓尔不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辛弃疾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古人的诗作浪漫潇洒之余,有写意夸张的部分。但用辛弃疾当年的词作比喻今天的金融街,则是恰如其分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灯杆上的刀旗上写着“津彩上合,共启未来”,看来经济在缓步上升中的天津这次是铆足了劲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色下的金融街灯火如星河璀璨,我经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廊柱与石阶,感受着百年建筑的光影与藤球灯的辉映交织,在寂静中似乎踏着世纪的节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带的建筑当年除去银行外,还有洋行、领事馆、俱乐部。现在有几家改作了博物馆,其余的建筑大部分与银行有关。因为大多都属于公共建筑,所以到了夜晚这里寂静得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偶尔会看到一些建筑内还亮着灯光,是不是还在加班赶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融街因其公共建筑的特性,一百多年来,保护的很好,不光外表,里面的装修几乎还是原汁原味的。与五大道比,这里的欧式建筑更经典,保护的也更好。之前是被大大的低估了它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大道已经彻底商业化了,但当初规划时可是纯住宅区。在英国的城市治理理念中住宅区是应该与商业区分开的,所以才有了小白楼、黄家花园的商业繁荣与五大道的幽静雅致。现在的解放北路金融街已经越来越热闹了,但愿与五大道有所区隔,还是幽静才能与这里的人文环境配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蓝调时刻转瞬即逝,天色已经完全的黑了下来,唯有橘红色的灯光在寂静的马路上守护着两边的百年老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前走,到了金汇桥一带,则是大片的新建筑群了。这些新建筑继承了周围欧典老建筑的基因,与老建筑融合在一起,只是少了旧时代的沧桑,多了新时代的时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丽思卡尔顿酒店、一座高档的环球连锁酒店,建在了当年的戈登堂旧址之上,但更加的恢弘壮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1981年拆除戈登堂时,保留了东翼的一角,这遗留的部分紧挨着丽思卡尔顿酒店。而它面对的,则是一排与它同龄的百年老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里望去,这个街口被认为是最具欧陆现代风情的一隅。很多人来此打卡,包括在此拍摄婚纱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尖顶建筑是原天津印字馆,当初的《大公报》就出在这里,紧挨着的是原英国驻津总领事署旧址。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老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这里则是鼎鼎大名的利顺德大饭店的楼门。利顺德大饭店始建于1863年,李鸿章曾在这里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孙中山曾在这里接见社会贤达,并去广东会馆演讲;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曾在这里跳过舞;寓居天津时的溥仪也常常光顾这里。一座利顺德,半部民国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终于了却了拍摄天津金融街唯美夜景的心愿。这里本是一条老街,却越来越年轻了;本来是165年前列强在天津划租界,建洋房的丧权辱国之地,百多年后,中国却强势的崛起。而这些老楼,早已成为天津近代史上的城市记忆,与现代高大靓丽的时尚建筑群一起,诉说着天津的过去与现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