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8年的秋天,我踏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带着部队的推荐和一颗忐忑又激动的心。那时的我,刚从部队宣传部门调出,对影视制作一知半解,却满腔热情。培训班是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举办的首期培训班。来自各大军区和总部的专业人员汇聚一堂,大家都穿着军装或便装,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期待。</p><p class="ql-block">开学那天,阳光正好,我们在学院门口拍下了这张合影,背景是那座熟悉又陌生的教学楼,仿佛那一刻,我们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电影人。</p> <p class="ql-block">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再翻看这张照片,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北京电影学院两年的学习时光,是我人生中最充实也最难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班上有很多熟面孔,比如董文华的爱人张楠导演,还有王馥荔的爱人王群导演。大家来自不同的部队单位,但都带着同样的梦想走进了课堂。我们讨论剧本到深夜,争论镜头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曾在摄影棚里反复实践,只为拍出满意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忙于工作,联系渐渐少了。如今看到这张照片,心里满是怀念,也祝愿每一位老同学身体健康,生活顺遂。</p> <p class="ql-block">那年冬天,我们全班去亚运村实地拍摄了一次。那是我们第一次走出课堂,真正接触到大型场馆的拍摄环境。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虽然天气很冷,但我们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们。这张我们在场馆前的合影,至今还保存在我的相册里,记录着我们实践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1990年冬天,是我们毕业的日子。那天,总政治部和北京电影学院的领导都来了,和我们一起拍下了这张合影。照片里,我们站成整齐的队伍,脸上带着笑容,也藏着不舍。两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即将回到各自的部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那天,有人红了眼眶,有人拍着肩膀说“以后常联系”,但现实终究是现实,大家都被生活推着往前走,联系越来越少,但那份同窗情谊,却从未淡去。</p> <p class="ql-block">其实,在参加培训班之前,我也曾在部队里拍过一些专题片。那时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我们依然充满热情。记得有一次,我和战友在麦田里拍摄,天空阴沉,风吹得麦浪翻滚,我们站在田间,扛着摄像机,一拍就是几个小时。那时候的我们,没有太多技巧,只有满腔热血和对影像的热爱。如今回想起来,正是那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在培训班的学习机会,也让我真正理解了“影像记录生活”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