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之行6-十六湖&萨格勒布

MGC

<p class="ql-block">在克罗地亚中部的喀斯特山区,隐藏着一处如梦似幻的仙境—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在这里十六个湖泊如宝石般串联,故简称“十六湖”公园。它是克罗地亚最早成立(1949年)的国家公园,1979年第一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一、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十六湖):</p><p class="ql-block"> 公园总面积194.62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占70%以上。从最低处至最高处湖的落差达135米。湖水从高向低处流淌,形成90多个瀑布群。从最高处的“普罗尚斯科湖”到面积最大的“科扎克湖”,共有12个湖泊,称为“上湖区”,从米拉诺瓦茨湖到最低处的诺瓦科维察布罗德湖,共4个湖都位于一条石灰岩峡谷中,称为下湖区。</p><p class="ql-block"> 上下湖区各有一个游览入口,我们是从上湖区的2号入口进入的(2号口标志物是一个站立的黑熊),仅游览了上湖区的精华部分。</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有90多处瀑布,这些瀑布将16个湖泊连接在一起,犹如数百条白如银练的白绸,将公园装扮得美轮美奂。由于它与九寨沟一样都属于喀斯特地貌,且都由于水中富含矿物质的,湖水在阳光照射下都呈现出碧绿、湛蓝、翡翠等不同的颜色,故十六湖公园也被称为“欧洲的九寨沟”。</p> <p class="ql-block">科兹亚克湖(Kozjak):位于上湖区的最低处,与最高处的普罗尚斯科湖(Prošćansko)之间的海拔相差100米。它也是上湖区和下湖区的分界湖。全长2.35公里,最深处约48米。湖水呈翡翠绿,因湖底沉积着石灰岩矿物质,经水流冲刷折射出绿色光;加之湖大水深,共同造就了这梦幻般的绿色。</p> <p class="ql-block">大瀑布(Veliki Slap):落差达78米,呈阶梯状一层层地飞流而下,水势汹涌地落入科兹亚克湖(Kozjak),是公园内最大、最壮观的瀑布,水流汹涌,气势磅礴,与公园里面积最大的科兹亚克湖相互映衬,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罗什瀑布(Roški Slap):是十六湖公园中独有的瀑布群,多股水流从不同方向汇聚而下,形成了一个壮观的立体水帘,奔涌的水流从崖壁泻下,像无数条银链砸向深潭的密集鼓点;水流撞击岩石的轰鸣声层层叠加,如同巨雷在山谷间滚动,只觉得整个世界都被这奔涌的声浪填满,每一寸空气都在随水流的震颤共振,连周边的森林都在鸣唱。</p> <p class="ql-block">马尔诺瀑布:虽然落差不大,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多个瀑布形成了一个宽阔的水幕,宛如一条白色的丝带飘落在山间,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充满了诗意。</p> <p class="ql-block">木栈道:公园内的木栈道贯穿全湖区,游人穿梭在木栈道上,脚下是清澈见底的湖水,身旁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不远处便是层层叠叠、气势磅礴的瀑布,仿佛进入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布尔盖蒂湖,也译作“祖母湖”,湖岸线曲折多变。阳光下的湖水像老匠人精心打磨过的绿宝石切面,在阳光下流转着层次分明的光晕—近岸处是清透的嫩绿,像揉碎的翡翠碎屑;湖心则是深沉的墨绿,仿佛藏着千年的秘密,微风吹过掀起一层涟漪,让绿波随着水纹缓缓晃动,像一块会呼吸的巨大绿宝石。</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瞰,十六湖公园里弯曲的木栈道如灵动的丝带,蜿蜒穿梭于形态各异的瀑布群间。碧绿的湖水仿若巨大的翡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迷人光彩 。层层叠叠瀑布倾泻而下,激起层层水花,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周围葱郁的森林与清澈湖水和飞泻瀑布相互映衬,共同绘就了一幅灵动而绝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二、萨格勒布:</p><p class="ql-block"> 克罗地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与常熟市面积(1276平方公里)差不多,总人口约80万。</p><p class="ql-block"> 因为现代领带起源于17世纪克罗地亚士兵所使用的围巾,故在一些欧洲语言中,“克罗地亚”和“领带”是同一个词。2008年,克罗地亚议会宣布每年的10月18日为“领带日”,以纪念克罗地亚人对领带的发明。</p> <p class="ql-block">2.1、萨格勒布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又称圣母升天大教堂,是克罗地亚最高的建筑,教堂塔尖高达108米。它是克罗地亚全国最高的建筑,也是克罗地亚最大的主教座堂,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式等多种元素。1899 年重建后的教堂外观宏伟,两座高耸的哥特式钟楼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是萨格勒布最重要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2.2、圣母玛利亚和四天使纪念柱:</p><p class="ql-block"> 顶端的圣母玛利亚金身雕像,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光芒,宛如神圣的光辉降临人间,既展现了信徒对圣母的崇敬,也象征着上帝的恩泽普照着大地和众生。围绕在圣母玛利亚下方的四位天使,他们的存在象征着对圣母的守护,同时也代表着上帝对人类的关怀和保护,寓意着天使们时刻守护着信徒,引导他们走向正义和真理。</p> <p class="ql-block">2.3、耶拉契奇总督广场:</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7世纪,为纪念民族英雄约瑟夫<span style="font-size:18px;">耶拉契奇,1850年</span>广场更名为耶拉契奇总督广场。二战后,改称共和国广场,1991年克罗地亚独立后,又恢复原名。它位于萨格勒布市的核心地带,广场以北是上城区,以南是下城区。广场中央矗立着耶拉契奇骑马挥刀的巨型雕塑,周围有许多18、19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横穿广场的伊利卡大街是萨格勒布的主要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耶拉契奇总督骑马塑像由奥地利著名设计师安东·费尔科恩设计,于1866年落成。塑像展现了耶拉契奇纵马横刀的英雄形象,人物刻画细腻,马匹形态逼真,生动地捕捉了耶拉契奇总督的神韵与风采,是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2.4、圣马可教堂:</p><p class="ql-block"> 萨格勒布的地标建筑之一,始建于13世纪,是萨格勒布最古老的建筑之一。14世纪进行了哥特式风格的重建,1876年开始的修复工程赋予了它如今的新哥特式。屋顶的彩色图案,左侧是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和斯拉沃尼亚的中世纪纹章,右侧是萨格勒布的市徽。这些图案体现了克罗地亚人民对自己国家和城市的自豪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2.5、总统府:</p><p class="ql-block"> 总统府位于圣马可教堂旁边,是一座两层高的巴洛克式建筑,外立面采用米黄色石材,线条简洁流畅。是克罗地亚总统及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之一。另一处总统办公地点则位于萨格勒布北郊的潘托夫恰克(Pantovčak)241号。</p> <p class="ql-block">2.6、石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它建于13世纪,是</span>萨格勒布最古老的城门(中世纪城镇的东门) ,也是萨格勒布旧防御工事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入口。这个石门有着重要的历史和宗教意义。1731年,这里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火,石门周围的木质结构几乎都被烧毁,但门内一幅画着圣母玛利亚和圣婴耶稣的画像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甚至画框都没被烧焦 。自那以后,这幅画像就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成了当地人虔诚祈祷的对象,石门也因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宗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左边铁栅栏内就是圣母玛利亚画像,她被放置在一个精心打造的神龛中,是人们前来祈祷和敬拜的主要对象。画像被一个艺术锻造的铁栅栏保护着,铁栅栏上饰有金色的皇冠和繁复的金色花纹点缀,显得庄重而华丽。</p><p class="ql-block"> 右边是“许愿石板”,在石门的通道内,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板,这些石板上刻满了文字,表达了当地居民对圣母玛利亚的感谢和赞美,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向圣母诉说自己的心愿等。</p> <p class="ql-block">2.7、罗特什察克塔:</p><p class="ql-block"> 又被称作警示塔,该塔五层,总高30米,建于13世纪中期,是萨格勒布防御城墙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最初是为了保护萨格勒布旧城格拉代茨的南大门,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防御工事。 自19世纪末起,塔的顶层放置了一门加农炮,每天中午12点都会鸣炮一响,100多年来延续至今 ,已成为当地居民校准钟表的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  罗特什查克塔旁边有个叫“Plato Gradec”的观景平台,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萨格勒布大教堂以及卡普托尔(Kaptol)地区的美景,还能俯瞰整个城市的风光。平台的栏杆上有很多爱情锁,是情侣们对美好爱情的期许与承诺的象征,为古典的上城区增添了些许浪漫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2.8、圣凯瑟琳耶稣会教堂:</p><p class="ql-block"> 萨格勒布最重要的天主教堂之一,1620年奠基,1632年建成。历史上,教堂曾多次遭受火灾和地震的破坏,如1645年和1674年的火灾,以及1880年的地震,不过每次都得以修复和重建。教堂属于新巴洛克风格,主体呈明黄色,周围有高大的石头城墙环绕,古老而厚重。</p> <p class="ql-block">2.9、圣乔治斩杀恶龙雕像(St. George Kills the Dragon):</p><p class="ql-block"> 塑像于1908年落成。 圣乔治是 基督教著名圣徒 ,在中世纪传说中,他以骑士身份斩杀为祸人间的恶龙,成为“勇气与信仰”的符号,其核心是 “善与恶的斗争” ,代表基督教战胜异教和邪恶势力,寓意“扬善惩恶,守护城市”,是萨格勒布历史与精神的具象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2.10、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King Tomislav Square) :</p><p class="ql-block"> 位于萨格勒布的下城区中心,正对着萨格勒布中央火车站。广场中央的托米斯拉夫国王雕像由雕塑家罗伯特·弗兰盖什·米哈诺维奇于1938年创作完成,因二战爆发,1947年才被安装在广场上。托米斯拉夫是中世纪(公元910-928年)克罗地亚的国王,他勇敢善战,成功抵御了匈牙利人的进攻,保卫了克罗地亚大陆部分,并首次将所有克罗地亚土地统一为一个国家,是克罗地亚国家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  广场西侧是克罗地亚国家艺术馆,它包括:斯特罗斯马耶古代大师美术馆、现代美术馆等。其一,斯特罗斯马耶古代大师美术馆,于1884年开业,是萨格勒布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主要收藏了十五至十九世纪的欧洲绘画作品,从15世纪的意大利时期到当代克罗地亚画家作品都有,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艺术收藏馆之一。其二,现代美术馆拥有约一万多件艺术品,涵盖绘画、雕塑、素描、版画、奖章、摄影及新媒体等。</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萨格勒布!再见了,克罗地亚!下一站,我们将前往有“小奥地利”之称的斯洛文尼亚。</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udeux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401126&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https://www.meipian.cn/5eudeux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401126&share_depth=1</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