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17——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

fanmouyoudao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目 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日军大本营代表、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金井武夫到芷江中国陆军总司令部请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日本政府、日军大本营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中国政府在南京举行仪式,接受日本政府、日军大本营无条件投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北京、广州、台湾等地举行仪式,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大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1、一纸降书出芷江 </b></p><p class="ql-block"> 芷江,早在汉高祖五年就已建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出芷江丰富的人文景观,比如,世界上最长的侗族风雨桥——龙津桥;中国内陆省份面积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不过,最值得骄傲的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与纪念馆,中美空军指挥塔旧址与飞虎队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国民政府确定芷江为中国战区总受降地。8月18日,中国政府在芷江成立“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处”。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八人从汉口飞抵芷江,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袒服请降。8月21日至23日,在芷江举行震惊中外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芷江受降。</p><p class="ql-block"> 芷江受降办理了百万侵华日军的具体投降条款,终结了十四年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永远载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史册。</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受降纪念坊</b></h1><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与纪念馆,位于湖南省芷江县七里桥境内。“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 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史实,1947年2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建“受降纪念坊”一座,受降坊通高8.5米、宽10.46米、厚1.15米,青砖水泥衣,上端形如“山”字,四柱三拱,嵌沅州紫袍玉带石。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p> <p class="ql-block">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在这里举行了日本投降典礼,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24份,部署了全国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属原物。<br></p> <p class="ql-block">受降会场展出有铭文“参加受降典礼纪念”、“卅四年八月廿一日于芷江”的桌、椅、沙发等原物。资料陈列有“日寇侵华罪行累累”、“共产党倡导统一战线全面抗战”、“正面战场爱国将士奋勇杀敌”、“芷江受降”图片100幅。会场庄严简朴,资料陈列史料翔实,有极为少见的芷江受降和原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湘西会战回忆录手稿》。</p> <p class="ql-block">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办公室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芷江受降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建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纪念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馆内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展厅。展出二战文物200多件,照片、图表、电文291幅,中、美、英、苏、德、捷、法、日等八国二战时期的兵器一批。受降纪念馆被国内外报刊称为“中国凯旋门”、“八年抗战的伟大名号”、“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丰碑”,成为纪念历史,昭示后人,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芷江受降史实陈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篇章 正义的胜利</b></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一切力量举行全国大规模反攻。</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军队反攻作战</p> <p class="ql-block">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对日反攻</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篇章 历史选择芷江</b></p> <p class="ql-block">抗战军事重镇芷江</p> <p class="ql-block">芷江地形图</p> <p class="ql-block">中国抗战时期芷江团以上驻军表</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驻芷江美国空军部队及援华机构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7日,蒋委员长致电冈村宁次,确定芷江为中国战区受降地。</p> <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成立受降委员会,任命何应钦等人为受降代表,确定芷江为受降地。</p> <p class="ql-block">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处全体职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篇章 一纸降书出芷江</b></p> <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指令日本军队投降特使飞赴芷江会谈日军投降细节。</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1号—23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请降。</p> <p class="ql-block">欢腾的芷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四篇章 芷江部署各地受降</b></p> <p class="ql-block"><b>2、日本政府代表、日军大本营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中国政府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4、北平等地受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回到抗日战争爆发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战区共划分了16个受降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军队在台北举行仪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