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毕业季

朱耀华

<p class="ql-block">  看到现在毕业季的孩子们,非常羡慕她们,小学毕业照相合影,中学毕业集体留念,高中毕业互送礼物,写上祝福的话语,带着青春的芬芳和一丝甜美的浪漫,走向各自理想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这些毕业季的孩子,他们遇到了好时光,和谐平稳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身心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学习一路顺风,没有任何社会上的各项运动影响学校,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高中毕业竟是不值一提的毕业季。</p><p class="ql-block"> 我是WG时期高中毕业,那时期大学不再招生,毕业的学生四个面向:面向边疆,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工厂。在四个面向的政策下,所有的毕业生前途渺茫,不知所措,真是一头雾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时住在大杂院父母一样上班,弟妹上学去了,留我自己在家,干完家务无所事事,毕业后同学四散,课外禁书也无法借到。拿一张过期的旧报纸翻来翻去的阅读,觉得很没意思,便拿笔抄写报纸内容,练习写字。</p><p class="ql-block"> 过了两个月的自由生活,父亲回家说他们厂招临时工,实习三个月后转合同工,工作主要是将低压开关的零部件组装,就是民用的电路表上的手柄开关。我便在父亲的带领下报名去实习,第一天我就学会操作,上手还是很快的,天天都是重复操作的组装。</p><p class="ql-block"> 干了一个月后给父亲说这么简单的活还要实习三个月我不想干了,还是回家抄报纸吧!父亲听了便同意我的想法。当然此时父亲也怕我过早的进入社会不好,女孩子还是在家好一点,我也理解父亲当时的心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毕业了在家呆的日子也真不好过,有同学来找一起聊天,也都是聊今后的出路,没工作怎么办?七月的天热的心烦,晚上几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到东方红广场主席台下方的台阶,几个人傻傻地坐在台阶面对广场,看人们休闲纳凉和广场前面马路上过往的车辆。</p><p class="ql-block"> 那时广场过往的车辆比较少,偶尔过来一辆小轿车,同学们都稀罕的不得了,从这头一直看到小轿车不见才回过头来,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来人往,几个人无聊地数着过往的自行车有多少辆,当时心想着将来我要工作了必须攒钱,首先买一辆自行车,好像一辆自行车就能证明自己有钱,有能耐比别人有身份。</p><p class="ql-block"> 我家住地离黄河边比较近,走路一站地就到了。和同学结伴一起到黄河边上去玩,找地方搬个黄河石坐下,脱掉鞋子,双脚浸在水里划水。细细绵软的沙子从脚趾缝中穿过,凉凉爽爽的特别舒服,互相撩水戏嬉玩耍,但玩着玩着过一会没声音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和我一样,每个人的心情都很郁闷烦躁,望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心情更是不能平静,想到毕业没有一点出路的自己,不知怎样解除痛苦,几个人一起面对黄河背诵伟人诗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背到后面逐渐没声了,把一首大气磅礴伟人诗词背诵得心情如此沉重……</p><p class="ql-block"> 有时我并不想和同学相聚一起,谈论负面话题特别影响心情。聚在一块谈论的便是某个同学找到工作,某个同学离开本市回老家了,听到最好的引起羡慕嫉妒就是有好几个同学,家庭出身用当时话说根正苗红,走特招当兵去了,将来回家工作准有保障。</p><p class="ql-block"> 没法和人家家庭特殊的,爹妈是干部是军干的同学相提并论,用现在话说虽是同学但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像我一样出生市井百姓的同学就得靠老天保佑了,可在当时的情况下老天也管不了凡人的事,命运如何就自求多福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自己已好久没有去曾经去过的杨树林了,心烦意乱无处安放,想使自己安静独处。一天便一个人来到杨树林坐一坐,杨树林比以前长高长粗了许多,曾经亲手刻在杨树上的眼睛随树长高而长大了,一直看着我。</p><p class="ql-block"> 虽然小杨树上的眼睛不眨眼,但我看到它睁大的眼睛,能看懂它好像在给我说话:不要泄气,鼓起勇气去迎接不可预知的未来,不管你将来如何,我在这里等着你,带上那个曾经和你一起来过杨树林的小伙伴……</p><p class="ql-block"> 回看我上小学三年级WG开始便不再上学。也就没有机会全班同学照相合影了,再次开学我已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了,虽然开学叫复课闹革命,上学像市场一样学生爱来不来,爱学不学没人管,我还是比较爱学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高中已是文革后期,学校稍稍步入正轨,学习风气有所好转,还算学到了一点知识。但毕业赶上上山下乡,人心慌慌不知所措,没老师或同学组织全班同学合影留念。 </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只有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就是学校开运动会时十几个参加运动的女生照了张合影,不久的几个后等到的是上山下乡的通知。</p><p class="ql-block"> 学校每天都有老师到家访谈,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最终可怜的全班同学毕业没合影没留言,这就是我当年最悲催的毕业季。最后响应“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告别父母,迁走户籍,义无反顾地去了边远的沙漠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  一一写于2025.7.24.一一</p><p class="ql-block"> (图片网络十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