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乐平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栖息繁衍。2、新石器时代(8000年至夏商周时期),乐平先辈创造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3、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于吴、越、楚,初属番(音pan)邑,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属九江郡余汗县。4、东汉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建置乐平县,县城立于银城堡(今德兴市银城坂)。辖区包括今乐平、德兴全境和婺源、万年2县部分地区。5、东汉兴平二年(195年),迁县城到乐安乡亭驻地洎口(今洁口镇戴村),县名为乐安县。6、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撤销乐安县建制,辖地划入鄱阳县。7、太建十三年(581年)以原乐安县辖地建置银城县,县城仍立于口。8、隋开皇十年(591年),撤销银城县建制,辖地再度划归鄱阳。9、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复乐平县建制,隶属江南道饶州。九年(26年)又撤销乐平县建制,辖地仍隶属鄱阳。10、唐开元四年(716年)再度重建乐平县,县城立在长乐水口(今众埠镇铜山港口村),隶属江南西道饶州。11、二十八年(740年)划出县东北境怀金乡与休宁县回玉乡合并建置婺源县。12、元和七年(812年)又划出县东北境丹阳乡入隶婺源。13、中和三年(883年)迁县城至花靥镇(今乐平镇)。14、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划出县东境建置德兴县。15、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又划尽节乡入隶德兴县。16、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县为州,隶属江浙行省饶州路。17、明初,改州为县,改路为府。乐平随饶州府归隶江西行省九江道。18、正德七年(1512年),划出县境南部新进乡全部和丰乐乡大部与鄱阳、余干二县划出的部分地区合并建置万年县。19、清代乐平县承袭明代建制和隶属关系。20、民国元年至三年(1912-1914年),废府设道,乐平隶属浔阳道(治九江)。民国五年(1916年)撤道,县属省直辖。21、民国十九年(1930年),乐平建立县苏维埃政权,属闽浙赣省管辖。闽浙赣省赣东北特委和革命委员会驻乐平。22、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红军撤离后,乐平属江西省第四行政区(治鄱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移至景德镇)。</p><p class="ql-block">23、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乐平。乐平县初属赣东北行署乐平专区(驻乐平)。24、1949年10月,专员公署移驻景德镇,改为浮梁专区。25、1952年10月,乐平改属上饶专区。26、1983年10月,改属景德镇市。27、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乐平县,设立乐平。</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江西鹰潭的公路上,感受自由的风,期许未来!</p><p class="ql-block">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总长25.6公里,总面积1684.68公顷,包括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于2014年获国家批准试点建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