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曹湾山遗址公园<br>曹湾山,又名老鼠山,是温州市鹿城区藤桥戊浦江边的一座小山,海拔仅有61米,山体总面积36公顷,几座小山头连成一片。 200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等对曹湾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635平方米,出土石器、玉器、陶器等1000多件文物和大量陶片标本。 <br>曹湾山遗址时代特征突出,发展脉络清晰,充分显示以采集、狩猎和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的文化特征。是温州市区发现人类活动最早的地方,是好川文化的延续。好川文化首次发现于我省进昌县三仁畲族乡好川村岭头岗,并以好川遗址为命名,经专家鉴定,其属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4000年左右。曹湾山遗址的发掘,为好川文化的聚落布局、社会结构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极好的个案资料。</h3> <h3>曹湾山遗址是浙西南茫茫古史大地上的一个重要坐标,距今4500-4200年。遗址拥有生活居住区和墓葬区的明确功能分区,是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好川文化聚落遗址。充分显示出了以采集、狩猎和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的文化特征。 <br> 曹湾山遗址的发现,掀开了温州地区史前文明的崭新篇章。</h3> <h3>瓯江下游,戍浦江畔, 曹湾山先民曾于4300年前选择在一座沿溪的岗丘上,驻足扎根、建起聚落、繁衍生息。</h3> <h3>先民们工具的制作。</h3> <h3>原始先民狩猎用的石器工具。</h3> <h3>遗址出土的标本。</h3> <h3>原始先民使用的生活用具。</h3> <h3>先民们生活上的装饰性玉器。</h3> <h3>永嘉县坦头窑窑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瓯窑的集中代表,也是全国唯一一处纳入国保单位的瓯窑遗址。可以在这里看到唐代瓯窑遗址的原貌,感受千年窑火的余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