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参观诺门罕战争纪念馆

张彩霞.郑大三附院

<p class="ql-block">走进诺门罕战争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块醒目的展板,标题“前言 诺门罕战争陈列”映入眼帘。展板内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场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场关键的转折点,更是一次涉及多方军事力量的复杂较量。站在展板前,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它提醒着我们,战争的每一次转折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大战场的示意图吸引了我的注意。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展板上提到,中国与苏联、美国、英国并列为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这一信息让我感到自豪。中国战场不仅牵制了大量日军,还影响了其他战场的战略决策,这种全局性的影响力,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展馆的一角,一段关于中国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历史介绍让我驻足。展板上详细记录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局部抗战的开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的成长。展柜中陈列的两顶军用头盔,旁边写着“小心玻璃”的提示,仿佛在提醒我们,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无数英勇战士生命的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随着参观的深入,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战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展开。展板上提到,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展板上的文字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迫感和团结的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孕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组图片展示了中国军队在长沙会战和徐州会战中的英勇场景,以及八路军、新四军等消灭日军的战斗画面。展板上提到的平型关大捷,更是让我感受到中国军队的英勇和战斗的激烈。这些画面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见证了中国军队的顽强与不屈。</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组图片展示了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的多个场景,包括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照片,以及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在山地的机枪阵地和民兵拆除日军工事的场景。展板下方还有一张百团大战的战区示意图,标注了战斗的路线和地点。这些画面让我深刻感受到八路军的英勇和战斗的激烈。</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的一组历史武器,包括一门大炮和两挺机枪,背景墙上挂有黑白历史照片和文字说明,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场景。墙上文字描述了日军前出战场的情况,提到小松原师团长指挥部队向诺门罕战场集中,第1坦克师团已从公主岭前出到战场,伪兴安骑兵师也仓促前出到罕达盖樟子松林。海拉尔变成诺门罕战争的后勤基地,全伪满洲国的作战物资向海拉尔涌进。这些武器和照片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诺门罕战场的展览板展示了战场区域的详细信息,包括地图、文字说明和历史照片,描述了诺门罕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以及战区的地理环境。展板中还展示了哈拉哈河的地理位置和战区的沙丘地貌。展柜内陈列了日军战败的文物,包括枪械、弹药盒等,旁边有文字说明日军在6月初的军事行动和战败情况。展柜内还展示了苏军集结兵力的文物,包括武器和历史照片,说明了苏军在战争中的军事准备和行动。</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1939年1月1日,外蒙古第24骑联队被八路军击溃的过程。图片上方的文字详细记录了战斗的经过,包括5月8日、5月13日、5月19日、5月21日和5月23日的战斗情况。图片下方展示了八路军第796团在战斗中的合影。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八路军的英勇和战斗的激烈。</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一段历史事件,背景是上阵开战的情景,图片中有几支长矛和刀剑,展示在玻璃柜中。文字说明了日军第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接到伪兴安北警备军的报告后决定参战,并派遣骑兵队前往诺门罕“扫荡”。这些武器和文字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山县武光联队从三个方向围攻外蒙古军的情况。图片上方的文字详细介绍了山县武光联队在5月22日率队从海拉尔前出甘珠尔庙,5月28日晨从三个方向围攻外蒙古军的过程。苏军在诺门罕沙丘到哈拉哈河15公里的距离内布置了5道防线。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苏军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日军东八百藏支队被全歼的过程,展示了日军骑兵和装甲车的行动,以及战斗场景,还有一幅日军将领的肖像,背景文字详细叙述了战斗经过和结果。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激烈和残酷。</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1939年5月26日,朱可夫奉命来到外蒙古,对第57特别军的军事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朱可夫到外蒙古后实地考察了战场情况,了解日军和苏蒙军交战后的过程及苏军指挥员的状况,并向统帅部提出了他对今后战事的想法。6月12日,苏军统帅部任命朱可夫接任第57特别军军长,同时将司令部迁到前线哈玛尔达瓦山。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朱可夫的军事才能和战争的紧张氛围。</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朱可夫对战场形势的分析,通过对话的图片得知,朱可夫深入前线,实地考察。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朱可夫的军事才能和战争的紧张氛围。</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日军向诺门罕派兵的背景信息,包括时间、命令和部队调动,强调了日军的军事行动和战略部署。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和日军的战略意图。</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展示了伪兴安骑兵师简介,图片展示骑兵部队,背景文字介绍该部队的组成和特点;日军第2飞行集团司令部侵驻海拉尔,图片展示飞机,背景文字描述日军第2飞行集团的调动和作战态势;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采取克制态度,背景文字解释陆军参谋部的决策和考虑;加强空军力量,图片展示飞行员和飞机,背景文字描述空军力量的加强;部署重炮阵地,图片展示士兵和重炮,背景文字描述重炮阵地的部署和作战准备。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各方的战略部署。</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日军轰炸外蒙古苏军机场的过程,包括时间、地点、参战飞机数量及类型、战斗经过和结果,突显了日军的空中打击行动。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激烈和残酷。</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苏军战机轰炸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图片描述了苏军得知关东军主力已到达海拉尔后,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军飞机也出动120架应战。双方从22日到24日,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三天,双方共损失70余架飞机。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激烈和残酷。</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日军侵袭外蒙古苏军机场,为了挽回空中颓势,日军第2飞行集团司令仅峨阁二提出对苏军的飞行基地塔木察格布拉格进行突袭,以突然手段消灭苏军有生力量。关东军遂上报参谋本部,请示轰炸苏军在外蒙古塔木察格布拉格的空军基地。图片中有日军九七式战斗机的编队和日军飞行第24战队等待战斗命令。日本参谋本部反对侵入外蒙古轰炸,日本参谋本部担心侵入外蒙古轰炸,会导致战争规模扩大,从而有可能发展成在“满洲”的全面战争,那将会影响日本侵略整个中国大陆的战事。立即致电植田谦吉司令官,反对轰炸塔木察格布拉格。但是,关东军还是下达了作战命令,于6月27日实施了这个轰炸计划。</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的一张图片描述了第2飞行集团长下达作战命令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