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看古迹

桑妮(SunNy)

<p class="ql-block">河南河北,都是黄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最早发源的地方,因此古迹众多。</p> <p class="ql-block">2024年五月份,跟朋友自驾去了河北正定古城,看庙看塔。邯郸附近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p><p class="ql-block">河北省正定古城</p> 一城存四塔,优美至极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始建于北周(557—581年),初为石城,规模较小。唐按镇治扩为土城。明砌为砖城,遗存至今。</p><p class="ql-block">河北正定古城,堪称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是正定古城现存最重要的文物遗存之一。位于正定古城的东门里街,是古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代表了中国宋代北方寺庙建筑的特色,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和寺庙布局,并且还有隋碑、宋明时期的塑像、明代壁画等珍稀的附属文物,展现出了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以前来过若干次,就是没有飞起来看过。</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作为中国现存宋代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拥有六项被列为全国之最的文化瑰宝:‌摩尼殿建筑孤例、五彩悬塑倒坐观音、宋代转轮藏、隋代龙藏寺碑、千手千眼铜铸观音像和铜铸毗卢佛像‌。</p> <p class="ql-block">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之一,被誉为“楷书之祖”,记录了隆兴寺的创建历史,书法价值极高。‌‌‌‌</p><p class="ql-block">隋碑</p> <p class="ql-block">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铸造,高21.3米,为现存古代最高大的铜铸站立式观音像</p><p class="ql-block">铜铸千手千眼观音</p> <p class="ql-block">建于北宋的八角形藏经橱,直径7米,以立轴为核心可旋转,每转一圈象征诵经一遍。其木构技术(如移柱造)体现了宋代建筑的高超工艺。</p><p class="ql-block">采用宋代可转动书架设计。通过底部金属圆球承重,仅需两人即可推动,转动一圈象征诵读全部佛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且仍可使用的转轮藏。‌‌</p><p class="ql-block">宋朝遗存:转轮藏</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内北壁的明代五彩悬塑观音像,以3/4侧脸造型突破传统宗教庄严感。其自在坐姿与恬静神态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并收藏照片于故居书案。‌‌</p><p class="ql-block">五彩悬塑倒坐观音</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其独特的十字形平面布局和四面抱厦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其为“艺臻极品”,并称其平面造型“海内孤例”,现存实物中仅见于此殿。‌‌</p> <p class="ql-block">明代万历年间铸造,高6.42米,由1072尊小佛像组成多层塔式结构,工艺精美,代表明代金属造像的巅峰水平。‌‌‌‌</p><p class="ql-block">铜铸毗卢佛像</p> <p class="ql-block">一城四塔</p> <p class="ql-block">河北邯郸娲皇宫是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所以名叫娲皇宫。</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期待了好多年,终于来到了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自汉代创建神庙三楹,现存北齐石刻、唐代题记、宋代砖墙、明清建筑等古遗址。</p> <p class="ql-block">最有禅意的佛字</p> <p class="ql-block">补天广场女娲像</p> <p class="ql-block">娲皇阁坐东面西,紧依崖壁而建,通高23米,由四层组成。</p><p class="ql-block">娲皇宫整体古建筑群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中间以十八盘的山道相连,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远眺补天湖</p> <p class="ql-block">补天谷</p> <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娲皇宫及石刻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供奉着女娲娘娘</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的楼宇被九根铁链子栓在山上</p> <p class="ql-block">被称为“活楼”、“吊庙”</p> <p class="ql-block">娲皇胜境</p> <p class="ql-block">邯郸地区有很多古迹,其中的响堂山石窟还是第一批的国保</p> <p class="ql-block">山下有常乐寺</p> <p class="ql-block">已被毁,只剩残垣断壁</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最初开凿于北齐,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p> <p class="ql-block">山中有佛像,高大威严。历经千年而不朽,可惜被不法之徒盗走佛首</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分为南响堂山石窟、北响堂山石窟(含常乐寺)和水浴寺石窟(小响堂)。南响堂在西纸坊村北的鼓山南麓,现存7窟;北响堂在和村西鼓山之腰,现存8窟,两地相距约15千米。</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石窟‌:由北齐皇室开凿,规模宏大,现存8窟(核心为大佛洞),中心塔柱结构、背光浮雕火焰纹及七条火龙是其标志性特色,造像采用“曹衣出水”技法,展现皇家工程的恢弘气魄,在中国石窟艺术中承上启下。‌‌</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宝库,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的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次是自驾来的,时间充裕,看得仔细,把每个窟都看了</p> <p class="ql-block">但凡高大一点儿的佛像,都被凿了佛头,如今下落不明</p> <p class="ql-block">只有角落里的小佛像还有完整的</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南响堂石窟‌:多为民间集资建造,现存7窟,风格质朴自由,细节更具世俗化特征(如宝帐式帷幕、山花蕉叶纹饰),保留较多原生残缺状态,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审美。‌‌</p> <p class="ql-block">藻井</p> <p class="ql-block">地面</p> <p class="ql-block">邯郸地区的博物馆众多</p> <p class="ql-block">邺城考古博物馆是由2015年开馆的佛造像博物馆更名而成,是中国首座佛造像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双面镂空佛造像,真把我给震住啦</p> <p class="ql-block">不管正面反面,都是那么精美</p> <p class="ql-block">2012年,考古工作者抢救发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造像埋葬坑——邺城遗址东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p> <p class="ql-block">邺城考古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多数为2012年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等邺城遗址考古文物。北魏谭副造释迦像、北齐覆钵塔、彩绘立佛及隋唐时期佛造像等精美绝伦,艺术价值极高,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北魏谭副造释迦像</p> <p class="ql-block">背面</p> <p class="ql-block">北齐覆钵塔</p> <p class="ql-block">感觉这里的佛像与青州博物馆藏的龙兴寺佛像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都是那么精美细致</p> <p class="ql-block">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虽然有些破损,但是照样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布展也很讲究,但凡背面有雕刻内容的佛像,都单独放一个玻璃柜里,让你可以转着圈的看</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门口的大型石雕,表现了这里作为六朝古都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邺城曾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6朝都城,邺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遗产丰富。</p> <p class="ql-block">河北邺城与河南安阳近在咫尺,没有大山阻隔,交通方便,一脚油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安阳天宁寺塔,又称文峰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这种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塔身假门隔心雕有盘龙、璎珞等图案。倚柱上浮雕腾龙和卷云。八面门窗之上部各有一幅高浮雕图案,内容是释迦牟尼降生、修行、说法、涅、侍佛和南海观音等佛传故事,形象生动古朴、端庄丰满,具有晚唐造像遗风。</p> <p class="ql-block">安阳天宁寺塔门额上刻“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为清乾隆年间,彰德知府黄邦宁所题。</p> <p class="ql-block">汤阴羑里城</p> <p class="ql-block">‌羑里城‌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始建于商朝末期,距今约3000年。其核心历史价值体现在两方面:</p><p class="ql-block">‌1、中国最早的国家监狱‌:商纣王为囚禁周文王姬昌专门修建,城墙高厚,防御严密,具有明确的政治镇压功能。‌‌‌‌</p><p class="ql-block">‌2、《周易》的诞生地‌:姬昌被囚禁七年期间,推演伏羲八卦为六十四卦,著成《周易》,此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羑里城</p> <p class="ql-block">现存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7米,涵盖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遗存,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羑里城蕴含“逆境奋发”“刚柔相济”的精神内核,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p> <p class="ql-block">观星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南13千米告成镇,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至至元十七年(1280年)主持建造。</p> <p class="ql-block">观星台是科学、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因其独特的设计而成为元代天文学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古代观星仪器</p> <p class="ql-block">周公测景台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台座上小下大,呈梯形锥体,四边稍有偏斜,各边宽窄不等,台底最宽面1.88米,最窄面1.68米,台座上沿四边宽在0.96米左右,台座上面成正方平面,石柱置中间,高1.96米,宽0.46米,厚0.22米,连同台座通高3.91米,石柱为表,台座为圭,石表南边刻有“周公测景台”五字,正楷书,大小尺许,石表距台座北沿连同台底边在内约0.7米,是中国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测景的遗制。</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观星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1日,包含观星台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观星台</p> <p class="ql-block">汤阴岳飞庙,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分为岳飞庙古建筑区和岳飞纪念馆新馆区域,总占地面积18100平方米,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豫北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中国三大岳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雕塑</p> <p class="ql-block">壁画,充分展示了岳家军忠君爱国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根据国家文物部门认证和学术界定,以下三座岳飞庙在历史价值、建筑规模和文化影响力方面具有代表性:</p><p class="ql-block">‌河南汤阴岳飞庙‌:岳飞的出生地,现存明代建筑群,含120余间殿宇及全国唯一岳飞真迹。‌‌</p><p class="ql-block">‌杭州岳王庙‌:岳飞遗骨安葬地,始建于南宋且经清代重建,墓区跪像群为重要历史符号。‌‌</p><p class="ql-block">‌开封朱仙镇岳飞庙‌:纪念朱仙镇大捷的核心场所,现存清代建筑及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汤阴岳飞庙坐北朝南,外廓呈长方形,布局严谨,现存大多为明代建筑,共有六进院落,主要由精忠坊、山门、御碑亭、正殿、岳母刺字祠、孝娥祠、岳云祠、四子祠、三代祠等遗存组成,共有殿宇建筑120余间,是后人缅怀民族英雄岳飞、抒发爱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岳飞庙视频</p> <p class="ql-block">顺便瞻仰一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的开封铁塔</p> <p class="ql-block">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年间),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塔高55.88米,八角13层,是中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因遍体通砌褐色琉璃砖,浑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p> <p class="ql-block">刚建成时,应该是彩色琉璃。近千年的风吹雨打,使塔变了颜色,远看呈褐色</p> <p class="ql-block">该塔整体造型秀丽挺拔,琉璃构件光彩亮丽,整个塔身由下至上逐层递减,形成自然收分,呈现出宋代佛塔刚劲有力的轮廓特征。塔身采用许多结构砖,砖与砖之间有槽有眼,互相咬合,严密合缝,砖的形状达28种之多。外壁装饰有飞天,降龙,麒麟,伎乐等五十多种图案。</p><p class="ql-block">铁塔自建成以来历经无数次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仍巍然屹立,具有很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早在1961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到登封市,没有直奔少林寺,而是走一步看一步,把沿途的风景都收入眼中</p> <p class="ql-block">河南登封会善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积翠峰下,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是古代嵩山地区僧人的授戒中心,与少林寺、法王寺、嵩岳寺并称为嵩山四大寺院。</p> <p class="ql-block">会善寺</p> <p class="ql-block">会善寺坐北朝南,现存二进二院,西院11座建筑,东院7座,其中大雄宝殿创建于元代,后多次重修,其建筑出檐深远,斗栱硕大,是嵩山地区仅存的元代木结构建筑。除大殿外,其他建筑均为硬山式灰瓦顶。</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会善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日,包含会善寺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塔林‌:现存唐至清历代砖石墓塔241座,形式多样(如密檐式、楼阁式),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塔群。其中唐代法玩禅师塔和元代裕公塔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有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塔建筑少林寺塔林,唐朝少林十三棍僧勇救李世民,被李世民赐予天下第一名刹。佛教祖师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p> <p class="ql-block">寻找初祖庵</p> <p class="ql-block">初祖庵,位于五乳峰下小土丘上,据少林寺1.3公里,是宋代人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毁额存。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石额今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余通。</p> <p class="ql-block">初祖庵是河南省遗存文物中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祖师像。</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面写着“达摩面壁之处”</p> <p class="ql-block">初祖庵院内,古树参天</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少林寺村,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内这幅刻在石碑上的图反映了少林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融通三教、合会百家的博大襟怀, 这块碑刻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碑中部有线刻《混元三教圣像图》,由朱载堉所绘。碑上刻有朱载堉所书的赞文,阐述了三教九流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不同流派的和谐统一。 是少林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混元三教圣像图</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p> <p class="ql-block">院内古碑个个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此行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著名的嵩岳寺塔。按照导航走,老是走错路。只能留下遗憾,以后再来</p> <p class="ql-block">修定寺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30多公里的清凉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唐代重修,因塔身遍嵌唐代浮雕砖,又称“唐塔”。</p> <p class="ql-block">修定寺塔局部</p> <p class="ql-block">塔高20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体镶嵌3775块琉璃花砖浮雕,图案包括真人、武士、飞天、龙凤等,被誉为“真正的中国第一华塔”。其独特的空心结构、琉璃装饰和佛教、道教元素融合的雕刻艺术,对研究古代建筑和宗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p> <p class="ql-block">塔身现有24块雕砖流失海外,主要藏于欧美博物馆。1980年出土舍利函,1982年发现北齐铭文。目前塔体仍有白灰覆盖以保护剩余雕砖,游客需经文保部门许可方可近距离参观。</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修定寺塔,又去安阳市参观了文字博物馆。然后向北,踏上回程路</p> <p class="ql-block">邯郸丛台公园</p> <p class="ql-block">丛台公园是河北省邯郸市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核心建筑武灵丛台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曾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p> <p class="ql-block">武灵丛台,其名称源于《汉书》记载“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唐代学者颜师古进一步解释为因楼台众多相连而得名。丛台见证了赵国“胡服骑射”改革,是赵文化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邯郸广府古城,始建于唐代,现存永年城为明代遗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永年城古城墙作为中国传统古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其瓮城、角楼、马道、城门洞、千斤闸、城门楼都有保存或遗迹存在,是中国古城墙营造技术和布局的体现,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学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在中国古代城墙遗存中占用重要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已有2600多年历史,古城墙周长4.5千米,城内面积1.5平方千米,广府古城坐落在面积达4.6万亩的永年洼,围绕广府城墙四周是环绕5千米,宽10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之外是湿地,“一城双水”成为广府一道独特景观。洼淀内常年积水,被誉为“北国小江南”。</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北方水乡风光秀美,太极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p> <p class="ql-block">古城历史上曾吸引了无数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唐代诗人李白、清代画家郑板桥等都曾留下许多诗画。特别是清中叶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路过此地,食宿莲亭眺望古城,即兴赋诗一首:“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这首诗便是当年古城景色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p> <p class="ql-block">扁鹊庙,又名扁鹊祠,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西26公里的鹊山脚下神头村西,始建于战国时期,历代均有修葺,是祭祀、谒拜华夏医祖扁鹊的古建筑群,依山而建,左右两岭相扶,九龙河穿流而过,总面积15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扁鹊庙是中国建筑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纪念祭祀扁鹊庙群,庙内古柏参天、建筑错落、碑刻林立,其中扁鹊殿、扁鹊墓、透灵碑、回生桥、九龙柏、古代碑廊、三清殿、汉代神兽为扁鹊庙八大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现存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00余件,其中“透灵碑”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扁鹊中医文化和中国医学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透灵碑,为一座塔楼。内有石碑,记载扁鹊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九龙石柏生长于回生桥以南的河畔山岗上,扎根于石缝之间,与山石融为一体的九棵古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均属汉柏。相传当年扁鹊遇害后,他的几个弟子继承师傅遗志,继续游历各国行医,他们死后遗体被运了回来,埋葬在这个地方,后来在此长出九棵柏树,守护着师傅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内丘是华夏中医鼻祖——扁鹊的行医圣地、生前封地、逝后安息之地,扁鹊文化发祥地。内丘扁鹊庙是全国12个扁鹊庙中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纪念祭祀扁鹊的建筑庙群。</p> <p class="ql-block">2006年,扁鹊庙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扁鹊庙所在神头村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p> <p class="ql-block">至此河南河北看古迹活动,圆满结束。看了一直惦记的娲皇宫和少林寺,额外收获了扁鹊庙和修定寺塔……</p> <p class="ql-block">河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上古属冀州,战国为燕赵之地,唐代始设河北道,1928年正式定名河北省。作为京畿要地,河北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清西陵)及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民俗艺术等文化资源丰富,素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之称。‌‌</p> <p class="ql-block">河北文旅的口号是: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去河北。诚不欺我,确实如此!!</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简称"豫",地处中国中部、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河南拥有安阳、洛阳、开封三大古都,地下文物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享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p> <p class="ql-block">河南文旅的口号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p><p class="ql-block">“行走河南” 对应甲骨文和殷墟、龙门石窟等具象文化符号,“读懂中国” 升华至文明解码高度。‌‌</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读懂中国,迫切需要再赴河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写于2025年7月</p><p class="ql-block">图片摄于2024年5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