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7月24日下午15:30,自治区“天山英才”袁梅名师工作室第四小组师傅胡金红,带领徒弟王利红、李宁、赵安宁、付明月五人齐聚线上,共同观摩第十七届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论坛·名师界卓越成长峰会,聆听江苏省震泽中学育英学校唐琴老师(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建构与实践研究所成员)带来的“变教学困境为教研动力——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的行动路径”专题讲座。这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不仅解锁了工作室建设的核心密码,更以“学习设计专业化”理念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破局之路:五大路径筑工作室成长基石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中,唐琴老师围绕工作室高品质建设,提出五大核心路径,为线上观摩的教师们提供实践指南。一是以问题为起点:扎根课堂一线,将教学中的困惑、学生学习的难点转化为教研“靶点”,让研究更具针对性;二是以主张为灵魂:凝练团队共识,提炼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关键词,让工作室探索有方向、实践有主线;三是以课题为引擎:聚焦核心课题开展集体攻关,将零散经验系统化、实践探索理论化,推动教研深度突破;四是以沉淀为阶梯:善用“空窗期”复盘反思,梳理经验得失、学习前沿理论,为团队成长积蓄力量;五是以项目为载体:勇做教改先行者,通过特色项目推动理念落地,让工作室成为教育创新的“试验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耕之姿:青蓝学员沉浸式研学悟真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屏幕另一端,自治区“天山英才”袁梅名师工作室第四组的老师们全程专注投入。有的边听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核心观点,将“问题导向”“课题引擎”等关键词圈划标注;有的对着屏幕截图保存唐琴老师分享的案例,不时在对话框交流感悟;还有的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在笔记旁写下“如何提炼我的教学主张”“下学期课题选题方向”等思考。认真倾听的神态、密密麻麻的笔记,尽显对知识的渴求与对成长的热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革新之思:从“教学设计”到“学习设计”跨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最引人深思的,是关于“教学转型”的深刻阐释。唐琴老师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学习设计专业化,而学习设计的前提是读懂学生。”她强调,要打破“教为中心”的惯性,推动教学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前者聚焦“教师怎么教”,后者则以“学生怎么学”为核心。为让理念落地,她分享了“133”学习设计范式:每节课明确“1个价值立意”,渗透于单元背景与课堂导语;设计前做好“3项对比”(新旧课标、新旧教材、初高教材衔接),确保内容精准贴合学生认知;实施中推进“3类活动”(课上互动、课后分层作业、学期探究),让价值立意融入每一堂常态课。这一范式让教师们豁然开朗,深刻理解“以学为中心”的实践逻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点睛之语:胡金红老师引航实践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结束后,师傅胡金红老师结合团队实际进行总结:“她特别强调,唐琴老师提出的‘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理念,正是‘青蓝工程’接下来的发力点,“我们要打破‘教为中心’的惯性,让每一次教研都扎根学生需求,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成长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线上研学,不仅为自治区“天山英才”袁梅名师工作室第四组的老师们注入了先进理念,更让团队明确了“从困境到动力、从教学到学习”的成长路径。未来,这群教育路上的追光者将带着所学所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让名师工作室的光芒照亮更多成长之路。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编辑:李宁 </p><p class="ql-block">初审:胡金红 </p><p class="ql-block">终审:袁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