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10班 陈泓熹 实践十 我的暑假游记</p><p class="ql-block">--行囊里的山河与时光</p><p class="ql-block"> 暑假,对于学生而言,是挣脱课桌的短暂休憩,更是另一片广阔课堂的开端。它意味着背上行囊,让书本上的铅字跃动成眼前真实的风景,让沉睡的历史在脚下苏醒,让自然的伟力撞击年轻的心灵。这次旅程,并非简单的打卡与嬉游,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时空穿梭——在有限的假期里,去触摸华夏大地上那些凝结着厚重历史、璀璨文化与原始力量的地标。</p><p class="ql-block"> 我的暑假旅行第一站来到的是湖南长沙的橘子洲头。湘江的水,沉静如墨,缓缓流经长沙的心脏。橘子洲静卧其上,像一艘永不启航的巨舟。洲头,青年毛泽东的雕像巍然耸立,目光如炬,穿透薄雾,投向那承载了千年兴衰的浩浩江水。我伫立良久,江风带着水汽拂过,仿佛能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澎湃潮声。岸边的橘树与香樟蓊郁苍翠,在江水的映衬下,绿得生机盎然,昭示着这片土地不息的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暂别奔流的江水,溯时间之河而上,我踏入更为幽深的时空回廊——马王堆汉墓。这里没有江涛的轰鸣,只有地下两千年的岑寂被轻轻揭开。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晨雾,仿佛一触即散,诉说着汉代工匠登峰造极的技艺与对永恒的渴望。漆器上的云气纹婉转流动,似水波荡漾;竹简木牍上墨迹如新,那些沉默的文字,是思想之河的涓涓细流,无声地滋养着后世。尤其凝视辛追夫人宁静的面容,时间仿佛在此凝固。</p> <p class="ql-block"> 重归水系,辗转黔山。 当震耳欲聋的咆哮取代了博物馆的静穆,我已置身于贵州省五A级景区黄果树瀑布的磅礴水雾之中。远望,巨瀑如银河决堤,自九天倾泻;近观,万钧雷霆灌入耳鼓,激荡心魄。大瀑布和银链坠潭瀑布以最原始、最狂野的方式奔涌、跳跃、粉碎!水雾弥漫升腾,瞬间沾湿衣衫鬓发,如置身鸿蒙初开的混沌之境。亿万颗水珠如碎玉飞溅,耳畔是巨龙般的怒吼,响彻山谷。这是大自然永不衰竭的伟力,是挣脱一切束缚的原始呐喊。</p> <p class="ql-block"> 当黄果树瀑布的雷霆万钧仍在血脉中奔涌,南明河的柔波已将我们引入贵阳城的心脏——甲秀楼。与瀑布的狂野截然不同,这里的水是温婉的、浸润着人间烟火的。古老的浮玉桥如长龙卧波,连接着两岸的喧嚣与楼阁的静穆。甲秀楼巍然矗立于鳌矶石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仿佛一位饱读诗书的老者,临水照影,气定神闲。四百余年的风雨,未曾洗去它的风华,反而沉淀出一种从容的气度。登楼远眺,南明河如碧玉带般穿城而过,两岸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现代都市的繁华与古楼的沧桑在此刻和谐交融。入夜,华灯初上,甲秀楼金碧辉煌的倒影在河水中摇曳生姿,宛如一幅流动的盛世画卷。楼内,“科甲挺秀”、“人文甲天下”的匾额高悬,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对文教功名的尊崇与期许。它不仅仅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更是贵阳城文脉所系、精神所寄之地,是筑城历史长河中一座不灭的灯。</p> <p class="ql-block"> 穿行于这四处景点,方才醒悟那些被我们匆匆掠过的风景——无论是江畔的沉思、地下的凝视、瀑布前的震撼,还是城央楼阁的灯火——都是大地与先民以独特语言书写的壮阔史诗。它们共同谱写着时间、存在、文明与力量的宏大交响,等待着年轻的心灵去靠近、聆听,并在行走中,将这山河的韵律与时光的回响,永远刻印在成长的记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