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体重管理是一个需要综合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及心理调节的系统性工程。结合最新政策导向与科学研究,以下从权威指导、实操技巧、地域适配等方面提供更深入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一、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源利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于2024年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支持体系。建议关注以下资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工具配置:家庭可配备体重秤、腰围尺,使用“体重管理日历”记录每日饮食运动数据。社区健康小屋、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也逐步普及体成分仪,可定期检测体脂率、肌肉量等关键指标。</p> <p class="ql-block">二、科学饮食方案升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前沿饮食模式参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地中海饮食:2025年研究证实,该饮食模式(以全谷物、鱼类、橄榄油为主)结合每周15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可显著减少老年女性腰椎骨质流失。建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早餐:燕麦粥+希腊酸奶+核桃(提供钙、镁及优质蛋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午餐:糙米饭+清蒸鲈鱼+西兰花(富含Omega-3脂肪酸与膳食纤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加餐:1小把杏仁+1个苹果(控制饥饿感)。</p> <p class="ql-block">2. 低碳饮食谨慎应用:英国医生David Unwin的低碳疗法虽帮助超100名糖尿病患者实现病情逆转,但长期低碳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建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碳水选择:优先红薯、玉米等复合碳水,每日摄入量不低于100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蛋白质补充:鸡蛋、豆腐、鸡胸肉交替食用,每餐摄入量占总热量20%-30%。</p> <p class="ql-block">中医体重管理I中医教你“瘦”出新高度,解锁减重的神奇密码</p> <p class="ql-block">在现代社会,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外在形象,更可能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中华中医药学会最新颁布的《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犹如一盏明灯,为国人提供了科学且系统的体重管理指导方案。</p> <p class="ql-block">肥胖:健康的警示灯</p><p class="ql-block">·认识肥胖·</p><p class="ql-block">《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指出:</p><p class="ql-block">BMI≥24 :超重,</p><p class="ql-block">BMI≥28 :肥胖</p><p class="ql-block">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cm</p><p class="ql-block">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病的危险至少增加5%。肥胖者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BMI每增加5个单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就会上升20%-30%。</p> <p class="ql-block">中医体重管理:调理体质方可避免反弹·《中医体重管理指南》将体质分为平和、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瘀血、湿热、特禀、气郁九种体质。其中平和、阳虚、气虚、痰湿、湿热为易胖体质,调理易胖体质才能真正避免反弹。</p> <p class="ql-block">中医法宝:减肥的重要动力</p><p class="ql-block">01针灸治疗</p><p class="ql-block">针灸减肥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体质、平衡阴阳,可加快脂肪的分解与消耗,积极调动自身的新陈代谢。研究表明,针灸在降低体重、改善BMI、腰围、血脂和血糖水平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效果。</p> <p class="ql-block">02中药调理</p><p class="ql-block">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肥胖问题,《指南》给出了经典的中药调理方案。</p><p class="ql-block">脾虚湿阻型:参苓白术散;</p><p class="ql-block">胃肠实热型:佩连麻黄方;</p><p class="ql-block">肝郁气滞:逍遥散:</p><p class="ql-block">脾肾阳虚:真武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3药膳食疗</p><p class="ql-block">健脾祛湿粥:白扁豆,赤小豆,大枣,山药,茯苓,橘皮,莲子,薏苡仁。</p><p class="ql-block">清热祛湿茶:决明子,昆布,胖大海,荷叶,葛根。</p><p class="ql-block">温阳健脾汤:芡实,山药,茯苓,肉桂,生姜。</p> <p class="ql-block">中医功法:最适合中医体质的运动方法</p><p class="ql-block">/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功法在改善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例如,八段锦被认为是一种对五脏六腑都有益处的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和肌腱的张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p> <p class="ql-block">科学减重常须知</p><p class="ql-block">1、每周减重 0.5-1kg 是最符合身体规律的科学速度,避免过度减重对身体造成伤害。</p><p class="ql-block">2、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优质蛋白在日常饮食中的摄入占比应保持在 20 - 30%,这对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功能必不可少。</p><p class="ql-block">3、增加日常活动量,避免久坐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让身体动起来,消耗多余热量。</p><p class="ql-block">4、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7-8小时。夜间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新陈代谢的重要时段,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状态。</p><p class="ql-block">5、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