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新画卷】《威海民俗文化揽胜》书稿讨论会——群贤毕至,共铸乡村文化瑰宝

春梅绽雪

<p class="ql-block">盛夏荣成,学韵流芳。7月21日,和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乡韵新画卷——助力夏庄镇战家村乡村振兴》项目组,在荣成市社会组织孵化园内进行《威海民俗文化揽胜——以收藏家戴玉山藏品为例》书稿讨论会。书稿经过刘德军教授总体设计指导,志愿者前期在戴玉山民俗馆拍摄,戴老讲述,志愿者整理编写成的初稿。暑假期间项目组特邀来荣成度假的国内知名学者,为这部凝结戴玉山老人倾注心血收藏的本土文化精髓的初稿把脉定向,共襄文化传承盛举。</p> <p class="ql-block">本次讨论会充分利用暑期专家教授来荣休养的有利契机,搭建了高规格的学习交流平台。我们有幸邀请到:田子渝 教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研究功底,为书稿的历史脉络梳理与价值定位提供宏观指导。</p> <p class="ql-block">刘茂盛 教授(齐鲁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家):以其卓越的艺术审美与设计思维设计该书封皮封底,对书籍的视觉呈现、图文编排及艺术表现力提出专业优化建议。</p> <p class="ql-block">刘德军 教授(齐鲁工业大学,国内知名中共党史研究专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该书总体设计进行全程指导。刘教授强调该书突出服饰民俗文化特色鲜明,</span>红色文化特色鲜明,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等。然后从党史与地域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角,深度剖析藏品背后的时代烙印与精神内涵。</p> <p class="ql-block">彭晋堂 站长(荣成市银龄人才续航驿站):凭借丰富的当地文化经验和银龄人才资源优势,为书稿的乡土性、准确性与传播推广贡献宝贵智慧。</p> <p class="ql-block">讨论会围绕项目组志愿者团队精心拍摄制作的《威海民俗文化揽胜》初稿展开。各位教授怀着对威海本土文化的深厚感情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仔细审阅书稿内容,热烈研讨: 高度肯定了戴玉山老人丰富的红色收藏与民俗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项目组挖掘整理工作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聚焦书稿的历史准确性、文化代表性、逻辑体系性、叙述生动性以及视觉呈现效果等关键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专家们结合各自领域专长,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与优化方案,为书稿的最终定稿与品质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p> <p class="ql-block">和风社工中心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不辞辛劳、倾囊相授!项目组将认真梳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全力打磨书稿,力求早日将这部承载着威海记忆、闪耀着战家村特色的文化精品呈现给广大读者。我们相信,当民俗的密码被破译,当乡村的故事被传颂,战家村的振兴画卷将因文化的底色而更加绚烂多彩!</p> <p class="ql-block">期待《威海民俗文化揽胜》早日面世,让沉睡的藏品开口说话,让璀璨的民俗照亮乡村振兴之路!</p> 以下为书籍部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