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难忘岁月,美好回忆,十年前这个时节我们.漫步在灵动秀气,风景如画的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留下快乐的足迹。荔波小七孔景区是贵州黔南州荔波县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景点,以其喀斯特地貌上的清澈水系、瀑布、湖泊和原始森林闻名。</p> <p class="ql-block">景区沿着响水河峡谷分布,主要的景点有小七孔古桥、68级跌水瀑布、水上森林、翠谷瀑布、拉雅瀑布,鸳鸯湖和卧龙潭等精华景点,它们共同展现了喀斯特地貌上灵动秀美的水景与原始森林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荔波小七孔景区的卧龙潭,堪称景区内最令人惊叹的景观之一,以其超凡脱俗的静谧美和翡翠般的湖水闻名于世,是喀斯特地貌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极致的水色,是卧龙潭最摄人心魄之处。潭水呈现出不可思议的蓝绿色或翡翠色,清澈见底,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月牙瀑布实为一座巧夺天工的人工坝体,但设计巧妙,水流从半圆形的坝顶均匀下泄,形成一道优美的弧形瀑布。瀑布上方是深不可测、蓝绿色的潭水,平静如镜,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四周被郁郁葱葱的原始喀斯特森林所环抱。参天古木、藤蔓缠绕、蕨类丛生,植被覆盖率极高,充满了原始野趣和勃勃生机。森林四季常青,但在不同季节,树叶的深浅变化为翡翠般的潭水增添了丰富的背景色彩层次。</p> <p class="ql-block">置身卧龙潭边,瀑布轻柔的水声、林间的鸟鸣、清新的空气,共同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氛围。其超凡脱俗的美景和宁静的环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游客瞬间平心静气,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p> <p class="ql-block">潭水漫过坝顶,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形瀑布,因形似弯月,被称为“月牙瀑布”。瀑布水流均匀、薄透,如丝如缕,轻柔地滑落,没有一般瀑布的喧器磅礴,却独具一份温婉灵动的韵味。瀑布的轻柔流动与深潭的极致宁静形成鲜明而和谐的对比,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68级跌水瀑布,是荔波小七孔“灵动之美”的极致诠释,它以万马奔腾之势跌落成歌,以干回百转之姿雕刻时光。行走其间,看碧水阶梯叩响亿年岩层,听森林呼吸缠绕飞瀑轰鸣,方知“山水有魂,自然成诗”的意境。这里不仅是地质教科书,更是洗涤心灵的动态画廊。放慢脚步,感受每一级跌水的呼吸,你会在水与石的永恒对话中,遇见喀斯特最澎湃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地质奇观与动态,水景的完美融合,阶梯式瀑布群的罕见规模·68级并非精确计数,而是形容其跌水层级极多、连绵不断的壮观景象,由远古地壳运动、水流沿碳酸盐岩断层和裂隙持续侵蚀切割而成,是喀斯特地貌中“水上森林”系统的精华段。站在高处俯瞰,瀑布群如一条银龙逐级飞腾而下,白练纷披,水雾弥漫,极具韵律感。</p> <p class="ql-block">丰水期(夏季)水量充沛,跌水奔腾咆哮,雪浪翻涌,气势磅礴。瀑布宽度增大,形成连绵的“水帘阶梯”,轰鸣声震彻山谷。枯水期(秋冬季)水流温婉清澈,如银链串珠,潺潺流淌,显露水下钙华滩和青苔岩层。更易观察钙华沉积形成的天然“堤坝”和碧绿水潭,静谧中透出灵气。跌水形态丰富多变,每级跌水高度、宽度、坡度各异,有的如宽幕垂纱,有的似珍珠散落,有的成漩涡急流,有的化浅滩静潭。</p> <p class="ql-block">翠谷瀑布位于翠谷湿地旁。瀑布从半山腰的绿林中喷涌而出,顺山势倾泻而下,落差高达60多米。远观如一条玉带悬挂在山间,水量充沛时尤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翠谷瀑布总高约60多米,宽数十米,在夏季丰水期,水量充沛,多条水练从绿意盎然的山体上奔腾而下,水声轰鸣,气势磅礴,是景区内最宽的瀑布。瀑布形态优美:水帘顺着凹凸有致、覆盖着葱茏植被和白色钙华的崖壁铺展开来,水流时而汇聚,时而分流,在青翠的背景上勾勒出流动的白色丝带,刚柔并济,极具美感。</p> <p class="ql-block">翠谷瀑布独一无二的“山腰涌瀑”地质奇观。壮阔宽度与优美形态的完美结合。被苍翠群山环抱的如画风景,是喀斯特水文地貌的典型代表。四季呈现不同韵味。游览小七孔,翠谷瀑布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亮点,它完美诠释了荔波“山水贵族”的灵动与秀美。</p> <p class="ql-block">拉雅瀑布,瀑布宽10米,落差30米,从路边的山崖上凌空倾泻而下,气势磅礴。游人可从瀑布下的小路走过,“拉雅”源自布依语,意为“美丽姑娘的头发”——瀑布如少女飘扬的发丝般柔中带刚。当你在水雾中抬头仰望,便能理解这个充满诗意的隐喻。拉雅瀑布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它打破了“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瀑布常规,用轰鸣的水声、清凉的触感、飞溅的雾珠,让你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这种狂野而亲切的自然对话,正是小七孔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宽约10米,呈上窄下宽的扇形展开,水流如干万条银链从绿荫中挣脱,凌空飞坠。水流撞击岩石后形成雪白浪花,与背景墨绿色岩壁、原始森林构成强烈色彩对比。轰鸣声在峡谷中回荡,百米外可闻,与静谧的小七孔古桥形成戏剧性反差。</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景区内的水上森林是其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中的璀璨明珠。“树在石中长,水在石上流”的奇观,这是水上森林最核心的特点。清澈的溪流在错综复杂、高低不平的喀斯特岩石上流淌、跳跃。各种生命力顽强的乔木和灌木的根系深深扎入石缝、石槽、石穴之中,甚至直接包裹着岩石生长。形成了水上有石,石上有树,树下流水的独特生态景观,视觉上树木仿佛直接生长在水中或水面上。</p> <p class="ql-block">水上森林的树抱石、石缠树,河谷中古树根系盘踞于岩石之上,枝叶蔽日,形成“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生”的奇幻景象。湿润的岩壁、树根遍布青苔和蕨类,满目苍翠,宛如“绿丝绒”铺陈。</p> <p class="ql-block">水上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上发育的森林湿地。溪流在钙华沉积形成的岩石河床上流淌,形成跌水、小瀑布、漩涡、溶潭等多种形态。·水流被岩石分割成无数股细流,时分时合,在树根和石缝间穿梭,灵动活泼。茂密的植被覆盖和潺潺流水,水上森林内部形成清新、湿润、凉爽的小气候。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蕨类、苔藓植物茂盛,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行走其间能感受到原始森林般的幽静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冠洒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长满青苔的岩石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清澈见底的溪流映照着碧绿的树叶、交错的树根和灰白的岩石,色彩丰富,层次分明,非常适合摄影。</p> <p class="ql-block">水、石、树完美交融,形成“树在水中生,水在石上流’的独特画面,喀斯特地貌上发育的森林湿地,水流形态丰富多变。原始幽静,清凉湿润,负氧离子丰富。树木展示特殊环境下顽强的生命力。游览水上森林是体验小七孔景区精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完美诠释了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水之灵秀与生态之神奇。</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距今近200年历史。曾是黔桂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连接贵州荔波与广西南丹,见证古代商旅往来。周边被原始喀斯特森林环抱,古榕树盘根错节,与碧水青山构成一幅天然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青石砌筑的七孔拱桥,爬满藤蔓、蕨类和古树根须,斑驳沧桑中透出自然生命力。桥下潭水清澈如翡翠,平静时桥孔与群山、古树倒映水中,形成对称的“七孔圆镜”,尤其清晨薄雾时分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鸳鸯湖距卧龙潭约5000米,是典型的喀斯特盲谷湖。其水域面积约20公顷,深约40米,位于黄后地下暗河下游明流段,主要由上、下两个大湖组成。鸳鸯湖内常年生长着一片重阳木,因此鸳鸯湖又被称为“东方亚马逊”</p> <p class="ql-block">铜鼓桥在过小七孔风景区东门行数百米的地方。其长达126米,净跨60米,宽2.4米,高25米,桥身两端采用瑶山瑶族铜鼓造型,瑶族将铜鼓视为神赐之物,镇寨之宝,是权力的象征。桥头还设立有图腾柱,柱上的浮雕图案展示了瑶族传统而古老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内拥有瑶寨、布依寨、苗寨、水家寨等多种少数民族聚集地,他们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并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适应了这里的山水、气候、植物等自然条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喀斯特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