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蟾寺的雨</p> <p class="ql-block">《天梯上的金蟾,七夕里的回响》</p><p class="ql-block">文/李建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每至七夕,这宋人的吟哦便穿越八百年的烟云,萦绕在耳畔。2025年的七夕,恰逢《三苏文学》举办“青神天梯杯”征文,那位于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玉蟾寺旁的白石岩天梯,再次被赋予新的传说。它不仅是现代网友眼中象征相爱相守的打卡地,更仿佛是连接着古老神话与现实人间的一根隐秘丝线,牵引着我们探寻那些深埋于历史褶皱里的情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神的天梯,我知道,那红石岩上凿刻的石阶,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传说中,它曾是西王母赐予人间的一把钥匙,连接着昆仑仙境与凡尘俗世。玉蟾寺,便坐落在这钥匙的锁孔之上,香火千年,静听着山风与云雾的低语。如今,四方来客,手挽手,或独自一人,拾级而上,他们或许不知道,这梯子,在更古老的年代,是何等神圣的通道,承载过多少羽化登仙的期许,又见证过多少凡人心底的相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事回到那个遥远的宋代,青神河坝子尚是一片未被过度打扰的山水。周家山傍,玉蟾寺的钟声,带着佛门清净的意蕴,洒向附近的曹家坳。那里住着一个叫刘海的青年。他的生活,像山间的雾,清贫而弥漫。父亲早逝,他靠一把柴刀,一根扁担两条绳子,在山与集市间往返,维持着母子俩的生计。三十岁了,他还是孑然一身,眉宇间却刻着与年龄不符的温和与坚韧。他砍柴,挑担,行走在青神的大地上,步履间带着山民特有的沉默与笃定,仿佛这土地本身,就是他最坚实的依靠。这,便是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个普通侧面,一个被生计压弯了腰,却依然挺直脊梁的凡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凡尘之中,亦有仙缘暗藏。在曹家坳的青龙湖畔,绿茵沱之地,便潜藏着一个古老的秘密——那只能够吐纳金币的金蟾。这金蟾,并非凡物,或许是月宫里某位仙子遗失的灵宠,或许是西王母蟠桃园下偶然孕育的精怪,它通灵性,知善恶,常化作锦衣公子在岸边游荡,或是扮作落魄乞丐,试探人间百态。当它化作乞丐,被刘海那不经意的、带着山野淳朴的援手所温暖时,这金蟾(或其化身)便动了情愫,那是一种对纯粹良善的珍视与回应,是神话世界对人间温情的回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个贪婪的周要财,他的故事,则像是人性贪婪在神话背景下的一个注脚。他盗走了金坛,以为捡到了横财,却不知坛中并非凡金,而是金蟾的守护灵——金色的小蛇。当那些蛇在坛中睁开猩红的眼睛,吐出信子,向他示威时,周要财的魂魄都被吓飞了。他匆忙盖住木盆,像扔烫手山芋一样将坛子抛出,这滑稽又可悲的一幕,恰似一则古老的寓言,警示着贪婪终将引来灾祸,也反衬出刘海那近乎本能的善良是多么可贵。在那个“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氛围尚浓的时代,刘海的行径,显得尤为难得,如同暗夜里的萤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海的善良,让他最终与金蟾(或其化身的女子,如传说中刘海戏蟾故事里的胡秀英)结缘。那坛金子,在屋外屋内反复出现,仿佛是命运在暗示,在考验。刘海选择归还,这份诚信与纯粹,超越了世俗的诱惑。周要财夫妇的惊恐与拒绝,更像是将这份善意推到了极致,也让刘海的回归显得更加坚定和悲壮。他最终将金子抱回,那不仅仅是一坛金子,那是他对自身良知的坚守,是对那个神秘赠予者的尊重,也是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期许。他用行动诠释了,有些东西,比金银更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他与金蟾(胡秀英)的结合,以及最终的成仙,则将这个故事推向了神话的高潮。这或许是对善良最极致的褒奖,是凡人通过自身的德行,打破了凡俗的界限,与仙灵相守,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永恒。这永恒,不同于牛郎织女那一年一度的、充满泪水的相会,它更像是一种“换得年年一度来”的升级版——是超越了时空的、更为稳固的相守。刘海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有时需要勇气去坚守,需要智慧去辨别,更需要一颗如金子般纯粹的心去付出。在那个“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时代,刘海找到了比黄金屋更珍贵的“爱”与“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青神的天梯下,看云起云落,我想,这梯子,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心灵上的通道。它连接着凡尘与仙境,连接着此刻与永远,连接着每一个关于爱、关于守候、关于善良终有回响的故事。而七夕,便是这回响中最动听的那一声,提醒我们,无论相隔多远,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纯粹的情感与坚守,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去珍惜,去相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像星桥横过,鹊飞回转,那短暂的一瞬,凝聚了永恒的期盼。而青神的天梯,以及刘海的故事,则让我们相信,有些爱,可以不止于一年一度,可以跨越生死的界限,可以,直到地老天荒。它让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低头看看脚下的路,看看身边那个愿意与你一起拾级而上的人。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在攀登着自己生命的天梯,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金蟾”与“七夕”。而那份源自内心的善良与坚守,或许就是通往永恒相守的最短路径。这,便是比黄金更珍贵的“爱情价更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梯上的金蟾,七夕里的回响》</p><p class="ql-block">文/李建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每至七夕,这诗便如星辉,悄然洒落人间。2025年的七夕,注定因青神的天梯而更添几分缱绻与期待。《三苏文学》举办的“青神天梯杯”征文,仿佛也在呼唤着那些深藏于岁月褶皱里的、关于爱、关于守候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神的天梯,我知道,那红石岩上蜿蜒的石阶,被赋予了太多关于爱情的想象。它通往玉蟾寺,也通往云雾缭绕的山顶,更通往人们心底对永恒相守的渴望。四方来客,举着相机,步履轻缓,仿佛每一步都在丈量爱情的长度,每一眼都在寻找牛郎织女般的影子。可我总觉得,这梯子,这山,这寺,藏着的故事,远比传说更动人,更带着人间的烟火气与超脱的灵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开端,在宋代青神河坝子那片宁静的周家山。玉蟾寺的钟声,悠扬地洒向附近的曹家坳,那里住着一个叫刘海的青年。他的生活,像山间的雾,清贫而弥漫。父亲早逝,他靠一把柴刀,一根扁担两条绳子,在山与集市间往返,维持着母子俩的生计。三十岁了,他还是孑然一身,眉宇间却刻着与年龄不符的温和与坚韧。他砍柴,他卖柴,他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善良,像山泉,清澈,不喧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命运的转角,总有些奇妙的安排。青龙湖畔的绿茵沱,藏着个秘密——一只能吐金币的金蟾。它时而锦衣玉带,风流倜傥;时而衣衫褴褛,像个被狗咬伤脚的疯乞丐。它看刘海挑着柴禾,日复一日地经过,心里便生出些波澜。它被刘海的纯朴打动,那是一种在贫瘠土壤里依然努力生长的善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日,金蟾化身乞丐,一瘸一拐地走向刘海家。它逢人便笑,嚷嚷着被王家金毛狗咬了。世人的反应各异,同情,嗤笑,还有周显财那鄙夷的眼神:“王家的狗咬你,别的狗咬你不还是一样咬?值得这么嚷嚷?”周显财,刘海的邻居,一个贪婪成性、总想占便宜的人。金蟾的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但看向刘海时,依旧是温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刘海的照料下,金蟾的“伤”好了。离别时,它拿出沉甸甸的金子,要酬谢刘海。可刘海只是淡然一笑:“平安就好,何须言谢。”金蟾被深深触动,它知道,眼前这人,骨子里是干净的,不容染尘。它说:“刘兄弟,你的善良比金子更重。收下吧,让你们母子生活得好些。”刘海推辞再三,最终还是没要。那拒绝,比金子本身,更让金蟾觉得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金蟾神秘地指向远处山坳:“刘兄弟,你看,金光闪闪,像不像宝贝?”刘海顺眼望去,果然有光。他们走近,发现是一大坛“金子”。周显财的眼睛,在暗夜里几乎要发光。金蟾说:“无主之财,上天赐予,何不抱回?”刘海犹豫,怕是失物。金蟾说:“不抱走,怕被人惦记。”刘海想了想,答应了。他们抱回了坛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显财的贪婪,像藤蔓,瞬间缠住了他的心。他趁夜潜入,盗走了坛子。那一刻,他大概以为自己一步登天。可当他抱着坛子,想炫耀般地回家时,坛子里的“金子”活了,是无数金色的小蛇,瞪眼吐信,凶相毕露。周显财魂飞魄散,扔下坛子就跑,连滚带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坛子不知怎的,又出现在了刘海家门口,金光刺眼。刘海知道,这定是谁家遗失的宝贝。他揣着这份“烫手”的财宝,去找周显财。周显财夫妇却吓得魂不附体,死活不认,连推带搡地把刘海赶走。刘海困惑,却也无奈,只能再抱回家,耐心等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坛子,像块石头,压在刘海心里。但金蟾看在眼里,它知道刘海的为难,也看到了他骨子里的那份执拗的善良。它决定,要帮这个好心的年轻人,不仅仅是物质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后续,或许更添了几分神话色彩。刘海用那些“金子”(也许是金蟾再次变出的?)做了更多善事,行善积德,声名远播。金蟾最终现出真身,它不再是乞丐,也不是锦衣公子,而是那只灵性的金蟾,它化作一位美丽的女子,与刘海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最终,他们功德圆满,携手成仙,飞升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总会望向青神的天梯。那石阶,一级一级,仿佛是刘海挑着柴,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坚韧;又像是金蟾对善良的考验与回报,曲折而动人。周显财的贪婪,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幽微。而刘海的善良,则像天梯本身,虽然陡峭,却通往着光明与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夕,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他们争得的是“无期别”的痛苦,换得的是“一度来”的短暂欢愉。而刘海与金蟾(或其化身)的故事,似乎给出了另一种可能。它告诉我们,善良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抵御世间寒冷的力量。它或许不能立刻带来荣华富贵,却能让心安稳,能让爱生根发芽,甚至,能让你最终找到那个愿意与你“年年一度来”的人,或者,像刘海一样,最终与爱“长相守”,直至成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青神的天梯下,看云起云落,我想,这梯子,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心灵上的通道。它连接着凡尘与仙境,连接着此刻与永远,连接着每一个关于爱、关于守候、关于善良终有回响的故事。而七夕,便是这回响中最动听的那一声,提醒我们,无论相隔多远,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纯粹的情感与坚守,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去珍惜,去相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像星桥横过,鹊飞回转,那短暂的一瞬,凝聚了永恒的期盼。而青神的天梯,以及刘海的故事,则让我们相信,有些爱,可以不止于一年一度,可以跨越生死的界限,可以,直到地老天荒。</p> <p class="ql-block">“青神天梯杯”2025七夕征文大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在2025年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青神天梯杯”2025年七夕征文大赛,征集有关七夕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p><p class="ql-block">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玉蟾寺在白石岩上从寺庙上到山顶的石阶被广大网友誉为“青神天梯”,赋予爱情相爱相守的象征,是四方游客及网友争相打卡之地。</p><p class="ql-block">1、征稿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日8月31日。</p><p class="ql-block">2、作品应为与七夕节相关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p><p class="ql-block">3、作品抬头应注明“青神天梯杯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投《三苏文学》主编微信/ZWB612462。</p><p class="ql-block">4、参赛期间作品所有赞赏全部作为大赛运营费用及奖金。</p><p class="ql-block">5、参赛作品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上刊发,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选发。</p><p class="ql-block">6、作品在都市头条浏览量达4万、点赞及留言达20个(条)才能入围。</p><p class="ql-block">6、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分别奖励精美荣誉证书各一本。优秀奖5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p><p class="ql-block">7、2025年9月5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获奖名单。</p><p class="ql-block">8、三苏文学招募会员,将在全国各省设立分社,壮大三苏文学社,会员可以升入管理层,投稿可优先编发。有意可联系主编微信/ZWB61246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苏文学社</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3日</p> <p class="ql-block">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p> <p class="ql-block">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