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了哈尔滨市区,转向西北的公路,沿G10绥满高速一路向前。</p><p class="ql-block">没多久就到了往大庆的路口,按照事先的计划,想看看大庆展览馆,眼前是一个大庆博物馆的路标,一打方向沿着路标指示的方向就开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不过,大庆市的占地面积太大,高新区和老城区相差好几十公里,这个新建的博物馆是专业展览地质上第四纪的猛犸象和披毛犀以及其它动物化石的,形象地说明着大庆这块地方远古时期的形态,与“工业学大庆”的那个大庆没啥直接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大庆市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东北第四纪古环境,古动物与古人类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和文物10余万件,是全国乃至世界专业性收藏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种属最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馆里展示了《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三个陈列。使人们认识大庆地区自然与人文历史的沧桑变迁,鉴赏古大湖,古动物和古人类,追本溯源,鉴古知今,使人们更加热爱大庆这座美丽的城市家园。</p><p class="ql-block">也不知道这个“古大湖”是否与大庆油田的成因有关。</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兼营咖啡牛奶和点心,正好在此用过午饭。</p><p class="ql-block">才发现再要去大庆老市区时间已经不够了。于是,直接上G10向齐齐哈尔进发。</p> <p class="ql-block">离开呼伦贝尔回哈尔滨,看到沿绥满高速上,有一块“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标识牌很醒目,于是绕路60公里,专程去大庆北区看了“纪念馆”。和来时不同,此处可以看到遍地的采油“拉拉提”即磕头机。</p> <p class="ql-block">作为上世纪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员,“铁人王进喜”是被刻在骨子里的学习榜样,“工业学大庆”是我实践得最多的口号。</p><p class="ql-block">到了2023年建设落成的宏大建筑物前,冒着滂沱大雨看着花岗岩质地的铁人塑像,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激动。耳边自然而然地回荡起当年“晴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的旋律。</p><p class="ql-block">环视四周,并没有发现附近有放送音响的设备,这是我几十年前的记忆在回放。</p> <p class="ql-block">踏着高高的石阶,冒着滂沱大雨,走上了纪念馆宽敞的大门,一个个展馆看过来,铁人的形象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具体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原来王进喜是甘肃玉门人,大庆石油大会战时作为基层干部转战到了这里,跳进泥浆池用人工搅拌水泥浆就是他基于钻井工艺中为了阻止井喷想出来的应急办法。</p><p class="ql-block">王进喜为中国的石油生产事业工作了一辈子,最后由于胃癌逝世。</p> <p class="ql-block">和我看过的雷锋纪念馆一样,老英雄拥有从年轻开始到临终时刻的众多成长照片的显示,像是被刻意保存在档案库里的一样,而且,几乎每一个时期都有清晰的影像,看来他的光辉形象不是一下子总结出来,而是点点滴滴综合起来的历史形象。</p> <p class="ql-block">走出纪念馆宽阔的广场,天空已经雨歇,仿佛是有意给了我们回头再次仰望铁人光辉形象的便利。再见了,铁人纪念馆,再见了,学习了几十年的大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