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克口岸今昔

古道胡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昵称:古道胡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篇号:11675052</b></p> <p class="ql-block">  策克——一个记忆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名字。二十载戍边路,使命在肩,职责所系。边境的国门、界标、口岸、连队和哨所、会谈会晤站,都深深的印刻在脑海里,每一处戈壁沙砾、每一段巡逻路、都融化在青春热血中……</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离开额济纳河绿洲,出苏古淖尔苏木,沿居延海西侧向北行驶约五十公里,就是策克口岸了。“策克”是蒙古语,为“河湾”之意,人们会认为这里是额济纳河的一个湾道,是有河流的地方,其实策克周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当我仔细分析地图后得出一个判断:古人所以称之策克(河湾),或许是依据东、西居延海的古河道得来的,因为历史上东、西居延海是额济纳河的最终归宿地,它们是“策克”最近的地理标志物,古人起地名是有其一定道理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策克口岸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一是地形平坦,四周是开阔的硬戈壁;二是靠近额济纳河绿洲,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三是去往河西走廊最近的通道,酒泉是最近的大城市;四是历史上草原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和枢纽;五是成吉思汗铁骑曾四次从这里攻打西夏黑城,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对面蒙古国的南戈壁省是一个煤炭和矿产资源丰富且较富裕的省份。从这里西去400公里的甘肃马鬃山口岸就逊色多了,曾一度关闭。</span></h1> <p class="ql-block">  边境口岸是为对出入国界及特定地区的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实行检查与管理而设立的开放口岸及边境通道的统称。策克口岸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中蒙边界572号界标附近。</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策克口岸与蒙古国南戈壁省西伯库伦口岸对应,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是内蒙古、陕、甘、宁、青五省区所共有的陆路口岸,同时也是内蒙古第三大口岸,加上额济纳古老的历史传奇和胡杨魅力,便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和众多游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亲眼目睹了策克口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发展过程,也见证了边疆地区的飞速发展。1992年,策克口岸被自治区政府批准为季节性开放口岸。每季度开关一次,分别是3月1日、6月1日,9月1月和12月1日,每次20天。策克口岸最初主要进行的是边境易货贸易,如粮食、盐、绒毛等,贸易额很小。开关时,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部以及宁夏、甘肃、河北等地的商人把各种货物一车车载到这里,而蒙古国的商人和牧民则运来一车车的毛皮,然后拉走一车车的日用品,策克一时之间成为了一个大集贸市场。</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乘坐直升机从空中俯瞰初期的策克口岸,只有一些简陋的平房和设施。根据边防要求及口岸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最初的会谈会晤站位置东移到现在口岸的位置。</span></h1> <p class="ql-block">  随着中国向北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中蒙经贸交流合作不断升级。2005年6月,策克口岸被批准为中蒙双边性常年开放陆路边境口岸,海关、边检等联检机构在当地加快组建。2009年1月,策克口岸正式实现中蒙常年通关。策克口岸从临时过货到季节性口岸、再到国家一类常年开放口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p> <p class="ql-block">  我做为国防部授权的达来库布地区边境代表,在口岸创建初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积极与蒙方边防部队进行沟通联络,确保了口岸顺利开通。</p> <p class="ql-block">  1992年3月28日,中蒙方边境代表共同为口岸剪裁。</p> <p class="ql-block">  策克口岸的开通促进中蒙两国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阿拉善盟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为二、三产业发展创造广阔空间,为两国边民交往,发展国际旅游开辟途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地方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空前发展。</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随着中国向北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中蒙经贸交流合作不断升级。2005年6月,策克口岸被批准为中蒙双边性常年开放陆路边境口岸,海关、边检等联检机构在当地加快组建。2009年1月,策克口岸正式实现中蒙常年通关。策克口岸从临时过货到季节性口岸、再到国家一类常年开放口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口岸累计过货近亿吨,贸易总额达56亿美元,出入境人员累计达到330多万人次,出入境车辆280万辆次。</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策克口岸定位为以国际贸易为主,以矿产资源加工增值和第三产业为辅,以边贸旅游为补充的贸易经济区。东距巴彦淖尔盟甘其毛道口岸800km,西离新疆老爷庙口岸1200km,对外辐射蒙古国南戈壁、巴音洪格尔、戈壁阿尔泰、前杭盖、后杭盖五个畜产品、矿产品资源较为富集的省区。</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的策克口岸。2003年以来,策克口岸先后建设了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和口岸查验设施,投资21亿元的嘉—策铁路已正常运行,全长768公里的临—哈铁路东段临河至策克铁路已建成通车。过货量逐年提高,进出口商品由10余个产品发展到现在的20大类近30种产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span></h1> <p class="ql-block">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阿拉善盟在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设立策克镇的批复》,决定设立策克镇。</p><p class="ql-block"> 新设立的策克镇隶属额济纳旗,管辖范围由苏泊淖尔苏木划出323.23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准扎哈音乌素。行政区划变更后,苏泊淖尔苏木辖区面积为4150.77平方公里,辖乌兰图格、伊布图嘎查、策克嘎查,苏木人民政府驻地不变。</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西部大开发及</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span><span style="color:rgb(247, 49, 49); font-size:18px;">一带一路</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倡仪</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实施以来,策克口岸过货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额都发生了质和量的飞跃,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提升。进口商品主要以原煤,有色金属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以粮油,日用百货,服装,建材,农牧机具产品为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策克口岸常见的俄制老式军用面包车,这是前苏联乌里杨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制造(始建于1941年),据说越野性能非常好,且结实耐用,拉人装货皆宜,深受蒙古人青睐。</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林苏海图煤矿距额济纳旗策克口岸50公里,初步探明储 量为12亿吨,是一个煤质好,储量丰富、埋藏浅、储存条件好,适合大型露天开采的好煤田。九十年代初,入境蒙方西伯呼伦边防站会谈时,应蒙方代表邀请曾经去参观过,当时还没有开发,从戈壁裸露处即可看到褐色的煤层。</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蒙古的经济支柱是矿产出口,而且主要出口对象正是中国,就算不是中国,也基本要过境中国。</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从蒙古国进口的煤炭分两种:一部分为焦煤,主要供给我国国内钢铁企业使用;如塔克什肯口岸进口的焦煤主要供给八钢集团;策克口岸进口的焦煤主要供给酒钢集团;从甘其毛道、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口的焦煤主要供给华北、东北的的钢铁企业使用。</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图为策克口岸正在通关的蒙古国运煤车辆。策克口岸2016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千万吨大关。</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蒙古境内的公路都是草原戈壁自然路,两边是深凹车道,中间凸出,那个年代,蒙方大量使用俄罗斯产的嘎斯69越野车,土灰色的颜色和戈壁浑然一体,加上蒙古熟练的司机才能胜任这样的道路,北京212越野车行走很困难,车底盘碰的砰砰作响,直到现在也没有一条等级公路,而额济纳旗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交通,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如今周围已被公路包围,成为连接东南西北的交通枢纽。额济纳从此不再闭塞,额济纳从此不遥远!</span></h1> <p class="ql-block">  等待通关的货车排成了长龙</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策克口岸以北46公里处,便是蒙古国著名的那林苏海特煤田。2008年8月20日10时,由内蒙古策克口岸发往甘肃省酒泉钢铁公司的首列运煤专用列车驶出策克站,(酒钢专门运输策克进口煤炭的专用线)标志着嘉峪关―策克口岸运煤专用铁路正式通车。</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人类命运与共,互惠才能共赢。策克口岸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双方人员往来,也生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规划中的铁路。如今,策克口岸经济带的蓝图日益清晰,并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戈壁滩上的嘉峪关——策克铁路。嘉策铁路北起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口岸,南至甘肃省嘉峪关市。铁路北方46公里外是著名的蒙古国那林苏海特煤田。线路全长452.3公里(其中甘肃境内85公里,内蒙古境内367.3公里)。</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额济纳通往策克口岸的高速公路,途径居延海。</span></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耸立在口岸的成吉思汗雕像</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策克口岸的晚霞,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93年,在中蒙两国边界,策克建立的国门。</span></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蒙古自治区刘明祖书记在策克</span></h1> <p class="ql-block">  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梁光烈中将视察边防部队,在策克口岸。</p> <p class="ql-block">  国防科工委副政委朱增泉中将(曾任北京军区第27军政委)在策克口岸。</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策克口岸界标,此时还没有建起国门。身后这条路只留下军人的足迹,担负边境涉外军人才能出入。</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日之国门。庄重的策克国门口岸,彰显着额济纳人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雄心气魄。</span></h1> <p class="ql-block">  余晖下的边境哨所,警惕注视着边境线,让人知道了什么是边境,什么是祖国!</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受中方多年主动联系交往的影响,蒙方逐步消除对中方戒备防范心理,与中方合作的主动性明显增强。2008年7月21日,蒙方将中方达来库布边界代表机构成员邀请到南戈壁省省会达兰扎达盖德举行双方边界代表级会谈。图为蒙古国南戈壁省边境代表,后任蒙古国边防军参谋长。</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出境策克,赴蒙古国西伯呼伦边防站会谈时合影</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边防会谈会晤是毗邻国边防部门之间为妥善处理涉及两国边境事务而建立的一种涉外工作机制,是国家边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军队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执行党的对外政策、边防政策,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边境安宁,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强边境管理的主要工作。</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华人民共和国达来库布边界代表机构本着"及时、准确、妥善、灵活"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积极开展会谈会晤和对外宣传工作。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达来库布边界代表机构与蒙古国南戈壁边界代表机构间均要组织边界会谈会晤,互通边境动态信息,交换加强边境管控的意见建议,有效防止各类越界事件的发生,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稳定和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蒙方边境代表在策克会谈会晤站)。</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南戈壁省地形。蒙古国南戈壁省的省会达兰扎德格德坐落在古尔班赛汗山脉之下。九十年代初应蒙方邀请到其省会。达兰扎德嘎德,是蒙古国最富裕的南戈壁省会。</span></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口岸纪念碑</span></h1> <p class="ql-block">今日,偏居一隅的边陲小镇,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边境小镇已经成为西北边疆一个现代立体交通枢纽,古老的居延,已不再遥远,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