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侯叠嶂苍山翠,村美水库荡微波

周隆和

<p class="ql-block">7月19日,周六,本来参加“旗手徒步爬山”小群体组织的“漳州市芗城区天宝大山”徒步活动,因受台风“韦帕”影响,考虑到安全问题,于周五晚间改徒“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村美水库周围山峰”。8:00,一行14人,三部小车,大家对车入座,各自向村美村进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村美村一角</p> 8:45许,全队抵达起步点——村美村小溪旁的大榕树下,大家稍作休整,全体合影后,便匆匆上路。天阴tubu我们沿着大榕树附近的一条鹅卵石铺就的石砌路向上,一会儿便上到水泥路面的村道上,然后缓缓向上上到“九侯叠嶂(龙岩八景)”的路牌。 按照路牌的指示,我们沿着其边上的石砌路向上攀爬,路牌旁边是几栋农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向西望去</p> 9:07许,上到“九侯叠嶂”观景台。观景台由一座石门楼和两层木瓦结构的四角亭组成,站在观景台上,四周山峦叠嶂,翠峰连绵起伏;向西望去,千米高峰如同高大的屏障,黄连盂、岩顶山近在咫尺,特别是黄连盂只能看到其一点点尖顶,看来离我们还是挺远的。据介绍,龙岩城北江山境内,有山如画屏铺展,高耸如云,均在千米以上,迤逦十里,九座山峰巍然屹立,如九位相侯,气仪轩昂,雄峙山间。山峦起伏如猴蹲,故又名“九猴山”。隋唐期间,陈大忠率众在此拒蛮有功,赐封允义侯,邑人建庙纪念称筋山庙。筋山是九猴山的主脉,后因随陈大忠姓名为“陈山”。陈山山腰神庙内有石雕神主称“九侯天尊”,俗称“石佛公”,郭铉郭炼来此习练武功,成为文天祥的左右先锋,宋皇赐封惠、济二侯。同一座山孕育出三位相侯,堪称人文奇迹,“九猴”也就易名为“九侯”。《龙岩州志》记载:“新任官未下车,十里外遥祭”。古时龙岩官员在山脚下设坛祭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妙趣横生的石头</p> 观景台左侧有四块堆石,认真揣摩,上层右边的一块溪石,似一对泰然自若的老者,又像一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齿牙咧嘴的山中之王,真是妙趣横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构树花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构树</p> 9:15许,离开九侯叠嶂观景台,继续向山巅进发,这时挂起大风,真是大风起兮压弯树、叶翻飞,说实在话还是头一回在户外遇到如此大风,看来台风“韦帕”的威力还是挺大的。看着路旁一棵激烈晃动的果树,被其满树绿色的小球果和橘红色的小球花所吸引,于是走近观赏,不看不奇怪,走近一看真奇怪,所谓的花是由果实变成的,也就是从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果实上长出来的,真是奇妙!绿色的果子酷似青杨梅,不过其表面毛茸茸的,还有一根根不规则的绒线。经查,是构树,落叶乔木,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树皮富含纤维,韧性强,古代用于造纸;其树叶粗蛋白含量高,可作为牲畜饲料;果实具有药用价值,可用于补肾、利尿、强筋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到水泥机耕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入果园</p> <p class="ql-block">阴天、风大,成了徒步的好天气。9:20许,上到水泥机耕道,进入竹林地带,继而进入一大片桔子园,墨绿色的桔子满树皆是,一派丰收景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入泥石机耕道</p> 9:26许,告别桔子园,离开水泥机耕道,向右进入泥石机耕道,又走在了阴凉的竹林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错路倒回</p> 9:40许,走在前面的徒友沿着泥石机耕道走过头了,于是倒回,全员便集中在了一起。我们向右离开机耕道,沿着竹林里的山路径直向上。走着走着,发现了山路边上刻写“中国移送”的第一个路标,原来山路下面是通讯光缆,我们就这样沿着路标不断向上。 从发现“中国移动”路标开始,我们便告别竹林,进入灌木林。随着不断向上,坡度不断增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侯叠嶂一角</p> 9:47许,上到了一个从树缝中再次看到黄连盂、岩顶山、龙伞岽、鸡公崎等九侯叠嶂一角的地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稍息一会</p> 10:04许,上到芒萁灌木丛,有的徒友原地驻足稍息,然后继续上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到第一个峰顶(移动通信基站)</p> 10:12许,全队先后登上第一个峰顶,也是移动通信基站所在地。当前面发现地下光缆提示碑的时候,以为山上有寺庙,原来是一座移动通信基站。站在峰巅,风更大了,吹得小树东倒西歪,吹得大树树枝摇头晃脑,吹得枝叶沙沙作响,吹得遮盖基站设备的雨披哐哐作响,我们小心翼翼地在基站边上集体休整,任凭大风吹拂,感觉特别凉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村美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岩北城一角</p> 站在峰顶,尽管灌木丛深,有枝叶遮蔽,但总能窥见村美村错落有致的村落,以及龙岩北城一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山镇和九侯叠嶂一角</p> 10:30许,休整完毕,全员沿着山脊继续向最高峰进发。10:36许,登上海拔900多米的最高峰。站在最高峰,西南方向,千米高峰巍然耸立,九侯叠嶂自南向北跌宕起伏、一字横亘,江山睡美人别具韵味,江山镇一角依稀可见,真是无限风光在顶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兄弟互助典范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陡坡</p> 随后,在大风的吹拂下,沿着山脊波浪式下行。走着走着,一棵不知名的灌木,刚刚长出地面便一分为二,彼此向上发展,在将近一人高的位置,左边比较娇小的兄弟伸出一只援助的手,插进了右边兄弟的身体,从此长在了一起;就在左边的小兄弟伸手插进的时候,右边比较强壮的兄弟便一分为二,和身边的其它灌木争夺空间和养分,可谓是“兄弟”互助典范。10:49许,下行到陡坡路段,还好可以借助于小乔木或者灌木,全队顺利通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橘红色烧饼</p> 10:56许,下到平缓的山脊,进入细竹茂盛的灌木林,又走在了平缓下降的山脊上。走着走着,落叶堆里几朵小圆形橘红色的菌菇十分耀眼,稍大一点的就像刚刚出炉的橘红色烧饼,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 11:09许,下到大树倒塌阻挡山脊山路的路段,一处一处又一处的大树被大风刮倒,横七竖八,我们要么从横卧的树干下钻过去,要么从横卧的树干上跨过去,要么从横卧的树干上踩过去,我们走在了一段风景迥异的路段,为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未来城一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村美水库一角</p> 11:19许,下到一个可以望见未来城一角的地方,新楼林立,厂房幢幢,充满现代气息。同时可以望见村美水库一角的地方,瞧着青山围绕着的一汪秀水,让人神清气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彩陶茶杯</p> 走着走着,一排树菇,宛如一个个精美的彩陶茶杯,古朴独特,要是将其盛满一杯清茶,茶香将更加四溢,将别有一番韵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满地红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捡拾红豆</p> 走着走着,色泽鲜艳的红豆撒在草丛中、落叶泥土上,有的徒友被深深打动,说是可以做成手串,说是可以捎回去给孙女玩玩,于是放下登山杖,纷纷蹲下身子如获至宝地捡拾起来。地上的红豆看上去比比皆是,但小小的红豆捡拾起来还是很费劲,捡了半天,手中还是不多。这些红豆也许就是红豆生南国的红豆,有徒友说,此红豆有微毒。其实,说是红豆,有的是橘黄色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后一位飞奔而下的徒友</p> 11:55许,山路被柏油公路切断,只能下高坎下到公路上。面对高坎,先锋率先开路,顺利下达,个别担心的徒友,在身边徒友的鼓励和协助下,都顺利下到公路上。最后一位徒友身手敏捷,简直就是飞奔而下。 下到柏油公路,我们沿着柏油公路先平缓向上,然后平缓向下,向村美水库坝头进发。12:22许,下到坝头。水坝建在狭窄高深的悬崖峭壁,是典型的拱形水坝,站在坝头的栏杆边往下看,还真有些恐惧,有的徒友压根就不敢往下看。站在水坝,放眼四周,青山苍翠,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大家走过水坝便放松休整,有的干脆坐在水库岸边农家乐的凉棚里,补充水分和食物。看时间和午后路程,本想上到山上水云间农庄吃午饭。后来,考虑到大家都带了干粮,加上吃完大餐就不想走路了,于是大家便离开库畔农家乐,借助于库边公路上的一根水泥电杆就坐吃饭,真可谓排排坐“吃果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楠掉落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楠树</p> 13:05许,吃完午饭,继续午后行程。我们沿着水泥公路向雪云寺攀登。走着走着,公路边上蓝莓一样的果子满地都是,经查询是红楠树的果实,有的已经只剩下棕色的果核了。 13:20许,上到水云间农庄。当我们正要通过农庄时,上上下下一群狗吠声顿时响彻山涧,原来除了农庄的两只看门狗,坎下还有一群圈养的成年狗。农庄的两只看门狗,看着我们向他们走去,一溜烟逃入屋内,连叫声都消失了。据身边的徒友说,农庄的菜做得不错,曾经来品尝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雪云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午登上的最高峰和翻越的山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罗浮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坚强树</p> 13:33许,全体上到雪云寺。雪云寺。明黄色的围墙墙体,红瓦、明黄色墙体的庙宇,跟多年前大不一样,可谓已经改头换面。看着越来越阴沉的天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进寺里参观休整一下。从湖畔一路上来,有许多高大的古树贴上了保护牌,有罗浮栲,有枫香,有蓝果树等,足见生态保护良好。有一棵树,树身都腐朽成一叶小舟似的,有一根沧桑多年的树枝都断裂了,但仅靠半片外皮,树梢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br>我们进入寺庙不久,天空下起了阵雨,真是阵雨留人,只好左等雨停。14:01许,雨一停,我们便离开,继续赶路。我们走出寺门,沿着向右延伸的泥石机耕道,穿行在幽幽竹林,一路下山。<br> 14:33许,进入一望无际的桔子园。桔子园就在水库北面的山坡地上,每一棵橘树都果实累累,绿油油的桔子透出丰收的信息,透出甘甜的味道,让人直流口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盂村路民居</p> 14:46许,下到村美村盂村路,路边居住着几户人家,静悄悄的,看来都下地劳作去了。 <p class="ql-block">15:10许,下到村美村赤溪桥。过赤溪桥便来到赤溪楼,金黄色的屋顶就像一枚金黄色的树叶,是一栋竹结构的通透式房子,也可以说是一座亭子,是一个介绍江山徒步资源的地方。随后,回到出发点。</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小溪,五个小孩在戏水,有的在小小的充气船上,有的站在水中,有的套着救生圈站在水中,一时间朗朗的笑声打破了静静流淌的溪涧,向人们传递出在溪中玩水的无穷乐趣。</p><p class="ql-block">15:15许,全体陆续乘车返回。</p><p class="ql-block">围绕村美水库反时针一周,累计拔高686米、全程13.87千米,先是翻山越岭,从不同高度、角度观赏九侯叠嶂,可谓巍峨耸立、雄浑壮观;后来是漫步库畔,赏一湖青绿、碧波荡漾;继而走在沿湖机耕道上,绿果碧水尽收眼底,真是一次凉爽之徒步、山水之徒步、轻松之徒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