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博物馆摄影的凝思

武永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7月22日下午,我和老伴走进了沈阳博物馆。这是建馆以来我们头一回踏足,刚进门就被那宏伟的建筑震住了——挑高的穹顶直插云霄,线条利落得像能穿透各种彩色造型玻璃幕墙,给冷色调的大厅镀上了层暖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次拍摄,我想打破常规,不再是见啥拍啥,而是带着策划与意象。主要以我老伴的背影、侧影及部分参观游客与文物、环境在视觉上对话,同时全程记录我老伴的拍摄及参观的过程。拍摄时,把控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色彩、融入博物馆的环境中,和古雅场景呼应,借镜头串联古今,成为独特画面。</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跟老伴说:“今天你在博物馆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不影响你自己的拍摄,咱们一直保持我能拍到你和画面沟通的站位。” 我开始留意画面的留白、留黑及馆内的建筑装饰等,让博物馆的空间、文物、游人、在镜头里活起来。</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那些刻着古代人物的镂空屏风前,老伴站定,侧影和屏风上的线条若即若离,我抓拍下这一幕,画面里黑与白、虚与实,就这么有意思地交融了。还有博物馆大厅里,穹顶的光洒下来,老伴的身影在宽阔空间里,和那些展示历史的大屏风、老物件搭配着,历史的厚重、空间的张力,一下就展现出来了。偶尔有游客入镜,也成了独特点缀,让画面多了几分真实的烟火气。</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边拍边参观,我俩从博物馆里,摸到了不同时代的脉搏。从清代外销牙雕的精巧工艺,想到过去中外文化咋交流;看着那些刻画市井生活的雕刻,能脑补出当年的热闹劲儿。沈阳博物馆值得一来!在这儿,能把历史资料、知识,活生生地攥在手里、记在心里,对文物、对各时代的了解,一下就通透了不少。</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趟博物馆之行,因有想法的拍摄,变得格外不一样。每一张照片,都像是历史和当下、古物的和生活的对话,把我们和岁月的故事,悄悄地、稳稳地,留在了镜头里,成了往后想起凝思的回忆 ,任回忆在时光的回廊里缓缓流淌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文/武永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辽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影像评论创始人之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国图片社特邀摄影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