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嘉兴南高铁站下车,换乘当地公交K175路到宋坡东路站就到了作家余华笔下的沈荡古镇。公交车虽然只有3站路,但站与站之间距离特别长,3站路足足用了三四十分钟,可能是我急迫想见沈荡古镇的心情,让我觉得这段路特别的长。</p> <p class="ql-block"> 沈荡古镇,这座被余华用文字滋养的小镇,具有独特的文艺气息和自然质朴的水乡风光,这里是余华文学创作的源泉,在这里,没有喧闹,没有拥挤,可以放慢脚步,在这里有黄酒的淳香,也有稻米的清香,在这里能感受小镇岁月的过往,体验江南水乡的诗画意境。</p> <p class="ql-block"> 胜利饭店在工农桥的北端,是到沈荡古镇旅游的游客必打卡的景点,因为他是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经典场景地,现在的胜利饭店仍保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营饭店的风貌,充满着怀旧色彩。</p> <p class="ql-block"> 走进充满岁月痕迹的胜利饭店,这里的菜品依旧保留着小说中的味道,卤猪肝、炒猪肝、麻椒猪肝等都是招牌菜,搭配一杯温热的黄酒,让人回味无穷。一盘炒猪肝,一壶黄酒是许三观到胜利饭店寻觅的美味,如今是胜利饭店的吸引食客的金字招牌。</p> <p class="ql-block"> 一到饭点,胜利饭店顾客盈门,坐无虚席。饭店每天上午十点发号,到点时凭号入座。许多游客早早在饭店门口等候,饭店为排队的顾客准备了一长排凳子,长长的队伍也成了古镇热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贲湖老街是古镇的灵魂所在,全长1500多米,漫步在这条青石板铺就的古街上,仿佛穿越了时空。晚清和民国风格的建筑在横港两岸错落有致,小巷弄堂在绿荫中穿梭,宛如时间的隧道,每一条都记载着江南小镇的岁月过往。</p> <p class="ql-block"> 悬壶堂曾是老街上的一家中药铺,如今已被改造成一家网红咖啡店。悬壶堂院子靠河的土黄色大墙上“沈荡”两个大字特别醒目,墙边放着几把竹椅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此小坐拍照打卡。斑驳的树影洒满悬壶堂,知了在不停息地鸣叫,夏日炎炎,在此能感受一下树荫下的凉爽。</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上有不少店铺和路边摊售卖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当地特色美食,还有一些农户会在街角摆摊,出售新鲜的果蔬,这里很少有其他江南水乡古镇从义乌批发来的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这里虽然引进了不少现代时尚元素,但这里更充满了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 胜利饭店的墙上挂着作家余华在此吃饭的照片和题词:“都好吃”。右上角照片中是胜利饭店每日限量供应的套餐:炒猪肝和沈荡黄酒。这是胜利饭店的广告,也是胜利饭店引以为傲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哈哈哈哈”,上联七字“哈”字,下联也是七个“哈”字,横批还是四个“哈”字,此春联是我看到的春联中最简单的春联,贴此春联的户主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p> <p class="ql-block"> 老者今年七十有余,面前的那棵大树粗壮茂盛,是他当年亲手栽植,如今有五六十年的树龄。</p> <p class="ql-block"> 胜利饭店的店员,正准备给排队的顾客发放今天就餐的号码,拿到号码的顾客可以在附近转转玩玩,到时候再来饭店就餐。</p> <p class="ql-block"> 那天天气炎热,但我游兴不减,还去了沈荡酿造厂、沈荡谷仓网红打卡点,并跨过沈荡大桥,去参观了刚修缮一新的钱氏宗祠,进一步了解沈荡的历史文化。有关内容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