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5载,八路军烈士李广海终与亲人“相聚”

辛集之窗

<p class="ql-block">跨越85载岁月长河,八路军烈士李广海终与亲人“相聚”。2025年7月21日,山西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的仪式牵动人心。来自河北省辛集市的李广海烈士亲属,手捧泛黄的烈士证,在墓碑前深深鞠躬。这位在关家垴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战士,终于在多方努力下,魂归故里,完成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团聚”。</p> <p class="ql-block">烽火岁月中,李广海用生命书写忠诚。他生于1919年,21岁那年,毅然告别家乡,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1940年2月,他加入八路军129师,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同年秋,关家垴战役打响,李广海在与日寇的殊死搏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他的生命虽短暂,却如流星般闪耀在民族解放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爷爷牺牲时,父亲才三岁。”烈士的孙子李建朝抚摸着墓碑,声音哽咽。85年来,“找到爷爷(父亲)的安葬地”成为这个家族代代相传的执念。从父辈口中模糊的记忆,到孙辈翻阅泛黄史料、跨省寻访,每一代人都在为那一句“回家”而奔波。然而,战争年代资料匮乏,寻亲之路屡屡受阻,亲人魂归故里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转机出现在今年初春。山西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的一则寻亲信息,经山东蓝海志愿服务队传递至辛集志愿联盟协会。志愿者们随即在当地发布寻亲启事,很快便收到烈士亲属的回应——原来,李广海的后人也正在四处打听亲人的安葬地。这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让寻亲行动正式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部队番号、牺牲时间、战役地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错。”志愿者们迅速展开行动,有人逐字核对烈士证与地方志记载,有人联系退役军人事务局调取档案,有人与晋鲁冀三地志愿者通过视频会议比对线索。他们像拼图一样细致拼接信息碎片,最终在陵园存档的《关家垴战役烈士名录》中,找到了与家属描述完全吻合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此次李广海烈士寻亲行动的成功,离不开多方的共同努力。辛集志愿联盟协会的志愿者们不辞辛劳,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线索,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走访知情人士,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山西烈士寻亲专委会的领导和志愿者们,也凭借专业资源与丰富经验,为寻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与协调。</p> <p class="ql-block">同时,辛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辛集烈士陵园、中里厢乡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泊庄村委会干部,在整个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密切关注寻亲进展,积极配合志愿者工作,为烈士亲属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让亲属们在漫长的寻亲路上感受到温暖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们多走一步,烈士就离家人近一步。”这是志愿者们的心声。他们用脚步丈量思念,用耐心拼接历史,让沉睡的英烈被重新铭记。正是这份执着与坚守,让李广海烈士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铭记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掀起热潮之际,社会各界对英烈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为烈士寻亲也成为一项意义非凡的行动。此次李广海烈士与亲人的“团聚”,不仅了却了烈士亲属多年的心愿,更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位英雄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在庄重而肃穆的迁葬仪式中,亲属们献上鲜花,深深地鞠躬,表达着对烈士的无尽缅怀和敬仰之情。大家恭迎李广海烈士“回家”,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迁葬,更是对烈士的缅怀与敬重,让烈士的英魂得以安息在故乡的土地上,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牺牲与贡献。</p> <p class="ql-block">晋、冀两地志愿者的接力行动,彰显了社会各界对英烈的尊崇和铭记。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英雄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此次寻亲迎接烈士回家的行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让更多人了解到那段历史,感受到烈士精神的伟大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李广海烈士的精神将在故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传承不息。</p> <p class="ql-block">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到烈士寻亲的队伍中来,让更多的烈士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让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被铭记。跨越时空的“团聚”,不仅是对英烈的告慰,更是对民族记忆的唤醒,是对红色精神的深情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