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强师工程|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果——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骨干教师示范培训(初中地理)2班纪实四

梁文新

<p class="ql-block">  夏天的风拂过韶州大地,知识的芬芳沁入学员心田。7月24日,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骨干教师示范培训迈入第四天,学员们仍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认真聆听专家教授讲座。</p> 专题讲座: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 <p class="ql-block">  上午,湖南科技大学的邓江楼教授带来《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邓教授结合新课标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分别从“地理教学过程的特征、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以及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五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在讲授“地理教学设计”这一内容时,邓教授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为例,向学员讲解如何按照核心素养去表述教学目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邓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让学员们收获满满。</p> 专题讲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基于现状的分析” <p class="ql-block">  下午,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申大魁教授在“双减”政策和《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0 - 2035)》颁布的时代背景下,以目标对人生影响为切入点,提出教师也应重视目标,进行学历提升和职称规划,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内驱力,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 申教授指出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够重视教学目标:存在设计不合理问题,如参照不当、表述混乱、未体现课标要求、行为动词使用不当等现象。申教授提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用至少60%的时间来从事教学目标的设计”。</p><p class="ql-block"> 申教授借助案例指导老师教学目标该如何设计和评价:依据课标处理教学目标,将课标要求转化为具体目标,结合教材完善,注意行为动词与课标一致,适当拔高,涵盖三个维度,可采用行为目标陈述法等三种教学目标陈述技术。并展开教学目标评价方式:是否达成课标要求、行为动词使用;是否涵盖三个维度;是否综合采用流行陈述技术等方面评价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申教授提出未来教师应更注重育人,应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p> <p class="ql-block">“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申教授的讲座以目标设计为支点,撬动了地理课堂从“知识传递”向“素养培育”的转型,为“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提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框架。</p> 学习感言 <p class="ql-block">唐轮老师:上午邓教授的专题讲座学习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目中有人”这四个字。最近几年我们区里“送教下乡”、支教活动较多,我们必须承认城乡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 不能一个课件走天下。</p> <p class="ql-block">彭建强老师:下午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申大魁教授为我们作了《初中地理新课标》专题讲座。申教授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现状热情洋溢地剖析了:教学目标如何设计与评价;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选择与运用;教学过程如何设计与评价;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干货满满,实用性强,学员们在认真聆听,不知不觉中度过了3个小时,对新课标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增长了知识,又是一个收获的假期。</p> <p class="ql-block">拍摄:温振威、段海琴</p><p class="ql-block">撰稿:罗红杏、彭建强、陈婕、唐轮、梁文新</p><p class="ql-block">审稿:李航飞、黄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