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疆胜境韵悠长,</p><p class="ql-block">三国通衢绽瑞光。</p><p class="ql-block">套娃园中情味厚,</p><p class="ql-block">国门楼上史诗彰。</p><p class="ql-block">北湖映月波摇影,</p><p class="ql-block">俄巷寻幽梦绕梁。</p><p class="ql-block">商贸繁荣添锦绣,</p><p class="ql-block">名城魅力永流芳。</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0日上午九点,飞机安全抵达中俄蒙三国交界处的边陲小城满洲里的西郊国际机场。</p><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我们直奔第一站目的地国门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兴冲冲地赶到国门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巨人般巍峨矗立的国门,站在国门之下,心被这庄严与辽阔触动。</p> <p class="ql-block"> 北疆明珠观光塔是满洲里的地标建筑。它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元素,塔高百余米,设有观光层等,供游客360度俯瞰满洲里市区及边境风光。</p><p class="ql-block"> 站在北疆明珠下,邂逅北国风光的独特魅力,每一眼都是心动。</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国门党建学院</p><p class="ql-block"> 在北疆大地闪耀的满洲里国门党建学院,似灯塔照亮信仰之路。它扎根独特区位,以丰富多元的党建资源,培育信念如磐的时代先锋,为筑牢党的事业根基贡献力量,尽显红色学府风采!</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红色展览馆</p><p class="ql-block"> 驻足满洲里红色展览馆前,那一抹鲜艳的红,似在诉说往昔峥嵘。每一次凝视,都是与历史的深情对望,初心在这片红色土地愈发滚烫。</p><p class="ql-block"> 离开红色博物馆,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国门广场,只见镌刻着不同时代印记的五代国门,如脊梁般呈大写的一字屹立着。</p> <p class="ql-block">第一代国门</p><p class="ql-block"> 建于1902年左右。1900年由俄国人承修的西伯利亚铁路铺入我国境内。进入我国后改称“东清铁路”。</p><p class="ql-block"> 两国间的最初界线标志是俄国人单方面设立的。他们在铁路左侧路基下树立一根木柱,写上俄文“萨拜喀儿省铁路交界”,在铁路右侧路基上,另树一根木板包装的木桩,上面钉有铁制的双头鹰国徽。位置在距后贝加尔斯克近十公里。由于木柱和木桩设在两国铁路交界处,可以将该标志视为“国门”。</p> <p class="ql-block">第二代国门</p><p class="ql-block"> 建于1920年,当时中苏两国国界线实际上已经南移到十八里小站。第二代国门由苏俄单方面设立,该国门为木质拱形,门额上面向中方一侧用中文写有“中苏门”。1929年“中东路战争中”,苏方将驻十八里小站的中国军警驱逐,对十八里小站实施单方面占领。</p><p class="ql-block"> “中苏门”于1949年被苏联方面拆除。</p> <p class="ql-block">第三代国门</p><p class="ql-block"> 第三代国门,原本是检查桥,横跨宽、准轨铁路,修建于1968年。</p><p class="ql-block"> 当时中苏两国关系较为紧张,满洲里作为“反修、防修”的前沿,常年处于“备战”状态。该桥是铁木结构,主体用铁轨焊接而成,桥身为绿色,两侧的护栏镶嵌着木板。面西方向写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桥身的北侧有一架铁梯,缘梯而上,可以站在桥上俯视过往车辆。因该桥状似“大门”,又是铁路口岸的门户,故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国门”。</p> <p class="ql-block">第四代国门</p><p class="ql-block"> 第四代国门也是中方所建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门,修建于1989年。</p><p class="ql-block"> 国门上方悬挂着直径1.8米的国徽,并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国门下方有宽、准轨铁路各一条通过。国门北侧是原公路口岸,满洲里新公路口岸建成后,原公路口岸停止使用。由于中俄两国货运量逐年增加,在增铺铁路宽轨复线时,于2007年将第四代国门拆除。</p> <p class="ql-block">第五代国门</p><p class="ql-block"> 2008年建成,庄严矗立,是祖国北疆的璀璨明珠。它见证着岁月变迁,承载着厚重历史,以雄伟之姿展现大国风范,是联通内外的枢纽,更是令人心生敬意的神圣地标。</p> <p class="ql-block">国门入口处</p><p class="ql-block"> 五代国门游客是可以进入参观的,很不巧的是今天因故电梯停运,为保存实力,我们只好放弃登高望远,继续前行瞻仰其他景区。</p> <p class="ql-block">41号界碑</p><p class="ql-block"> 离开国门广场,我们继续前行,来到41号界碑前。</p><p class="ql-block"> 望着庄严的界碑,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手里的五星红旗与界碑上的国徽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我爱你!我亲爱的祖国。您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p> <p class="ql-block">国门第一岗</p><p class="ql-block">边关战士们,你们以忠诚为笔,在国境线上书写坚守;用热血作墨,勾勒祖国安宁的画卷。感谢你们日复一日的付出,你们是祖国的脊梁,向你们致敬!为你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中共六大展览馆</p><p class="ql-block"> 满洲里中共六大展览馆是为纪念中共六大在满洲里的红色历史而建。</p><p class="ql-block"> 当时中共六大代表经满洲里前往莫斯科参会,这里是重要交通节点。展馆通过大量实物、图片、场景复原等,展现了当年代表们艰苦危险的赴会历程,以及中共六大的重要历史意义等,是传承红色文化、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为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站点赞!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它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革命志士前行的隐秘征途;是无声的卫士,以无畏担当守护同志安危。在那危机四伏的环境下,凭借智慧与勇气,一次次化险为夷,让革命的火种得以跨越国境传递,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勋,其奉献精神如璀璨星辰,永耀史册。</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中共六大展览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在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建馆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在我耳边萦绕:85年前,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140多名中共代表,在俄罗斯人民和国际组织的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 ,这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p> <p class="ql-block">国门景区的和平雕塑</p><p class="ql-block"> 和平雕塑宛如守护安宁的使者,挺拔身姿似撑起和平蓝天的巨擘,球体与白鸽元素寓意着全球和谐共生。它静静矗立,传递着对和平的永恒祈愿,见证着往来的友好情谊,是满洲里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让每一位观者都能感受到和平的神圣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国门景区飞机广场上的伊尔 - 14型飞机。</p><p class="ql-block"> 1957年到1965年间,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乘坐此型号飞机。它见证了新中国重要历史时期的诸多行程,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我国的航空交通等情况,成为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见证物。</p> <p class="ql-block"> 国门景区火车广场上的火车是1940年生产的日制蒸汽机车头,车牌号为“1861”号,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它是中苏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1949年毛泽东主席赴前苏联莫斯科途经满洲里时,乘坐的火车就是在这辆火车头牵引下驶出国门的,它见证了当时中苏之间的外交交流与合作 。同时,该火车头也承载着新中国早期的外交记忆,象征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发挥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北国第一门</p><p class="ql-block"> 北国第一门在天地间尽显巍峨与庄重。飞檐翘角,似在诉说岁月故事;朱红拱门,如敞开的热情怀抱。它是北国的独特风景,承载着地域的骄傲,每一道纹理都镌刻着历史的厚重,于蓝天白云下闪耀独特光芒,令人心生赞叹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中俄互市贸易区</p><p class="ql-block"> 是开放与合作的璀璨明珠,灵动的造型如希望之虹横跨商贸之路,白鸽点缀似和平与繁荣的使者。它打破国界藩篱,汇聚中俄多元风采,见证着贸易往来的蓬勃活力,奏响着友好交流的动人乐章,是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闪耀着无限魅力与潜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