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战争哀歌</p><p class="ql-block">我读起了这部关于越南战争的书籍。</p><p class="ql-block">《战争哀歌》最重要的便是“哀”。无论是战争进行时还是战争结束后,“哀”始终伴随着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里的每个人。小说中有一句话可以很好的形容“战争结束后,人们可以重建家园,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但是精神财产,那些崇高的东西一旦受到破坏,出现战争,就难以恢复原貌了。”一场战争的结束,损失了多少财产,死伤了多少人民是可以粗略计算的;但战争给人们带来多少伤痛和梦魇是不可计算的。战后城市的重建,五年或十年便可以恢复如初,但留在人们心中的阴影,人们幻想的那个梦幻王国,又要多久才能重建?</p><p class="ql-block">小说中主线并不是对越南战争进行时的描述,虽然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一番,但是惨烈的程度让人刻骨铭心!小说的主线是对阿坚和阿芳爱情发展之间的叙述。尽管如此,却让我体会到的是比战争死亡更加惨烈的精神死亡。战争结束后,阿坚丧失了爱情,且终日酗酒,只有在酒醉后的半夜去楼顶找盲女倾诉着苦痛;阿芳因为战争早已不是那个纯洁的少女了,尽管她还爱着阿坚,但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她们只有各奔东西;还有那个老兵俱乐部,成为了战争结束后老兵终日借酒消愁的地方……这场战争,已经让很多东西无法挽回了。看似越南战争以他们胜利而终,可是真的赢了吗?多少家庭破裂、朋友诀别、恋人离散,物质身体上的伤痛是可以弥补与治愈的,可精神上的伤痛要伴随终生啊!</p> <p class="ql-block">故事背景:</p><p class="ql-block"> 由越南作家保宁创作、我国翻译家夏露翻译的《战争哀歌》是一部以越战为背景的战争小说。虽说是战争小说,但它其中所要表达的却是立足于战争而跳出战争的。</p><p class="ql-block">在立足战争的部分,书中有着大量的对于战前后方阵地的、战时前线战场及战后回看战场的景象描写,让人在这部尽管时间线有些许错乱的小说中,也能很快地跟着文字到达“现场”,甚至有点让人毛骨悚然。</p><p class="ql-block">其中,战时和战后战场景象的描写,大量提及“雨”“雾”“溪流”等意象,既是描摹实际的潮湿、闷热、空寂寥,又是在表达主人公对这如雨季的雨一般斩不断的战争的仇恨,战士们那些如雾般难以言喻的痛楚、苦闷与迷茫无处诉说,只能随着静静的溪流流淌。 </p><p class="ql-block">跳出战争的部分,小说里借主人公的口,说出了战争对人莫大的精神折磨——英勇的烈士们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让任务得以完成而选择与敌人搏斗,饱受敌人屈辱,而被拯救和被掩护的“幸存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友被敌人虐杀,在战后还要平静地生活下去。“伤口可以愈合,但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的伤疤是永远无法忘记的。”</p><p class="ql-block">另外,可能由于时代局限或者什么别的原因,书中对两性情感的描写非常地偏颇,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双标”,读到这些部分可能会感到不适。除此之外,如果你想了解战争对人的影响,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p> <p class="ql-block">潮湿、悲伤、如蛇般缠绕的越南文学:战争哀歌。</p><p class="ql-block">近期,国际形势风云诡谲,战争哀歌无疑此书是最好的真实写照,人人向往和平与幸福,战争无疑是残酷的,哀痛的,看完此书无疑是痛心疾首的,因为战火纷飞,受苦的仍然是芸芸众生,长叹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p><p class="ql-block">愿世界再无苦难,战争哀歌不再上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