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斌:汗从哪出,病从哪来,趁着夏天多汗,给自己做一个简易体检

向阳花

<p class="ql-block">《回家吃饭的智慧》:专调汗多问题的食方 睡觉爱出汗——喝五味梅子膏(做法:甘草陈皮梅子汤1份,加五味子6克捣碎,罗汉果1个压破,桂花适量,煮水30分钟饮用,也可取7-14倍量煮三遍,汤汁合并熬浓后加蜂蜜或红糖收膏)</p><p class="ql-block">胸前总出汗——喝莲子糯米粥(做法:把十几颗带芯莲子泡软,加糯米一起煮成粥)</p><p class="ql-block">一动就出汗——喝黄芪大枣茶(做法:每天用30克黄芪,加6个掰开的大枣,三煎三煮)</p><p class="ql-block">吃饭头冒汗——喝罗汉果水(做法:罗汉果压破,煮20分钟以上,等水变成黄褐色,并且可以闻到香味时,就可以喝了)</p> <p class="ql-block">传统中医认为——“汗血同源”,出汗多了,会伤血。</p><p class="ql-block">因为制造汗的原料和制造血的原料,对我们人体来说是差不多的。</p> <p class="ql-block">经常出汗的人,还要特别注意:出汗是身体给你的一个信号,表示某个部位有问题。</p><p class="ql-block"><b>身体局部出汗</b></p> <p class="ql-block">半边出汗</p><p class="ql-block">如果总是身体半边出汗,比如左边的胳膊、左边的手,或者是左边的腿出汗,表示你的气血严重不和,经络有阻滞。</p><p class="ql-block">这种情况,有一种是由于严重感冒引起的,往往还同时感觉浑身酸痛、怕风。</p> <p class="ql-block">喝葱姜陈皮水调理</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更严重,有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中老年人要特别当心,一旦出现半身出汗的情况,最好立刻到医院找医生诊断治疗,避免以后出现脑卒中。用老的带根的香菜来炒鹅蛋吃。外婆的家族里,没有一个人中过风,或许跟常吃这个有一定关系。</p><p class="ql-block">香菜炒鹅蛋的做法很简单,有点像香椿炒蛋。</p><p class="ql-block">做法:</p><p class="ql-block">1.在碗里打入两只鹅蛋,加少许盐,几滴白酒,打成蛋液。 </p><p class="ql-block"> 2.将100克(二两)香菜(连根)洗干净,切成碎末,放入蛋液里,搅拌均匀,然后下锅炒熟就可以了。 </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个秘诀:要用老香菜,并且要连根一起用,药效才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预防脑卒中的食方</p> <p class="ql-block">头部出汗</p><p class="ql-block">一桌子人吃饭,其他人不怎么出汗,某个人边吃饭头部边冒汗,这种人一般胃热。</p><p class="ql-block">调理吃饭时头部爱出汗的症状(俗称“蒸笼头”),可以用罗汉果煮水喝。</p><p class="ql-block">调理“蒸笼头”的茶方</p><p class="ql-block">做法:罗汉果压破,煮水20分钟饮用。配菊花、鱼腥草,效果更好(也就是果菊清饮小茶方)。</p> <p class="ql-block">一个罗汉果可以连煮3次,以便把药性煮出来。胃热的人容易便秘,罗汉果对调治这样的便秘也很有效。</p> <p class="ql-block">前胸出汗</p><p class="ql-block">如果平时前胸总是出汗,就表示你的心虚了。这个要特别注意,需要补心气。</p><p class="ql-block">补心用莲子,补气用糯米。用莲子和糯米一起熬粥喝,既补心气又补肾气。</p><p class="ql-block">莲子糯米粥</p><p class="ql-block">做法:把十几颗带心莲子泡软,加糯米一起煮成粥。</p> <p class="ql-block">喝莲子糯米粥,注意莲子不要去心,否则容易气滞血瘀,造成上火或是便秘。</p> <p class="ql-block"><b>手脚心爱出汗</b></p><p class="ql-block">有的人问我,其他地方不太爱出汗,一出汗,就出在手心、脚心。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般是心肺功能出现障碍后导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首先,这人的肺里应该有寒,而且是陈年的积寒。这种陈年的积寒被关在肺里,导致出汗的功能出现障碍。所以,身体别的部位就不容易出汗。</p><p class="ql-block">其次,这人心脏功能可能还比较弱。心脏功能弱,肺里又有积寒,那么,就会导致其他部位的汗排不出来。因此,汗只能从最容易出汗的地方——手心和脚心出来。</p><p class="ql-block">这种情况,往往是小时候开始并长期积累形成的,不容易转变。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调理,才会起到缓解的作用。可以尝试以下这个比较方便坚持的小方法来调理。</p><p class="ql-block">做法:把2~3瓣大蒜切碎了,搁置20分钟,让它氧化一下,大蒜的有效成分是要跟空气接触以后才能发挥出来的。然后,可以在吃饺子、吃面条的时候,生吃这些大蒜。 蒜是走肺的,它能够帮助肺热起来,有一定的驱赶肺寒的作用。对于心脏功能,它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p><p class="ql-block">注意:不要空腹吃蒜,避免烧心。量也要适度,蒜吃多了伤眼睛。</p><p class="ql-block">现在有发酵好的黑蒜</p><p class="ql-block">吃起来更方便,也更柔和不伤眼</p> <p class="ql-block">这种手心、脚心出汗的症状,不是短时间内通过简单的食疗就可以调理好的。有这种体质的人,要特别注意养好自己的心脏功能。</p><p class="ql-block">孩子感冒的时候,做父母的要特别注意,不能乱用药。尤其是风寒感冒,如果用了风热感冒的药,就可能让孩子变成这种手心、脚心出汗的体质。</p><p class="ql-block">有人问,不出汗好吗?其实,不出汗也是肺上有问题,吃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有这种症状的话,我建议最好还是要找医生看,因为它牵扯到不止一个脏腑的问题,肯定还有其他脏腑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睡觉出汗</b></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睡觉时爱出汗,睡着睡着,身上就湿了,觉得燥热不舒服,就把被子撩开。撩开被子又冷,盖上又出汗,这就是典型的阴虚盗汗。</p><p class="ql-block">在家调理阴虚盗汗,可以喝<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M4OTYzNQ==&mid=2652765120&idx=1&sn=c5b68572d7f6c96b79d6e3716412a96f&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今年全年的养生茶方:五味梅子膏</a>。</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年的全年养生膏方(重点:养肝)》</p><p class="ql-block">乌梅是清虚热的,大枣是养阴血的;乌梅敛气、大枣补气,搭配在一起,就可以滋阴止虚汗了。 </p><p class="ql-block"><b>一动就出汗</b></p><p class="ql-block">如果身体平时没有其他特别的症状,但一动就出汗,这是气虚。这种情况可以用黄芪和大枣一起煮水喝。</p><p class="ql-block">黄芪大枣茶</p><p class="ql-block">做法:每天用30克黄芪,加6个掰开的大枣,用熬中药的方法,连续三煎三煮。黄芪属于根部,熬的时间要长一点,才能熬出它的药性。把3次熬出来的药汁合在一起喝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黄芪是大补中气的,它止汗的作用很强;大枣也是补气、止虚汗的。黄芪和大枣合在一起,补气止汗的效果会很明显。</p><p class="ql-block">注意:感冒的时候不要喝黄芪大枣茶,上火的人也不要喝。</p><p class="ql-block"><b>天热出汗过多</b></p><p class="ql-block">“汗为心之液”。为什么夏天要重点养心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夏季如果在烈日下活动,出汗过多,既伤心气又伤心血。</p><p class="ql-block">长期出汗的人,到了老年以后,心脏可能会出现早衰现象。</p><p class="ql-block">所以古代养生家夏季会吃五味子养心,到清代宫廷,还沿用这个做法,熬制五味子膏给皇帝服用——</p><p class="ql-block">“六月初用五味子八两,水洗净半日,煮烂滤去渣再熬似饴,少兑蜂蜜收膏。”</p> <p class="ql-block">今年就更方便了,可以把五味子熬到<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M4OTYzNQ==&mid=2652765120&idx=1&sn=c5b68572d7f6c96b79d6e3716412a96f&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今年全年养生膏方:五味梅子膏</a>里,吃上一整年。</p><p class="ql-block">(来源:《回家吃饭的智慧》陈允斌 著)</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9qO3utJeEZEbid_N8oZag"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