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县往事》21边学边像(连载)

许嗲嗲(才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学习泥工实际操作技术上,对于求知若渴的我来说,向两位有着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泥工师傅学习技术,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而刚刚来到工地的两位泥工师傅,都有想表现自己的心理动机,我正好趁此机会,不露声色地学习其两人之所长。</p><p class="ql-block">其实,砌片石基础倒是没有别的技巧,只要有几斤蛮力气,再加上认真细心,把毛石的缝隙用小碎石塞实,再用混合沙浆灌满找平就行了。</p><p class="ql-block">那天,我特意要小工将剩余的砂浆倒在一边,使其呈一个塔形后自然滑落成堆,以便过段时间后检查一下它的强度。</p><p class="ql-block">十来天后,我让人拿来一把一字镐,用尖头使劲砸向干透了的砂浆堆,连续砸了几下,上面却只留下几个手指头大小的白色小点,对于这个强度结果,连我也顿感震惊,我没有过多声张,只是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p><p class="ql-block">从沙浆配比的安排,到砌筑片石基础,直至最终找平成型,这样一路走来,我开始对自己做一个泥工有了更高的要求。</p><p class="ql-block">“杨师傅,要不今天我们俩去把大放脚基础的中线桩再复核校对一下?老梁和老谢去钉桩、定中心线。”我客气地和老杨商量着工作的安排。</p><p class="ql-block">“许组长,这第一条线定在哪里?”杨师傅认为自己读过两年建筑中专,想试试我的深浅,故意问道。</p><p class="ql-block">我心里当然明白杨师傅的真正意图,赶紧笑着答到:“在离那个土坎三米的位置,按水平方向延伸两个平行点,然后将延伸的两个点,连成一条直线再延长,看是不是与片石基础的中心线重复吻合,如果吻合,这就是后径墙的中心轴线。”我接着说到:“定下后,再在边山墙的中心位置打个90度直角线,山墙的中心线也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杨师傅听我说完后,满脸笑意,却未置可否。他可能忘了,那天定后墙基础中心线时,是他喊我用皮尺帮他量的3米距离,有心要干这个事,我肯定会将这些数据记得牢牢的。</p><p class="ql-block">其实,自打来到这里,自己又有心学艺后,我早就从驻军的工程技术员那里,借来了几本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与泥工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书籍,一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术语,我还是认真记住了,所以回答起来不慌不忙,乍一听,他还真难猜测出我的深浅来。</p><p class="ql-block">常言说得好,“行家一张口,就知有没有。”杨师傅听了我的回答,还真被我唬住了,只得赶紧认真地校对复核中心线的桩位,没用多久时间,各个桩位及正负零的标高都先后测定完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晚上的时间,对我来说是十分宝贵的。除了每隔一天要给队上的社员们记工分外,还要与队长商量一些队上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此外,我还得在煤油灯下阅读有关基建方面的技术书籍,不到深夜十二点,是不会休息的,这样一来,倒是感觉到生活得还很充实。</p><p class="ql-block">虽说我是第一次从事泥工工作,然而,白天的工作实践,加之晚上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泥工技术的要点,很快就融入到了我的脑海之中,让我陡然明白:技艺、技艺,基础是技,境界是艺,所以,在学技术的同时,讲究其艺术的表现,技艺才会有所提高,才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中,我逐渐明白了基础质量的重要性,它将直接影响到房子的安全与使用寿命,所以,对于砌筑砖基础的施工质量,我一点也不敢马虎。</p><p class="ql-block">对三位泥工师傅的实际操作,我反复观察后进行比较,倒是认为梁、谢两人的技术确实比较娴熟、全面一些,毕竟实际操作的时间比老杨长得多,有了这些判断后,对他们具体的工作安排,心里也就更有底了。</p><p class="ql-block">这里使用的砖都是青砖,是用烧小青瓦的窰,在窰顶上的注水眼里定时注水后烧制出来的,青砖不仅方正漂亮,颜色均匀,还很结实。如果烧制时间稍微加长一些,青砖就会呈现出较深的颜色,更加坚硬结实。</p><p class="ql-block">铺砌砖基础大放脚时,我们就是选择的这种深色的砖,敲起来“噹噹”作响,清脆悦耳,要用砖刀砍断还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砖基础刚刚砌到正负零,杨师傅孩子的病情开始加重了,住进了医院治疗,杨师傅离开了工地,随同全程陪护。</p><p class="ql-block">如此一来,工地上的技术力量相应减弱,对于这突发的变故,让我陷入了沉思。</p><p class="ql-block">施工力量不够咋办?思考片刻后,我向杨队长建议:让巳在工地上作小工的知青小吳来学泥工砌墙,杨队长听我这么一说,马上笑容满面地应允同意,他说:“小许,我们想到一起去了,我们是要为同乐大队多培养几个泥工!”</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知青小吴,就是王家生产队知青小组的吴组长,我之所以提议让他学泥工,一则是想让曾经同锅吃饭的伙伴,少受点肩挑手提之苦;二则是,这个工地的工程量虽然不大,但能有四个人直接参与墙体砌筑,各个施工位置正好得到安排,而没有空缺部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梁、老谢,你们过来一下!”我招呼着他俩过来,随后指着站在自己傍边的小吴说:“这位是王家生产队的长沙知青小吴,跟着你们两位学习泥工技术,你们都好好带带。”听到这样的安排,老梁与老谢都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多年来,他俩早已习惯了被人直呼其名和遭受白眼的生活。现在,我当着别人的面称他俩为“老X”,还让他俩带徒授艺,这能说不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吗?惊喜之余,两人的脑袋就像鸡啄米一样,习惯性的点个不停。</p><p class="ql-block">虽说是带徒授艺,小吴却不方便称呼他俩为师傅,也跟着我叫“老 X”,这对于两位至今仍随时都有被抓回去挨批斗的“二十一种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人格提升了,他俩从心里感到很大的满足。</p><p class="ql-block">其实,在单独与他俩分别接触时,我还是尊称他们为师傅,并且还不时地递上一支香烟以示关心。我觉得,不管他俩过去干过什么,在泥工技术上,他俩都应该是师傅;既然已经受罚释放回来,成为了一位普通公民,在人格上就应当是平等的,就应当受到尊重。</p><p class="ql-block">我这样的做法,别人并没有察觉,也没有带来什么非议,倒是使他俩在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在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上,他俩常常以请示汇报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经验之谈,主动去承担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这样,使我在实际工作中减压不少。</p><p class="ql-block">老梁和老谢被安排在砌筑清水外墙和独立砖柱的位置上,这栋房子的质量好坏和外观漂亮与否,他俩起着很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从开始砌筑砖基础以来,我就从驻军部队要来一把旧砌刀,凭着较强的模仿能力,砌刀在手上已经掌握得得心应手,砌筑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p><p class="ql-block">砌筑正负零以上的墙体,砖墙及砖柱的外观,必须用砌清水墙的手法操作,这个操作的要求比砌筑砖基础的难度大多了。</p><p class="ql-block">我让两位师傅各自负责一端的外墙,后径墙及四方柱子各砌一半,两人配合得也很默契。</p><p class="ql-block">看着他俩砌清水墙的动作与技巧,对照已掌握的书本知识,我找了一段应砌浑水墙的内墙,采用清水外墙的工艺试手操作,仅仅半天时间,就将搭灰、选砖、铺砖、刮灰、勾缝等一系列技术动作练得像模像样,速度还不断加快,看上去都认为我是一位老手。</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我安排小吴去砌一段隔断墙练手艺,位置就在梁师傅砌的外山墙,与我砌的内山墙之间,这段隔断墙将一个长房间分成两个住宿小间。</p><p class="ql-block">在干中学,在学习中再去体会感悟,这种及时的学、用结合方式,使我的建筑施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艺都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也尝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甜头。</p><p class="ql-block">墙体很快砌筑到了檐口,安装好挑檐木枋后,就是山墙收跺的时候了,我和俩位师傅商量后,决定按五分五的水面收缩山墙至顶尖。</p><p class="ql-block">山区的风没有湖区的大,加上畔山而立的房屋,瓦面被狂风吹动的机会极少,所以,屋面坡度稍微陡一点,即使树叶落到瓦槽里,淤积堵塞而造成瓦面漏水的的概率也要降低许多。</p><p class="ql-block">正巧那天老谢家里有急事,请假未来工地,我自告奋勇地独自砌筑他那一端的山墙,结果,速度和质量都出乎意料地好,这让梁师傅非常高兴,大声称赞之后,换到的当然是我递过去的一根“黄金叶”香烟,两人相视一笑,各取所需。</p><p class="ql-block">工程的进展很快,眼看新年临近,房屋也抢在年前安好屋架、檀木,只等过年后再来钉悬瓦板,山墙、檐口的漏风条,盖瓦封顶压屋脊,其他后期扫尾工作如果天气好的话,估计不用一个月就能全部竣工交付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已临近小年,公社领导决定给大家放假回家过年,过了正月十五开工,再来盖瓦压脊,搞室内外粉刷,大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社员们赶紧收拾行装回家。</p><p class="ql-block">我本来就有回家过年的打算,只因这个基建任务没有完工,不好意思独自先行,如今工地上放假回家,我立马回到队上,收拾好东西就赶往县城汽车站乘车回省城。</p><p class="ql-block">老同学与家人帮忙搜集了几本建筑类书籍,在工厂当车工的同学,还加班给我车了一个砌墙检测垂直度的吊锤和一把砌刀,书本和工具算是基本备齐了。我心里明白,不管自己将来是否能被招工回城,身上有一门技艺,总是有益无害的,何况老话讲“艺多不压身”哩。</p><p class="ql-block">尽管现在自己的泥工手艺进步很快,不论是手上功夫还是嘴上工夫,都不弱于这里的任何人。但做泥工活,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体力的,只要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体力又好的农村青年,学不了多久后,别说会超过自己,起码能做到技艺不分上下。到那时,自己在这方面的地位势必会受到挑战。于是我决定要在材料预算、施工预、决算和设计制图,这些技术难度与层面相对较高的方面下些工夫,在舖口这块小小的土地上,树立自己在这个行业的绝对领头羊地位。</p><p class="ql-block">新年刚过不久,大家都按时回到工地,开始房屋的扫尾工作,公社拖拉机站顺利提前建成,并交付使用。</p><p class="ql-block">杨队长和我,因为要处理种植双季早稻的相关事宜,如:早稻育秧需建温室催芽,以及薄膜覆盖育秧等技术问题,所以俩人都得提前回队,其他人继续留下来,将尚未出窑的红砖、石灰出窑,以便按数归还给生产队。</p><p class="ql-block">已深刻体会到自力更生,能给公社的建设带来明显变化的公社领导们,决定留下这支临时基建队伍,继续在拖拉机站不远处,修建一座粮食加工厂,基建任务由原班人马承担,队长人选由公社另行指派”。(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