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蓝葆春、蓝纯翻译的《神奇树屋》,是所有孩子(毫无疑问,包括成人)学习中文非常好的资料之一。我甚至觉得,其中有些章节可以选进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节英文版一开始就有七个said,也就是各种“说”。两位先生的翻译是真费心的。我不知道他们翻译的实际过程,我只是在反复阅读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认真和诚恳。他们把自己的学识都揉进去了。不同的“说”,在情境和人物中表现得如此富有生气。用顾随先生的话说,是“有生命力”的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文字的敏感,就是对日常生活的敬畏。这是我的一个观点。今天的人,已经或者说正在丧失和语言文字应该保有的基本关系,因此,由于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懈怠、疏忽,而造成了生命的麻木和生活的无聊。某种意义上,我们都不可以逃避对语言文字犯下是严重错误:亵渎语言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起面带菜色来说,更令人忧虑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不信任,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慵懒。我们在森林里可以找到不同的树木,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独立语言表达方式的人,非常困难,令人焦心。形式化、公式化的语言表达后面是个性的失去、思想独立的失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是很少一部分人愿意保持沉默的原因。找到一个语言丰富富有个性的人聊天、做朋友,太困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