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8年前,卢沟桥畔的拼死抗争,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烽烟,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0年8月20日,为粉碎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遏制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投降逆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时间说从1940年8月20日持续至1941年1月24日,分交通破袭战、攻坚战、反“扫荡”作战三个阶段,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进攻战役。阳泉,正是战役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为了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并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995年百团大战纪念馆落成,2010年新建百团大战纪念馆新馆;2015年阳泉市委、市政府对百团大战纪念馆进行了局部改陈;2018年6月阳泉市委、市政府启动百团大战纪念馆第二次改陈布展;2021年4月21日百团大战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25年7月22日上午,我随丽华携程旅游团来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区西南5公里狮脑山主峰,以“基石”为核心进行设计,建筑面积3232平方米,展陈面积25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场所 、国家三级博物馆 、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 2024年8月,百团大战纪念馆被定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p> 2025年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本照片来源于网络) (本照片来源于网络) 纪念馆内的470余幅图片、200余件实物、10余处场景,生动记录了百团大战的战役过程。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浮雕。进入纪念馆,浮雕墙壁上“百团大战,光耀千秋”的字样格外醒目,战士们的英勇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战士们挺拔的背影,宛如一座座巍峨的丰碑,他们的精神在岁月长河中依然屹立不倒。浮雕上刻画的战士们与敌人血战的场景,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中。 纪念馆内分上下两层,展览前设号角吹响,后置开创未来,中间分为五个部分所展示:运筹帷幄 战略布阵、百团出击 破袭交通、乘胜追击 攻坚据点、英勇合击 反敌“扫荡”、辉煌战绩 永载史册,全面展示了百团大战的光辉历史;一层设置了电子讲解、档案史料等大量文史资料;二层充分运用声光电、半景画及大型沙石模型展现出狮脑山上我军那场顽强的鏖战场景。我们首先参观了楼下一层的第一部分:运筹帷幄,战略布阵。主要展示 八路军在百团大战前的战略谋划与部署。该部分通过档案史料、文史资料等,详细介绍战役的背景、目标及作战方案。<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940年,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并遏制国民党妥协投降逆流,八路军在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阳泉作为第一阶段主战场,承担破袭正太铁路的重要任务。战役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交通破袭战:重点破坏日军交通线,切断其补给;二是攻坚据点:攻克日军据点,削弱其控制力;三是反“扫荡”作战:应对日军反扑,巩固战果。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八路军采取“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战术,以破袭正太铁路为切入点,通过军民协同作战摧毁日军铁轨、桥梁等设施。阳泉狮脑山战役中,八路军与当地民众连续奋战六昼夜,成功阻击日军进攻。 1940 年 7 月后,八路军前方总部广泛展开战前总动员,要求各参战部队积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迅速开展战前军训、侦察和战勤保障等活动。 第二部分——百团出击,破袭交通。1940 年 8 月 20 日至 9 月 10 日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八路军对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华北交通线发起破袭战,破坏日军在华北地区主要交通线。各参战部队、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英勇奋战,破敌交通,使正太铁路全线瘫痪,交通总破袭战取得全面胜利。 通过历史文物与场景复原,展现了1940年8月至9月期间,八路军在 山西阳泉狮脑山 等地对日军控制的 正太铁路 等交通线实施破袭作战的场景 正太铁路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军事运输线,阳泉作为该铁路中枢,成为交通破袭战的关键战场。八路军通过摧毁铁路、桥梁等设施,切断日军补给,削弱其战斗力。 置身于百团大战纪念馆,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先烈们的英勇与顽强。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文化的瑰宝,通过参观都能感受到红色教育的力量,它激发我们内心的情感,引导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积蓄奋进的力量。 据介绍,百团大战,这场最初被命名为‘正太铁路破袭战’的战役,由八路军起初的22个团发起,随着战事的推进,各路兵力纷纷加入,地方游击队和民兵也积极参战,最终总兵力高达105个团,从而被誉为百团大战。 通过这些珍贵的红色历史文物,他们得以回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那段辉煌的历史。 纪念馆里,静默的展品诉说着不朽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那些泛黄的照片和遗物,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记忆,每一处细节都让我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三部分——乘胜追击,攻坚据点。1940 年 9 月 20 日至 10 月 5 日为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八路军进行了一系列以歼灭深入抗日根据地日军据点为重点的攻坚战,攻克日军据点多处,毙伤、俘获大批日伪军,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进一步巩固壮大了华北抗日根据地。 第四部分——英勇合击,反敌 “扫荡”。1940 年 10 月 6 日至 1941 年 1 月 24 日为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八路军展开反 “扫荡” 作战,粉碎日军的疯狂进攻。面对日军的残酷 “扫荡”,八路军机动灵活作战,英勇顽强反击,迫使 “扫荡” 日军退出抗日根据地。至此,百团大战胜利结束。 第五部分——辉煌战绩,永载史册。百团大战历经 5 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取得辉煌战绩。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遏制了国民党顽固派中的妥协投降逆流,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显示了人民游击战争的巨大威力,对于夺取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百团大战的战略意义:打破"囚笼政策",鼓舞全国抗战信心。日军在华北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分割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1940年8-12月)摧毁了正太铁路等交通线,瘫痪日军补给,迟滞了其战略部署。战役歼敌2.5万余人(日伪军),拔除据点近3000个,打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彰显了中共敌后战场的作用,提振了全国军民抗战士气。 百团大战的政治影响在于强化中共领导地位,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百团大战的战役由彭德怀等将领指挥,动员105个团(约40万兵力),展示了中共武装的战斗力,巩固了华北根据地,扩大了政治影响力。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如豫湘桂战役)形成对比,凸显了中共的抗战决心,争取了国内外舆论支持。 百团大战的争议与代价,暴露实力,招致报复。日军随后加强了对华北根据地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导致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如1941-1942年)。部分观点认为战役过早暴露了八路军实力。军事与政治的平衡:毛泽东曾指出百团大战在宣传上"过早暴露了我们的力量",但从全局看,其政治意义大于军事代价。 百团大战的历史评价:中共官方肯定,长期被视为敌后战场主动出击的典范,体现了"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共中流砥柱作用的重要例证。学术讨论深化:近年研究更注重战役的双面性,如战果统计差异、对根据地后续生存的影响等,但基本肯定其战略主动性。 百团大战是中共在民族矛盾尖锐时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虽存在争议,但其打破日军封锁、凝聚抗战力量的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它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政治和宣传上的关键转折点,为敌后战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我们来到了百团大战纪念馆的二楼。这里采用了声光电技术、半景画和大型沙石模型等形式,展示战役地形及战斗过程,还原了狮脑山战役的场景。 步入二楼狮脑山战役展区,这里的声光重现1940年秋的雨夜,八路军与日军在狮脑山的激烈战斗的场面。日军飞机如黑蝗蔽日,两千伪军向山头猛扑。画面上八路军战士裹着湿透的褴褛军装,持卷刃大刀滚入敌阵。 这些技术手段结合历史档案和文物,生动再现了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破袭日军交通线、打击日伪势力的历史场景。 漫步在纪念馆内,仿佛翻开历史长卷,每一步都踏着先烈的足迹。在这里,每一块砖石都铭记着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荣光,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不朽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据介绍,百团大战纪念馆历经岁月洗礼,荣誉不断。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年吸引游客40余万人次。如今,该纪念馆已成为省内外党员干部及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了位于狮脑山主峰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前,瞻仰了百团大战纪念碑,向百团大战人民英雄和纪念碑鞠躬致敬!</p> 据介绍,百团大战纪念碑始建于1987年,由主碑、三座副碑、题字碑及长城雕塑群等组成 。主碑高40米形如刺刀,象征战役起始年份1940年,三座副碑代表参战的八路军主力部队,227米长城墙体寓意军民抗战屏障。该建筑群于1997年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我站在狮脑山顶,望着眼前巍峨的百团大战纪念碑,仿佛看见了七十年前的硝烟。那是一个被炮火犁过的山坡,弹坑还在,战壕还在,英雄的热血早已渗入了这片土地……。 在纪念碑西侧,一面巍峨的英烈墙静静矗立,上面镌刻着4860位在百团大战中英勇捐躯的烈士姓名。参观者们在此驻足凝视,深感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珍贵。 站在纪念碑前,心中涌动的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无限敬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深邃的情感。在这里,每一块砖石都铭记着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荣光。<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他们无畏的奋斗铸就了民族的辉煌,让我们向所有为国家、为人民献出生命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站在纪念碑前,让我们再一次回望历史,都能感受到先烈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先烈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让我们共同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拜访活动就要结束了,回望纪念馆如一颗星辰嵌在山脊。忽然懂得,这巍巍丰碑并非石铁铸就,而是由四万万人未冷的热血凝成。历史,不仅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更是一剂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清醒剂。百团大战纪念馆在提醒着我们,应当时刻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百团大战的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开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