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水情

独行者

<p class="ql-block">邵水河拦河坝:湖南省滑翔学校的学子们心中的记忆锚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要在地图上精准标记邵水河拦河坝的位置,它便坐落在邵阳市区母亲河——邵水河的城区核心河段。其地理坐标大致锁定于东经111.28度、北纬27.14度附近。具体而言,这座实用而朴素的闸坝,横亘在邵水河下游约八百米处,与青龙桥遥遥相望,恰如一道嵌入城市肌理的温柔臂弯。它沉稳地连接着两岸,北侧是车水马龙的邵水东路,南侧是烟火升腾的邵水西路。坝体虽不宏伟,却以其独特的地理坐标,成为城区水网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枢纽,默默塑造着上下游的水流姿态与城市生活的韵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在1966年那段风云激荡的特殊岁月里,当文革的浪潮席卷而至,工厂的轰鸣戛然而止,校园的钟声归于沉寂,这座本为水利而生的拦河坝,却为湖南省滑翔学校的学生们意外开启了一扇通往自然乐园的大门。闸坝拦截形成的宽阔水域,水质澄澈,成了我们这群滑校学生无拘无束的天然泳池。我们如同归巢的飞鸟,在水中尽情舒展青春的身姿,溅起自由的水花。坝下水流冲刷出的浅滩,卵石温润,小鱼小蟹在其间灵动穿梭,每一次俯身摸索都满载发现的雀跃。南岸那一片茂密葱茏的竹林,更是我们动荡岁月中的静谧港湾。竹影婆娑下,我们摊开书本,让知识在膝头悄然流淌;闲暇时,挖一截虬曲的竹根,细细打磨成烟斗的形状,那拙朴的工艺品里,藏匿着青少年人的巧思与时代的闲愁。闸坝无言,却以其特有的包容与馈赠——水的清凉、滩的趣味、林的幽深,为滑翔学校的学子们构筑了一个动荡年代里珍贵的避风港,承载了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与最为本真的欢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十载春秋如白驹过隙,当我重临故地,静立邵水河拦河坝之畔,闸门依旧开合,河水不舍昼夜。青苔浸润的石坝,如同刻满时光密码的碑石。作为一项水利工程,它曾尽职地调节水量,润泽两岸田畴与市井生活。但此刻,更让我心潮难平的是它所占据的这片独特空间——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点,更是一个深沉的情感容器。它曾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以其温柔的水域与葱茏的岸线,为我们这群青少年提供了一片喘息、嬉游与梦想的自由天地。那些浸透在河水里的笑语,竹林下的低语,浅滩上的专注摸索,早已沉淀为生命河床上最温润的卵石,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邵水河拦河坝,其位置不仅铭刻于城市地理的经纬之上,更深深烙印在一代人的心灵版图中。它横卧于邵水河城区段的关键节点,以坚实的身躯履行着水利使命。然而,它更以这片特定的、不可替代的河畔空间,在1966年的夏天,为一群湖南省滑翔学校的青少年提供了动荡洪流中珍贵的诺亚方舟,收容了我们最清澈的快乐与最朴素的梦想——这份因特定位置而生的独特记忆价值,使它超越了冰冷的水工建筑,成为了一座温暖的精神地标,矗立在城市与时光的长河之中,也给滑翔学校的同学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老的邵水河拦河坝,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未。(此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2023年新修建的邵水河拦河坝。</p> <p class="ql-block">新拦河坝坝面,可容行人通行。</p> <p class="ql-block">邵水电站</p> <p class="ql-block">拦河坝调节闸(原坝遗留)。</p> <p class="ql-block">船闸(原坝遗留)</p> <p class="ql-block">下游放水闸(己缺失,旧坝遗留物)。</p> <p class="ql-block">谨将此文献给上世纪60年代在湖南省滑翔学校学习过的同学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