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马上就要进入藏历新年,各地的藏民将纷纷进入寺庙,以各种活动庆祝藏历新年,进行朝拜祈福。而各寺庙也将举行晒佛、法会、金刚舞、晒宝等活动。2022年春节我曾前往阿坝县格尔登寺、各莫寺参观那里的莫朗节,2024年春节又前往石渠县和青海达日县,在达日县的查朗寺观看了法会和金刚舞。今年春节计划经阿坝州红原县前往甘南郎木寺、拉扑楞寺,再前往青海久治县德合隆寺,达日县查朗寺,最后经青海班玛县到阿坝州壤塘县,前往壤塘寺,再经马尔康返回成都。 2月8日 早上7点从成都出发,经蓉昌高速前往阿坝州。经蓉昌高速,穿过鹧鸪山隧道后,在刷经寺下高速,沿国道248前往查针梁子。到查针梁子山顶,原计划左转先前往达格则寺,但仅行驶了几百米,发现前往达格则的道路全被厚厚的积雪铺满,车辆无法前行,如要继续前行就必须安装防滑链。于是只得放弃,继续下山前往红原县城,下山途中,积雪铺满道路,我们由于是越野胎没装防滑链,但车行十分谨慎缓慢。但较去年我们在石渠县遇到的积雪,就差远了,去年在石渠县,大雪将道路完全掩盖,仅能靠从车辙和路边的电杆判断道路的所在。 查针梁子 从山上下来,前往红原县的国道上,积雪渐渐稀少,车行速度也加快了。 中午1点过,到达红原县城,吃完午饭后,我们前往红原麦洼寺。 麦洼寺是红原最有名的藏传佛教寺庙,该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阿木柯河乡的背后,距红原县城17公里。麦洼寺也叫万象大慈法轮林,是草地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中最大的寺院,至今已有370余年的历史。 来到麦洼寺,这里异常热闹,很多藏民在此转经,煨桑祈福。 麦洼寺的世界和平塔是世界上最高的菩提塔,耗时15年建成,塔高127米,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规模宏阔,造型优美,是川西红原上一道圣洁辉煌的风景。 世界和平塔 和平塔下玩耍的藏族小孩 麦洼寺世界和平塔 从麦洼寺出来,来到红原瓦切乡的瓦切塔林。 瓦切塔林藏语意为"大帐篷",这里有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甚为壮观。<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瓦切塔林的主塔,是一座金字塔形状的佛塔,由众多小塔组成。最高处是一座鎏金铜制小塔,这种塔构成塔的建筑模式,是藏传佛教佛塔一大特色。整座佛塔加上构成塔身的小塔,一共是108座。 瓦切塔林 下午5点过,我们来到若尔盖县唐克镇的黄河九曲第一湾。黄河九曲第一湾在平时是要收门票的,但冬天几乎没有游客,也不收取门票。 来到九曲第一湾,我们先来到山边的索仓寺。索仓寺,也称索格藏寺,藏语是索仓扎西特钦岭,意为蒙古后裔吉祥大乘洲,寺院背靠“加迪嘎莫”山梁,面向黄河九曲第一湾。 当天天气不太好,云层较厚,天空发灰也不通透,偶尔露出一点的太阳也很快被云层遮住,没能如愿拍到漂亮的黄河九曲第一湾的日落。 回到唐克镇,由于不是旅游季节,我们所定的酒店居然是唐克镇唯一一家在经营的酒店,而吃饭,逛遍整个唐克镇,仅有两家清真的牛肉拉面在营业。 2月9日<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一早醒来,发现天边露出一丝红色,可能能看见日出。于是马上下楼,驱车再次来到索仓寺门口,飞起无人机拍摄日出时分的景色。由于太阳是从黄河九曲第一湾的对面升起,日出时分的九曲第一湾并没有出彩之处。反倒是初升的阳光将庙宇的金顶照耀得金碧辉煌,远处村庄的寥寥炊烟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美丽。 清晨的索仓寺 清晨的索仓寺 酒店没有早餐,只得在牛肉拉面馆解决早餐后,驱车前往甘南的郎木寺。 从唐克镇经217省道,经过辖曼镇,在日尔朗山隧道前汇入213国道。穿过日尔朗山隧道,再行一段路后,于上午10点半来到郎木寺。 郎木寺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一镇分两省,不仅语言有差异,而且习俗也有区别,甚至连两省居民的住宅和寺院的建筑风格也大相径庭。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郎木寺经过历世活佛的创建、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印经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五世活佛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活佛的灵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佛塔。 在寺院的经堂门口,不少虔诚的信徒坐在廊下,寺院的僧人也在经堂门口摆上佛像,供上酥油等及净水,看来一会有法事活动。但等到中午1点左右,法事活动还没开始,由于我们需赶往拉卜楞寺,只得放弃等待即将开始的法事活动,前往夏河县。 从郎木寺出来后,沿国道213继续向甘南夏河县的拉卜楞寺前行。途中,经过尕海湖。冬天的尕海,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在冰缝的湖水中,一群天鹅正在冰湖中嬉戏。 在碌曲县,又转入568国道,继续前往夏河县。下午来到夏河县拉卜楞寺。 因明天拉卜楞寺要举行盛大的晒佛活动,此时的拉卜楞寺,聚集了四方虔诚的信徒,人潮涌动。拉扑楞寺本来是要收取门票的,但正值盛大法事活动,也不收门票了。我们跟随转经的人群来到寺内。 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 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 夕阳西下,将寺外的山坡染得通红。预示明天将是一个殊胜的日子。 2月10日 拉卜楞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它的晒佛活动必将迎来四方成千上万的信徒,稍晚一定会堵车。因此,我们一大早吃完早饭,早早来到拉卜楞寺,此时寺内外已人潮汹涌,各地的信众,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穿戴精致的饰品,前往晒佛台前的广场。 我们随着朝圣的人群,沿着转经长廊,跟随转经的人群,首先来到大金塔,登上大金塔,俯瞰整个拉卜楞寺。 僧人在佛像唐卡将经过的地方撒上祥云图案。 晒佛节又称亮佛节、浴佛节。晒佛作为“正月祈愿法会”的重要内容,是为了将佛的形象展示人间,让僧俗信众通过心灵去感受,对此顶礼膜拜,祈愿佛法常驻。 上午9点,晒佛活动开始,人群蜂拥至晒佛台的周边,将寺内通往晒佛台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不得已,工作人员强行分开人群,开辟出一条通往晒佛台的道路。 首先,寺内冲出由僧人装扮的一只牦牛和一只老虎,冲向围观的人群,趋使人群向后退,留出更宽的通道。 接着,一只马队从寺院驶出,马上的人身着鲜艳的服装。从服饰来看,有点像蒙古族的服饰。毕竟,蒙古族也信奉的是藏传佛教,清朝康熙年间时青海是蒙古和硕特部的地盘。清康熙四十九年(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来到扎西滩,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建修拉卜楞寺院。 马队过后,一队僧人手持法器,在前开路。后面几十个僧人扛着巨大的佛像唐卡穿过拥挤的人群,经过寺院门口的桥后,扛着佛像唐卡爬上山坡,来到晒佛台。 随后一幅宽12丈、长30丈的彩绣大佛像在金黄色绸缎的覆盖下舒展在晒佛台上。 在阵阵法号声中,当覆盖的黄色丝帐被徐徐揭开,佛像在晒佛台上缓缓展开,巨大的阿弥陀佛佛像展露出来, 在台下等候的藏族民众口里不断地念诵着经文向佛像跪拜,表达敬意。此时此刻,法号声、诵经声、欢呼声,人声鼎沸,鼓乐齐鸣。人们纷纷涌向晒佛台下,将能代表心意的哈达纷纷抛向佛像。 大约二十分钟,晒佛节接近尾声,巨大的佛像又被黄色的丝绸缓缓遮盖,僧人们开始从晒佛台的顶端将佛像慢慢放下,台下的僧人将它缓缓卷起来。被卷好的佛像唐卡以马队为先导,在虔诚人群的簇拥下又按照原先的方式抬回寺院,佛像带走了人们的祈愿和祝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