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西北尕老汉

<p class="ql-block">张北华。原149师446团(老52师155团,前身是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第一任团长。</p> <p class="ql-block">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p><p class="ql-block"> 张北华</p><p class="ql-block">深夜,朔风呼号,大雪飞扬,寒冷封锁着鲁西的原野。 </p><p class="ql-block">一支小小的队伍,冒着风雪,冲破严寒,沿着山间的崎岖小路, 急速地前进。雪在同志们的脚下发出嚓嚓的声音,这声音整齐、急促、 坚定,好像一支战斗的歌曲,激荡着我的心。我不由地想起了一个多月来所走过的道路.... </p><p class="ql-block">当日寇南渡黄河,分两路钳击济南,我和程重远同志接受省委指示,背起行李,走出泰安县城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有多么沉重啊!武装, 武装,必须抓武装!当时脑子里只有这两个字。没有武装,我们将成为敌人屠刀下的羔羊!因为没有武装,在同阶级敌人斗争时,我们束手就擒,在监狱中度过了整整四年的囚犯生活!现在,我们冲出了囚笼,一定要手执武器走向战场,用血,用武器,用智慧,用正义的战争, 来消灭民族仇敌!但是,武装从那里来?没有人发给一支枪,一粒弹! 我们拖着出狱后的虚弱身体,夹杂在难民群中,很快的来到泰安西南的夏张镇,会见了崔子明同志和省委早些时候派来的远静沧同志。崔子明同志也是刚刚出狱。大家虽然素不相识,却像久别重逢的亲人, </p><p class="ql-block">同烦恼共喜悦,谈的想的无不是搞武装的事。 </p><p class="ql-block">可喜的是,就在这时,就在这个夏张镇,一支真正的抗日武装诞生了,崔子明等同志经过一番劳碌奔波,以防范韩复榘溃兵抢劫为名, 从镇上地主富商手里弄来了十一支枪。于是,我们便从为夏张镇站岗放哨开始,开展了建立游击队的活动,但到了元旦,日寇侵占泰安, 夏张镇告急,我们十个人十一支枪拉出夏张镇后,又遭到各种反动势力的压迫。初到馍馍山, 村长不让住,只好在数九寒天钻进过去常住土匪的鹁鸽洞。</p><p class="ql-block">在山洞里饥寒交迫不说,夏张镇的地主富商还造谣说我们拖枪上山当土匪了, 煽动起附近的红枪会头子剑拔弩张地要来打我们,只好又移驻古刹香水寺。在这里,经过在本地当过小学教员的夏天任、曹龙骧、叶子真等队员通过社交关系,进行了许多宣传、统战工作,才使情势缓和下来, 并把队伍扩大到三十多人。</p><p class="ql-block">也就在这天寒地冻、衣食无着的时候,我们这支渴望战斗胜过渴望温饱的年轻队伍,与肥城三区葛阳斋、陈惠民领导的30多人的游击队合并起来,一举袭入肥城,歼灭了二三十个汉奸武装,并把汉奸头子维持会长范维新公审枪决,打响了游击队历史上的第一仗。 </p> <p class="ql-block">上图,泰西抗日武装起义的组织者,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的创始人张北华(后左一)、远静沧(前左一)、崔子明(前左二)、程重远(后中)、夏振秋(后左三),1938年4月在山东肥城合影。</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一仗的影响,远近村镇二百多人前来投奔我们,队伍得到壮大,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的红旗从此打了起来。 </p><p class="ql-block">队伍刚整编完,忽然得到情报:津浦路上的界首镇只驻着七八个日本鬼子,门前放着摩托车、小汽车,看来住的是个什么官,附近界首车站驻着30多鬼子,但相距一里多路,也不像是一伙的,于是, 便抽出六十名精干队员,由我和崔子明、程重远、陈惠民率领着,开始了游击队历史上的第二次行动---奔袭界首。 </p><p class="ql-block">队伍在山间小路上疾进。雪渐渐稀落下来,山野里投下了清淡的月光。三点钟左右,队伍翻过香水寺附近的高山,抄小路接近了界首车站。 </p><p class="ql-block">队伍停下来,进行布置:程重远带一小队到车站以南,负责割断通往泰安的电线,然后控制附近的桥洞,防止泰安敌人增援;陈惠民</p><p class="ql-block">带一小队包围车站,不叫车站敌人增援街里;崔子明率一小队进街消灭那七八个鬼子。 </p><p class="ql-block">各队进入岗位,单等崔子明小队的动静,但等了很久,街里仍然静寂无声。这次战斗的目的就是消灭街里那七八个鬼子,这一小队搞不好,就等于战斗的失败。大家为此十分焦急。 </p><p class="ql-block">我决意到街里去看看,便在陈惠民小队找了一个队员,提上大砍刀, 穿过铁道桥洞,走近街南头,然后沿着墙根轻手轻脚向里摸,一边前进一边谨慎小心地搜索着周围的情况。快到街中心的时候,看见一个朝南开的门上挂着日本“膏药”旗,门前停着摩托车、小汽车,这便是我们的袭击目标,我们一边寻找小队,一边信步走到了一家车马旅店门口。听里面有人谈话,便把掌柜的找出来打探情况。这矮小老头一听打问鬼子情况,面色惊恐地说:“呀!鬼子可多啦,足有三百!是今晚八点钟开过来的,说是从这里过路,街南街北,前街后街都住满了!” </p><p class="ql-block">听他这一说,我的心凉了半截。情况变了,我们本来是奔那七八个鬼子来的,偏偏碰上大队鬼子在这里宿营。怎么办?看来只好撤退了。 但跑了一夜路,又费了这么多心血,难道就这样罢手?我的脑子里在激烈地斗争着。 </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大街往回走,又来插“膏药”旗的大门前,仍然不见我们的小队。真的就这样撤回去吗?心里实在不甘心。鬼子的驻地连个哨兵也没有,这可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呀!呀!踌躇一阵,我把心一横,对那个队员说:“走!咱们进去看看!”两个人就地趴下,向院里爬,爬过漆黑的门洞来到二门,再爬进二门,沿东墙根走。东房里有战马吃草声,再走到西房前,里面传出叫化子喝稀饭似的鼾声、用吐沫点破窗纸一看,只见炕上、地上,横七竖八睡满了死狗一般的鬼子。 当中燃着支蜡烛,武器全靠在墙上。我看着那些剃着和尚头、盖着黄军毯、哼哈死睡的日本强盗,仇恨的火顿时燃便全身,提大砍刀的手也痒痒起来。我们摸到门旁,揭开挂在门上的油布,慢慢推开门, 进去搞鬼子的枪。搞了一些枪,那队员说:“我们砍他他几个吧!”我说: “不忙、先把枪运出去,联络上小队,再回来干!”两个人运出三支步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门不远,见一伙人朝我们走来,一打暗号,正是崔子明小队,原来他们摸错了路,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我立即把敌情的变化向大家作了介绍,然后说:“这院里的鬼子睡的正死。咱们进去砍他几个好不好?”崔子明说:“好!只是人不能进去多了,走,咱三个去!”队员刘西岐说:“我也去!”于是,我们随即布置其他队员沿街布岗,我和那个队员带着崔、刘二人又折回鬼子的院子。 </p><p class="ql-block">我们径直来到西房,把那个队员留在门口放哨,我和崔刘三个便进了屋子,各人迅速找好了攻击目标。我两脚叉开,举起大刀,崔子明举起了日本指挥刀,刘西岐手里的刺刀对也准了鬼子的秃脑壳。我看大家都已准备好,双臂一抡,咔嚓一声砍了下去,崔子明的指挥刀应声也落下去,刘西岐的刺刀也刺进了鬼子的秃脑壳,我那把大刀像切西瓜一样,接连砍掉三颗人头,崔子明也连着剁了几个鬼子,刘西岐端着刺刀也在不停地捅。大家正在干得解恨、眼红,子明刀下的-个鬼子没被砍死,噢噢地叫唤起来。这一叫,全屋的鬼子都惊醒了, 先是一阵鬼哭狼嚎的吵嚷,接着,房子里展开了一场搏斗,我们继续向鬼子砍杀,鬼子拿起军毯向我们扑打,企图用军毯把我们手里的刀裹掉。我看继续打下去对我们不利,便命令撤退。三个人边打边退出门. 招呼外边的那个队员飞快跑出了院门。这时院里枪声乱响起来,接着车站、街里也都打响了。 </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再沿原路走了,便转头向北撤退。正走着,迎面来了个提枪的人,一问口令,那家伙“嗷嗷”地不知道说什么,我一听是鬼子, 急忙一个箭步窜上去,照他脖子猛砍一刀,砍的他像一块木板、扑通一声栽倒了。 </p><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向北跑,背后响着急促的皮鞋跑步声,子弹也在身旁吃吃地追逐我们。又跑出一段路,来到街中心的小桥,我们急忙下河, </p><p class="ql-block">顺着干河道向西,跑过铁路,甩掉了敌人。 </p><p class="ql-block">在街里响起枪声的时候,包围火车站的陈惠民小队便按预先的计</p><p class="ql-block">划动作起来。陈惠民爬上路基,用步枪揍倒了鬼子的哨兵,枪一响</p><p class="ql-block">正在睡觉的鬼子提上枪就往外跑,陈惠民小队对准房门、得心应手地</p><p class="ql-block">猛打起来。向外跑的鬼子大部分被打倒在门口,死尸成堆,后边的再</p><p class="ql-block">不敢出来,就依在门窗旁抵抗,双方展开了猛烈的对射。 </p><p class="ql-block">我们退到铁路西边的山头上,远远看见东边的泰山边上,炮弹东</p><p class="ql-block">个西一个地爆炸,界首街上的重机枪也在向泰山扫射,显然鬼子以</p><p class="ql-block">为夜袭界首的游击队,是从泰山上下来的。 </p><p class="ql-block">这时,东方泛起鱼肚白色,开快亮了。车站上还打得正热火,队</p><p class="ql-block">员按规定的联络信号朝天连放三枪,通知陈惠民和程重远小队赶快撤</p><p class="ql-block">出战斗。信号发出后,车站上传来一阵更猛烈的射击,原来这是陈惠</p><p class="ql-block">民小队向日本战马发动的最后攻击,一阵乱枪打死了十几匹战马后, </p><p class="ql-block">小队便悄悄地撤离了车站。 </p><p class="ql-block">天明以后,队员们三三五五来到会合地点夏张镇,集合点名时, </p><p class="ql-block">知道队员管伟同志牺牲了,还有另一名队员挂了花,我们就是以这些</p><p class="ql-block">代价,取得了打死鬼子二十余人、战马十多匹的胜利。时逢旧历年关, </p><p class="ql-block">夏张镇群众送来肉、面、酒、菜慰问我们,全体游击队员在胜利后的</p><p class="ql-block">欢乐中度过了一九三八年的春节。 </p><p class="ql-block">以后程重远同志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纪念这一战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记:泰西游击队在界首战斗后,进一步扩大了队伍,旋即投入配合台儿庄战斗的大破津浦路的斗争,炸山洞,毁桥梁,袭击敌人的列车和据点,特别是道郎战斗,连战连捷,歼灭了大量敌人。 队伍在胜利的斗争中迅速成长壮大,并在东平、肥城、泰安、等县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到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它已拥有四千余人,改编为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成为鲁西敌后的一支抗日劲旅。 </p><p class="ql-block">(原载《星火燎原》第五册) </p> <p class="ql-block">说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一文,是上世纪50年代,父亲应《星火燎原》编辑部约稿写的一篇回忆录,后收入《星火燎原》第五集。</p><p class="ql-block">原149师446团(前身是52师155团,再前身是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号称大刀团,源自这次刀砍鬼子兵的战斗。</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又恰逢父亲去世50周年纪念日,特发此文——《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以作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