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的思考(一)

毛正公

<p class="ql-block">不知你第一眼看到下图这四个字时想到了啥,有一次在电视屏幕上猛然看到这四个字时,我产生了可笑的误读。</p> <p class="ql-block">如同许多老者一样,我没有追剧的爱好,但有开着电视偶尔扫几眼的习惯。那天走到电视机前恰好看到电视机屏幕上“隆庆开关”四个大字时,觉得很有意思,居然还有名字叫“隆庆”的电器开关,当然感到这个名字起得挺喜庆。</p> <p class="ql-block">坐下看了一会电视才顿悟,这个“隆庆开关”不是电视广告,指的是明朝隆庆元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物资于东西二洋。</p> <p class="ql-block">隆庆开关使得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p> <p class="ql-block">看完电视觉得很好笑,为什么会产生这么离谱的误读。或许与经常路过附近的隆庆制衣店有些关系,每次路过时总觉得这个名字好,喜庆又吉祥,甚至多次有过在此处定制件唐装穿穿的想法。虽然一直未进此店,但店名却牢记于心。但是,一个店名影响思维?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仔细想想,从根本上讲这与赋闲老人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有关。当退休生活的节奏舒缓下来,当生活的重心向柴米油盐倾斜,你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就慢慢地发生了转变。</p> <p class="ql-block">一是生活重心转移,生活方式趋向于简单化。这导致思想活动单一,思维能力弱化。退休后大部分人都彻底告别了长期从事的专业,把相关专业书籍送人。朋友圈中有人发表相关专业问题的链接从来不看,更不会发表意见。工作期间不知道看了多少名人痛批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的文章,也熟知一些闭关锁国导致的经典笑话。但是,在闲云野鹤一样的日子里,早把这些遗却于山水之间了。现在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明天吃什么?吃什么更安全和健康,既能满足口感与营养成为思考的主要问题。慢慢的思考的重点转移了,思考内容的优先度变化了,琐碎生活小事占据了主要空间,遇到问题自然先往吃穿用上靠了。</p> <p class="ql-block">二是阅读的视野日渐狭窄,阅读动力骤减,看待世界的目光也难免趋向简单与直接。或许天天在看书,但阅读内容都相对固定了,只看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了职业发展的硬性要求,慢慢的忽视学习本身对于保持思维敏锐性的价值。主动挑战陌生知识的动力大大减弱,读书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低。学习也以休闲娱乐为主。许多人觉得我摄影学的还不错,实际上别人是学做摄影家,而我是把摄影作为户外运动的副产品,纯粹的摄影玩家。学习一些摄影知识只是为了玩的更好一点、更洒脱一点、更专业一点。这也算是当年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在玩上的体现和继承吧。赋闲后的安宜生活,凡事均与日常与生活联系一起思考,再也不会去想封建社会闭关锁国那些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是社交圈层的相对固化并弱化,对话交流圈越来越同质化。日常接触的多为背景相似的老友老同事,鲜有思维碰撞的火花,长此以往易形成回音壁效应。大力删除无效社交,朋友圈一删再删,各类活动能推则推。社交圈的弱化导致信息渠道的自然收缩,工作时的多元信息流中断,喜欢获取的信息局限在养生和保健等有限领域。这</span>削弱了应对复杂社会的能力,导致可能轻信网络谣言、难以理解新观念和决策时举棋不定。</p> <p class="ql-block">一切以快乐生活为中心。快乐生活的根本在于简单。长此以往,思维渐渐单一了。想问题自然是从最简单入口进入了。老从腿起,愚从脑始。世上之物,不用则废。老了生活可以简单一些,但是,思维方式似乎应复杂一些才能应对飞速变化的多彩世界。</p> <p class="ql-block">开关的功能简单明了,非开即合。人类社会却是复杂多变的。赋闲后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单一化是值得重视并加以改正的。</p> <p class="ql-block">要拓宽阅读和浏览范围,跳出“舒适阅读”的模式,应尝试涉猎一些不同领域书籍。以古代先哲每天读十页资治通鉴的模式,慢慢读,慢慢的翻。不在深入,在与新知的遭遇和碰撞。你不会去考试了,不用担心不及格,现在读书一知半解足也,但一定要去读。现代网络的发达,视力不佳时,听听优质有声书和课程,也能获取一些碎片性知识。</p> <p class="ql-block">要打破“简单化”的思维,必须<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持开放与好奇,主动为大脑引入多元养分,积极进行思维锻炼。让岁月沉淀的智慧,在复杂世界面前依然从容而深邃,以</span>理解世界的变化,淡定应对新知识和新规则的不断涌现。</p> <p class="ql-block">要保持必要的社交圈,使生活方式多样化。记得多年前,有一次在马祥兴清真馆见到四位长者相聚,一鱼两菜一汤。随身携带的一瓶白酒一分为四,边饮边聊,相叙甚欢。餐闭结账时四位仁兄各自从口袋中取出钱买单,AA付钱。使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一位仁兄付账时从口袋中拿出一手帕,打开取出纸币和钢蹦付自己的哪一份。他们之间的交往恐怕已经不是为了这顿饭,而是为了这次见面(见一次多一次的见面),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老了不仅要纵情于山水间,更要有自己的社交圈。</p> <p class="ql-block">(文中部分图片由即梦AI和豆包按照输入要求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