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9日,我与同事到宁夏参观了西夏博物馆,观瞻了西夏陵。</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1日,从法国巴黎传来消息:"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西夏陵有9座帝王陵、271座陪葬墓、1处大型建筑遗址(北端建筑遗址。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申遗历时14年终获成功。入选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其完整展现11-13世纪农牧文明交融特征,特别是陵墓群与贺兰山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今年10月,青山团将从宁夏进入西内蒙古和蒙古国旅游,神密西夏这个距今近千年,立国存续近两百年的王朝,再次走进视线。</p> <p class="ql-block">西夏(1038-1227年)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鼎盛时期:西夏通过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确立三国鼎立之势,疆域涵盖今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控制河西走廊丝路要道。</p> <p class="ql-block">庆历和议。这是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与西夏达成的和议。宋夏战争爆发后,宋朝屡遭失败,损伤惨重,朝野震惊。且军费开支浩大,人民负担加重。西夏在对宋战争中损耗也颇严重。又因双方停止互市,西夏国内物资日渐匮乏,故遣使与宋议和。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双方定议:①西夏首领元昊答应取消帝号,而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②宋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有其他岁时赏赐,合计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③重开保安军◇今陕西志丹)、高平寨(今宁夏固原)等沿边榷场贸易。史称"庆历和议"。</p> <p class="ql-block">"西夏文"。西夏国建立前夕,李元昊便让大臣野利仁荣等创造了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民族文字﹣﹣蕃文,即后世所谓的"西夏文"。西夏文的创制对西夏文化的兴盛、佛教的传播、文学的繁荣、印刷术的进步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中国二十多种民族古文字之一,西夏文是西夏文化的代表,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添异彩。</p> <p class="ql-block">"朴诚方正",形容人质朴真诚、正直不阿的品格特质。</p> <p class="ql-block">蒙古6次攻打西夏,历时23年(1205-1227年)。蒙古攻打西夏的核心原因是其战略扩张需求、地理优势争夺以及西夏反复臣服引发的矛盾。蒙古将西夏作为南下扩张的战略跳板,并通过多次战争逐步削弱其国力,最终彻底消灭西夏。</p><p class="ql-block">1.第一次进攻(1205年):成吉思汗以西夏收留蒙古仇敌为由突袭边境,劫掠物资后撤军。</p><p class="ql-block">2.第二次进攻(1207年):围攻西夏斡罗孩城数月未克,后因后方动荡撤军。</p><p class="ql-block">3.第三次进攻(1209年):攻破克夷门要塞,引黄河水灌中兴府,迫使西夏献女称臣。</p><p class="ql-block">4.第四次进攻(1217-1224年):因西夏拒绝出兵助蒙攻金,蒙古攻至都城,西夏再度臣服。</p><p class="ql-block">5.第五次进攻(1224年):西夏联金抗蒙,蒙古攻占银州,西夏第三次屈服。</p><p class="ql-block">6.第六次灭国之战(1226-1227年):成吉思汗亲征,连克西夏重镇,围困中兴府半年,西夏末帝投降。</p> <p class="ql-block">战争是残酷的,消耗国力,伤害无辜,摧枯拉朽一切。1227年成吉思汗在围攻西夏时去世(死因有中毒、受伤等多种说法),临终留下"灭其国、屠其民"的遗诏。蒙古将领为泄愤实施屠城,导致中兴府数十万军民被杀,党项文明遭到系统性毁灭。最终导致西夏灭亡。</p><p class="ql-block">而元朝从忽必烈1271年定国号"大元",到1368年元顺帝北逃,共98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历史周期律不可抗拒。</p><p class="ql-block">历史是一面镜子。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即使现代社会文明,又何尝不是如此!</p><p class="ql-block">现代战争惨烈,一旦卷入,不仅中断发展,甚至万劫不复。</p><p class="ql-block">不好战,不惧战,强军才能止战。</p><p class="ql-block">和平崛起之路艰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