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见苏韵•收官展

老牛

<p class="ql-block">《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策划的大型文化巡展,通过“数字科技+珍贵文物+沉浸体验”的创新模式,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span>的顶级文博资源下沉至基层城市,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马拉松”。</p> <p class="ql-block">巡展活动覆盖江苏13个地级市,从2024年9月27日在盐城站开幕后,环省各市巡迴,至2025年7月20日南京站闭幕,历时近十个月。</p> <p class="ql-block">巡展呈现了水韵江苏的历史之韵、人文之魂,并配套策划了一系列教育活动。</p><p class="ql-block">在南京,同步启动南京“文博之夏”系列活动,联合100所学校开展馆校合作,推动青少年文博教育。</p> <p class="ql-block">七月二十日早上九点多,气温已达32度,但“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内,挤滿了顶着大太阳,赶来参观收官之展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虽然7月18日傍晚,我刚刚从浙江回到南京,7月19月预约,7月20日我还是匆匆赶到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来挤最的一班车。</p> <p class="ql-block">进门之后,迎面是镜面水韵走廊:深蓝色主调空间搭配镜面与投影,营造江苏“江河湖海”的流动感。</p> <p class="ql-block">室内气温很高,人人汗流浃背,但参观的热情更高。</p> <p class="ql-block">整个展览分为四大板块(四个见):01见物;02见展;03见证;04见面。</p> <p class="ql-block">1:见物——顶级文物零距离</p><p class="ql-block">该厅汇集三大馆20余件重磅藏品。</p><p class="ql-block">包括:南京博物院的【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p><p class="ql-block">南京博物院的环保黑科技【东汉.错银铜牛灯】;</p><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的【明.饕餮纹玉杯】;</p><p class="ql-block">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清.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等等。</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俗称【小粉炉】。本次巡展的核心展品•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p><p class="ql-block">整器采用芙蓉石打造,通体布满长短不一的天然纹理,造型古朴敦厚,雕琢精细,甚为精品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芙蓉石是石英的一种,又称“粉晶”,质地较脆,打磨时易碎。颜色粉红,晶莹剔透,常用于打造首饰等娇小玲珑的饰品。整块芙蓉石雕琢成如此大件的器物,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与传统展览不同的是,这里以“屏”为媒,以“数”见物——通过裸眼3D、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观众可水平360°旋转、亦可垂直360°翻跟头,缩小、放大文物细节。</p> <p class="ql-block">甚至触碰屏幕“拆解”文物结构,让文物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东汉初年)【错银铜牛灯】•南京博物院 </p><p class="ql-block">通高46厘米,牛身长35.5厘米,纵12.6厘米。</p><p class="ql-block">1980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全灯设计绝妙,铜灯分灯座、盘、罩、盖四部分,可以拆卸。盘和罩均可左右移动,以调节灯光照射方向。</p><p class="ql-block">在牛首上连一弯管与灯体相接,是烟道又是灯把手,一举两得。牛体与灯体也相连,牛腹中空,可存水溶烟,烟尘可收纳循环,此乃汉代的环保黑科技。</p> <p class="ql-block">用手指触屏,可放大放小,亦可旋转翻身。</p> <p class="ql-block">同样,“以数字见文物”可以把“铜牛灯”拆分开来。</p> <p class="ql-block">(明)【饕餮纹玉杯】•苏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口径6.2厘米,高5.6厘米,杯口微侈,深弧腹,圈足,口沿外壁饰回纹一组,腹部饰回纹地饕餮纹一周。两侧透雕螭龙为耳,双目圆睁,如意形鼻,背部生脊,身姿浑厚。</p><p class="ql-block">此杯用料虽不为上乘,但雕刻工艺绝佳,采用浮雕、线刻等技法而制,造型规整大方,纹饰古朴典雅,器表光洁莹泽,刻饰精美,抛光讲究,雕工纯熟, 明代玉雕典范,应为民间陈设上品。 </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数字的【饕餮纹玉杯】。</p> <p class="ql-block">(清中期)【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口径25.7厘米,耳距37.7厘米,盖径25厘米,通高44厘米,盖顶置一铜鎏金卧象,并驮有聚宝盆,取太平有象之吉祥寓意。口沿处錾刻一圈回纹。炉身以天蓝色珐琅釉作地,单线掐丝莲纹,双线掐丝叶脉缠枝。该器釉料颜色丰富饱满,典型的宫廷陈设器、实用器,通常放置于大殿内两侧,用以焚香和装饰殿堂,寓意“吉祥太平”。</p> <p class="ql-block">手触屏幕可放大缩小。</p> <p class="ql-block">除三大博物馆的藏品外,地主方——南京市博物馆也展出了一些藏品。</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p><p class="ql-block">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明•渔翁戏荷琥珀杯】·南京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长12.5厘米,宽8厘米,高4.8厘米,选用整块深红色血珀制成,尽材施艺,造型别致。由一片卷起的荷叶构成杯身,荷叶下水草欹侧交错,形成杯的底托。荷叶边渔翁跃出水面,袒胸束发,肩挎渔篓,侧身盘腿,右手拽着飘动的荷叶,左手紧握跳动的鱼,渔翁欢愉的姿态与荷叶形的杯身巧妙结合,烘托出渔翁戏荷弄鱼乐在其中的主题,充满了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明•嵌宝石金盒】•南京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长8.5厘米,宽8.5厘米,高1.7厘米</p><p class="ql-block">金盒正面饰莲花、如意云纹,上嵌红宝石、蓝宝石和绿松石;盒侧面饰缠枝莲纹;盒底以如意云纹为地纹,上刻梵文六字箴言。</p><p class="ql-block">据专家考证,这种带链金盒是明代贵族女性佩戴的一种护身符盒,盒内中空可装经文,其功用近似藏传佛教中的嘎乌盒。</p> <p class="ql-block">2. 见展——云端博览30+特展</p><p class="ql-block">虚拟展厅:一键“云游”三大馆近30个精品展览。 </p> <p class="ql-block">AI数字人导览:点击这些人像,虚拟讲解员“苏小玲”实时介绍这些历史人物,并与这些人物对话,提升互动体验。</p> <p class="ql-block">3. 见证——5G运河穿越之旅 </p> <p class="ql-block">沉浸式运河全景:运用5G+VR、千亿像素技术,裸眼3D呈现大运河沿线8省17城风光,观众可“行走”于古运河畔,通过AR镜头体验船行水上的实景。</p> <p class="ql-block">4. 见面——文创与教育联动</p><p class="ql-block"> 文创市集:集中展售三大馆网红文创,如“小粉炉”周边、运河主题手作等。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京博物院的文创商品。</p> <p class="ql-block">苏博的文创商品</p> <p class="ql-block">《数见苏韵》 以数字活化文物、科技赋能传统为核心,既呈现“顶流国宝”的实物震撼,又通过沉浸式技术重构历史场景,真正实现“一城看遍江苏瑰宝”。</p><p class="ql-block">整个环省行活动累计吸引观众超187万人次,文创销售破1100万元,南京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影响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