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木莲简介

清茶

<p class="ql-block">一、 基本信息:巴东木莲(学名:Manglietia patungensis),是木兰科木莲属的常绿乔木,因首次在巴东县施阳桥发现而得名,又因其花瓣形似调羹,故又名调羹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 形态特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枝干:树高15-25米,胸径可达1.4米;树皮淡灰褐色带红色,小枝带灰褐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叶片:叶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14-18(2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朵:花白色,有芳香,径8.5-11厘米;花被片9,外轮3片近革质,狭长圆形,中轮及内轮肉质,倒卵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实:聚合果圆柱状椭圆形,长5-9厘米,径2.5-3厘米,淡紫红色,蓇葖露出面具点状凸起。</p> <p class="ql-block">在校园或公园的一角,我第一次见到了巴东木莲。它静静地伫立在建筑物前,深绿色的树叶层层叠叠,椭圆形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像极了古人诗中描绘的“翠叶生辉”。它的枝干笔直,树皮光滑,仿佛岁月并未在它身上留下痕迹。站在树下仰望,我忽然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自然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三、生长习性与分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长环境:生长于气候较温暖、湿润的地区,性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多生于石灰岩山地中下部土层深厚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理分布:产于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密林中,人工栽培在海拔220—350米的绿地中长势茂盛,是巴东的“县花”。</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旅行中,我走进了湖北西部的山林,那里是巴东木莲的原生地。山间空气湿润,阳光透过密林洒下斑驳的光影。我看到它生长在石灰岩山地的中下部,土壤深厚肥沃,仿佛它天生就懂得如何与大地对话。它并不张扬,却在林间静静绽放,像一位隐居的智者,守着这片绿色的净土。</p> <p class="ql-block">四、保护现状</p> <p class="ql-block">濒危原因:森林破坏严重,生境片断化,导致其野生资源迅速减少,现有种群难以自然更新 。</p> <p class="ql-block">保护级别: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参观植物园时,我看到一位老人站在巴东木莲旁,双手轻抚树干,像是在与它对话。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种植物不仅承载着生态的意义,也承载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它的濒危,不只是数量的减少,更是一种记忆的流逝。我们失去了太多森林,也失去了太多与自然连接的机会。而巴东木莲,正是提醒我们要珍惜这份连接的绿色信使。</p> <p class="ql-block">五、主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观赏价值: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大色白、芳香浓郁,是珍贵的风景绿化观赏树种 。</p> <p class="ql-block">经济价值:生长较快,树干通直,材质轻,易加工,是珍贵的造林树种 。</p> <p class="ql-block">科研价值:是木莲属分布最北的种类,对研究该属的分类与分布有重要科学意义 。</p> <p class="ql-block">在某个春日的午后,我偶然走进一片绿地,看到一棵巴东木莲正在盛开。白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像调羹般优雅地舒展,花心泛着淡淡的黄色,与翠绿的叶子形成鲜明对比。站在树下,能闻到淡淡的芳香,清新自然,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我忽然意识到,这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喧嚣中保持优雅,在平凡中绽放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