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许波</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276367</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1日,我们亲友团一行十一人自驾游来到四川成都,首选两个旅游胜地——都江堰与青城山,它们仿佛是镶嵌在巴蜀大地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吸引了国內外的无数游客,我们也是慕名而来此地旅游观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四川旅游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匆赶往都江堰景区。都江堰、青城山相距16公里,都属于都江堰景区,都是历史厚重的人文景观,尤其是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工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水利史上的丰功伟绩,有益于老百姓千秋万代。</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无坝引水工程,其名称历经“湔堋”“都安堰”等演变,至宋代正式定名“都江堰”。这座水利工程以“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生态智慧,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并于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西部,坐落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上。它是由控制引水的枢纽、引水渠道、水库等组成的一个工程系统。都江堰建成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它为四川盆地的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渠首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组成,鱼嘴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一分为二,外江泄洪排沙,内江引水灌溉,巧妙地平衡了江水的分配;飞沙堰低矮堰坝,在洪水来临时自动排沙泄洪;宝瓶口则像精准水闸,控制着内江进水量。</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2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景区主要有二王庙、安澜索桥、宝瓶口、鱼嘴分水堤、水利展览馆等景点。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世界上仅存的古代水利建筑工程,还可以看到岷江畔的秀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世界水文化鼻祖,它的建设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将自然条件的客观性、水沙运动的规律性、工程运行的协调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工程设施与自然的正面冲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光辉典范。</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都江堰景区,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更能领略到它如今的魅力。这里是生态宜居之城,森林公园里,珍稀动植物自在生长;清新的空气,澄澈的水质,宜人的气候,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溢洪道,凭借着独特的漩涡作用,将泥沙与洪水巧妙排出,减少宝瓶口的淤积,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内江的畅通。而宝瓶口引水口,恰似一扇精准的阀门,控制着内江的流量,确保灌溉稳定,让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鱼嘴分水堤,宛如一条灵动的鱼儿,静静地卧在岷江之上。它巧妙地将江水一分为二,内江用于灌溉,滋养着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外江用于泄洪,守护着两岸百姓的安宁。“四六分水、二八分沙”,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运用。</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水的乐章,是智慧的颂歌。看岷江水,奔腾不息 ,惊叹都江堰的千年功绩。我们漫步都江堰畔,看江水,寻古迹,仿佛穿越回到了秦汉。</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这座始建于战国时期的伟大工程,跨越千年时光,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李冰父子的智慧与勇气,在前人的治水基础上,精心雕琢出这一水利奇迹。“湔堋”之名,历经岁月更迭,最终定名为“都江堰”,每一次更名,都是历史的印记,都是它与时代共同成长的见证。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我们深深折服于古人的智慧。这座历经两千多年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奇迹,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势,实现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种功能,造福了无数百姓。</p> <p class="ql-block">摄影:许波</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四川都江堰景区</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5月31日</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许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