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学习精华3

麦子翟

<p class="ql-block">郑老师23日下午报告语录100条之一</p><p class="ql-block">一、学习本质与动机(25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学习的本质是思维重构,而非信息堆积,是教人学、使人会学、爱上学、能自主学。</p><p class="ql-block">2. 学习不是苦累的,当热爱成为动力,好成绩会自然呈现。</p><p class="ql-block">3. 内驱力的本质是灵魂深处永不熄灭的心火,无需外在逼迫,源于生命对自我价值的觉醒。</p><p class="ql-block">4. 学习动机必须纯正,越利他越强大,真正的热情源自对事物本身的热爱,而非外在奖赏。</p><p class="ql-block">5. 内驱力的核心要素:清晰目标、挑战环境、正向反馈、意义连接。</p><p class="ql-block">6. 教学的本质是点燃思维的火种,而非填满知识的容器。</p><p class="ql-block">7. 课堂的本质是思维活法的熔炉,在知识与智慧的碰撞中锻造认知的金刚。</p><p class="ql-block">8. 学习是大脑硬件与软件共同生机的过程,兼顾身心规律与脑科学才能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9. 扼杀内驱力的四大隐形杀手:认知绑架、关系异化、评价扭曲、生态失衡。</p><p class="ql-block">10. 学习分层次、有序列,在互动中主动建构,最终指向更强的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11. 80年格兰特研究证明:温暖的关系、安全感与归属感、持续的热爱,是学习与成长的核心。</p><p class="ql-block">12. 低层次的重复不是努力,低认知的苦干带不来发展,学习需超越分数,建立知识逻辑与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13. 即使考差了也永不屈服,继续努力,这才是学习的真谛。</p><p class="ql-block">14. 真正的学习是利用知识解决利他的社会问题,而非只为考试。</p><p class="ql-block">15. 内驱力不需要讽刺、挖苦、逼迫,当生命意识到自己是光的载体,宇宙会为其铺设燃烧的轨道。</p><p class="ql-block">16. 用发自内心的热爱演化有复利的行为,才能带来真正的高价值。</p><p class="ql-block">17. 学习的第一性原理:充分理解本质,在系统重构中走向科学与深度。</p><p class="ql-block">18. 延迟满足的本质是长期主义与更高价值追求,而非单纯克制。</p><p class="ql-block">19. 学习状态决定学习质量,认知、状态、方法的平衡是高效学习的关键。</p><p class="ql-block">20. 学习者必须学会正确利用身体,身心状态是学习的基础。</p><p class="ql-block">21. 完成作业只是肤浅的学习,灵活运用、创造拓展才是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22. 强大自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学习是使人不断进化的关键。</p><p class="ql-block">23.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成为更强大的自己,即使考差了也能重新出发。</p><p class="ql-block">24. 真正的学习成效,是停止用苦学换取分数,而是靠热爱、习惯、方法自然达成。</p><p class="ql-block">25. 一切发生都是财富,所有经历都是学习的资源,赋予寻常事物美好意义,学习自然优秀。</p> <p class="ql-block">郑老师23日报告语录之二</p><p class="ql-block">二、教育理念与角色(25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教育应从工具主义回归人本价值主义,孩子在学校应被尊重、倾听、欣赏,为生命成长赋能。</p><p class="ql-block">2. 教育的使命是用生命温暖和点亮每一个孩子,让校园因他们的欢声笑语而明亮。</p><p class="ql-block">3. 教师和家长的核心任务:先自我教育,再育人;先正己,再正他;和谐稳定的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p><p class="ql-block">4. 教育的第一性原理:相信的力量会重塑生命轨迹,相信孩子能成为更优秀的人。</p><p class="ql-block">5. 教育是引向未来的,不是死守过去,应关注创造未来的活动,而非被动记忆事实。</p><p class="ql-block">6. 父母和老师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成长方向。</p><p class="ql-block">7. 和谐稳定的关系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和能量源泉,关系永远大于知识技能。</p><p class="ql-block">8. 教育不该只是知识传递,刷分的教育已过时,应更关注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p><p class="ql-block">9. 育人先自育,父母和老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参照和营养。</p><p class="ql-block">10. 教育的本质是给人赋能,让人一走进学校就开心、骄傲,朝向美好生长。</p><p class="ql-block">11. 对待孩子应停止责骂、羞辱、否定,多赞美、少说教,三分赞美,七分倾听。</p><p class="ql-block">12. 教育孩子的核心:培养自控力、定力,发现优势,立足长远而非急功近利。</p><p class="ql-block">13. 世界教育趋势:从工具主义回归人本价值主义,孩子进校园是为了生命成长,而非被管理、被批评。</p><p class="ql-block">14. 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机械教学,而在于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人生点亮人生。</p><p class="ql-block">15. 不要用战术的忙碌掩盖战略的懒惰,教育应抓根本:规律、本质、生命成长的底层逻辑。</p><p class="ql-block">16. 教育孩子要立足未来,做当下最需要的事:培养自律与定力,而非只为眼前考试。</p><p class="ql-block">17. 期望效应的力量:相信孩子能成为什么样,他就会向什么样生长。</p><p class="ql-block">18.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差异,发现热爱,打造个性优势,而非统一标准。</p><p class="ql-block">19.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最基本的人生理念:自律(自强不息)、开放(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20. 教育者应帮助孩子构建良好关系,让关系成为生命成长的营养,而非负担。</p><p class="ql-block">21. 教师和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的心灵流淌什么,孩子就会接收什么。</p><p class="ql-block">22. 教育孩子需超越分数,在分数之上建立知识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23. 用“强国有我”的标准培根铸魂,重视学习但淡化分数,重视自强但淡化名次。</p><p class="ql-block">24. 教育的关键是回归本质:让孩子在没有风险的环境里敢试、敢闯、敢错、敢拼,为未来蓄力。</p><p class="ql-block">25. 指导孩子按美好人生规划发展,用高贵品格和使命感替代功利追求。</p> <p class="ql-block">郑老师23日下午报告语录之三</p><p class="ql-block">三、卓越学子培养(25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卓越学子应是领导者、主动者、创造者、贡献者、勇敢尝试者,而非服从者、等待者、消费者。</p><p class="ql-block">2. 培养卓越学子需处理好认知、状态、方法的关系,核心是“接纳允许,榜样引领”。</p><p class="ql-block">3. 卓越学子需有高贵品格:外在表现得体,内在修养深厚,注重行为细节与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4. 有英雄气概的孩子才能卓越:认准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性,无需监督的自觉性,克服困难的顽强性,理智控制自己的自律性。</p><p class="ql-block">5. 卓越学子需有西点精神:自动自发、立即行动,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胸怀宽广。</p><p class="ql-block">6. 卓越学子的文化修养:以家国情怀为根基,人文精神为底色,批判思维为驱动,实践创新为路径。</p><p class="ql-block">7. 培养卓越学子的核心:重塑价值信念,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点燃生命激情。</p><p class="ql-block">8. 卓越学子要具备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在合作中被尊重、被需要,也懂得尊重他人。</p><p class="ql-block">9. 卓越学子的成长公式:先定位,后践行,再坚持,最后一定成为。</p><p class="ql-block">10. 点燃孩子生命激情:赋予爱好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兴趣升华为永不疲倦的追求。</p><p class="ql-block">11. 卓越学子需找到“乐此不疲、深信不疑、放弃一切去奔赴”的使命,引爆属于自己的宇宙。</p><p class="ql-block">12. 自我观念设限是学习不佳的首要原因,打破设限才能释放潜能。</p><p class="ql-block">13. 每个孩子都自带光芒,需在被善待、尊重、赋能的环境中点亮内心火焰。</p><p class="ql-block">14. 卓越学子需学会正确利用身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持续的热爱。</p><p class="ql-block">15. 培养卓越学子要重视“温暖的童年”:温暖的关系、安全感、归属感是成长的根基。</p><p class="ql-block">16. 卓越学子需掌握12大学习规律,在规律中高效成长,而非盲目努力。</p><p class="ql-block">17. 卓越学子应学会自我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关系管理、学习管理、身体管理。</p><p class="ql-block">18. 认知改变则思维改变,理念改变则生命状态改变,整个人随之改变。</p><p class="ql-block">19. 卓越学子的成长需“内生外显,内外互动”,内心强大与外在行为自然匹配。</p><p class="ql-block">20. 不要总认为孩子“不可能”,而要鼓励他“创造无限可能”,一次能则两次能,最终越来越能。</p><p class="ql-block">21. 卓越学子需有批判性思维,能在多元信息中独立判断,而非盲从。</p><p class="ql-block">22. 培养卓越学子要超越知识本体,指向更优秀的人格:独立、自由、有担当。</p><p class="ql-block">23. 卓越学子的成长需要正向反馈:一被夸奖就开心,一被尊重就自强,一被赋能就成长。</p><p class="ql-block">24. 卓越学子需有“英雄情结”,敢于面对困难,在挑战中锤炼品格。</p><p class="ql-block">25. 卓越学子应“万物为我所用,而非我所有”,将一切经历转化为成长资源。</p> <p class="ql-block">郑老师23日下午报告语录之四</p><p class="ql-block">四、学习习惯与成长(25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终生受益的习惯:远离使人变笨的生活坏习惯,培养现代公民的家庭生活好习惯。</p><p class="ql-block">2. 心怀感恩的交往习惯:学会表达、担当、肯定他人付出,在互动中欣赏他人、取人之长。</p><p class="ql-block">3. 正确的财富观:财富不等于金钱,其价值在于内在成长,而非满足物欲。</p><p class="ql-block">4. 深度自我认知习惯:正确认识“生理的我、社会的我、精神的我”,打破自我设限。</p><p class="ql-block">5. 成长型思维习惯:面对问题多思考、多尝试,相信“凡事有多种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6. 优质高效学习习惯: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注重学习品质而非数量。</p><p class="ql-block">7. 树立远大志向的习惯:坚定信念,通过持续努力成为“心中更美的自己”。</p><p class="ql-block">8. 目标可视化习惯:将大目标拆解为小步骤,用微成功积累成就感。</p><p class="ql-block">9. 坚持的习惯:每天10分钟积累,一月一本书、几道题,量变引发质变。</p><p class="ql-block">10. 项目学习习惯:在探索未知、团队协作中实践创新,打破学科界限。</p><p class="ql-block">11. 自我反省与觉察习惯:通过他人作镜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持续优化自我。</p><p class="ql-block">12. 欣赏与赞美习惯:学会看到他人优点和社会美好,而非只关注不足。</p><p class="ql-block">13. 独立选择习惯:遇到问题至少拿出3种解决方案,培养理性决策能力。</p><p class="ql-block">14. 多元思维习惯:系统思维、利弊思维、专注思维、利他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p><p class="ql-block">15. 及时止损习惯:不纠结过去的失误,锁定美好未来,专注当下行动。</p><p class="ql-block">16. 高效学习习惯:掌握高效学习9大方法,注重学习效率与品质的平衡。</p><p class="ql-block">17. 正向反馈习惯:通过微成功积累自信,让努力有迹可循、有果可感。</p><p class="ql-block">18. 规律作息习惯:保证身心状态稳定,为学习和成长提供能量基础。</p><p class="ql-block">19. 环保与安全习惯:维护健康生活环境,掌握安全防护技能,对生命负责。</p><p class="ql-block">20. 心理健康维护习惯:接纳情绪、调节压力,保持积极心态面对挑战。</p><p class="ql-block">21. 礼仪传承习惯:在交往中尊重他人、注重细节,体现文化修养。</p><p class="ql-block">22. 利他思维习惯:相信“价值共生、相互成就”,在帮助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p><p class="ql-block">23. 专注习惯:基于核心目标长期投入,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拒绝内耗。</p><p class="ql-block">24. 自我觉察习惯:定期反思行为与目标的差距,及时调整方向,持续优化自我。</p><p class="ql-block">25. 远大志向习惯:坚定信念“我要成为更美的自己”,用一生努力实现心中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