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日共研,催开一树芳香;追梦教学,沉醉一路芬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全面落实山东省2025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新教材使用要求,助力东华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小学数学教师精准理解、把握新教材的核心内容与教学要点,切实提升新教材解读与教研能力,7月22日至23日,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教育集团组织全体二、三年级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参加了山东省2025年度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小学数学新教材(青岛版)线上培训会。</p> 专家解读:细致入微,直击教材核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2日上午,青岛市小学数学教材编写核心成员、青岛胶州市教育局督学孙凤武先生,为我们小学教师带来了一场聚焦二年级上册新教材的深度解读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主任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具体要求,从教学内容调整、新旧教材对比分析、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标理念落实等多个维度,对新教材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剖析。他系统阐述了教材的整体结构与创新编排特点,明确指出了新教材所作的具体调整——单元数量减少、自主练习更加丰富、信息窗的情境创设更具真实性且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数量关系的编写更为突出、综合实践的编写更为细化,同时结合典型课例,深入阐释了“情境创设”“探究性学习”在新教材中的创新体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解读内容深入浅出,逻辑清晰,为一线教师精准把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理解其编排意图、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指导和清晰的行动思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2日下午,翟李红(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烟台栖霞市教学研究室)老师为教师们进行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深度解析。本场解读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课堂实效,内容涵盖教材内容调整、信息窗解读及教学建议等核心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翟老师结合具体课例,剖析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并提供了实用教学建议,助力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重点演示了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实践活动,并对教学难点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翟老师的新教材解读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其讲解精准把握了课程标准的前沿要求,同时融入了经过课堂检验的实操方法,为教师精准理解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专业范本。</p> 课例展示:素养导向,点亮教学思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李雯倩老师执教的《除法的意义》一课,充分借助学具和课件展现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分过程中的平均分——同样多。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语言模型。在探究活动中,将“除法的意义”与“同数连减”进行勾连,突出两者的联系。并借助点子图体会“总数、份数、每份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已知总数,不管是求每份数,还是求份数,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学生经历了直观操作—形成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多形式表征体会除法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泰安市泰前办事处迎胜小学苏峰老师执教的《回顾整理——多位数乘(除以)一位数》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由基础一步步生长来进行梳理。课堂上,苏老师通过计数器和小棒引导学生回忆并梳理多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运算内容和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计数单位来解释具体的运算过程,并发现无论是乘法还是除法都可以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来计算,发现“多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运算实际上就是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感悟乘法和除法运算算理的一致性和互逆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肖娜老师执教的《数量关系:总量=分量+分量》一课,从中医药文化情境切入,提取真实数据引导学生梳理信息、分析解答、回顾反思,在解决“参观总人数”等问题中初建模型,再通过飞机数量、男女生人数等多元情境,归纳共性特征,抽象出通用模型“总量=分量+分量”,让学生在具象到抽象的递进中自然形成模型意识。更以“187人为何既是总量又是分量”的精妙追问,打破静态认知,让学生领悟量的相对性,深化对模型的动态理解。整堂课将文化浸润与思维训练相融,在解决问题中彰显模型工具价值,让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同频共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宁老师执教的《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课是通过“识别分数含义”的问题链,唤醒学生对分数本质的认知经验,为新知探究奠定坚实基础。整堂课以“分吃橙子”情境串贯穿,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提炼数学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让分数比较在真实应用中自然发生。两大探究任务层层递进:比较5/8与3/8时,给予充足时空让学生用图形直观阐释思路;探究1/2与1/3的大小关系时,更催生分数单位视角的深度思考,使几何直观与推理意识在说理中生长。通过新旧知识对比、问题解决实践与板书设计联动,多维度强化分数单位认知,勾连整数与分数比较的共通性,让数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课堂以“尝试—归纳—迁移”的闭环设计,引领学生从“学会”迈向“会学”,彰显数学思维的内在逻辑与育人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专家们对这四节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他们既肯定了老师们在教学中的创新之处和精彩表现,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改进建议,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学数学教学如何更上一层楼?上海师范大学黄友初教授带来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精妙见解。黄教授指出,单元教学设计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它能跨越课时局限,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与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关于小学数学教学黄教授还指出集体研讨与个人思考结合,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既能汇聚智慧,又能贴合师生实际进行个性化调整 。同时,教师要深挖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点知识,还要借助时代资源例如AI,强化自身思考。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就在这些思考与实践之中。</p> 学思并行:认真研学,满载收获前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新教材改革培训活动,让老师们对青岛版数学新教材有了初步的思考与了解,为日常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同时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新课标和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活动中,老师们认真学习,用心记录,深入思考,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得所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路有方,躬耕成长。此次线上培训会不仅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了集中培训与指导,也为我们搭建了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加强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教材的使用需要以课标为准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让我们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和满腔热情,解锁新教材,真正将新课标、新教材践行于课堂教学。</p>